回覆列表
-
1 # 臨床營養科譚濤峰主任
-
2 # 餘益惠健康
腸道菌群的健康與多種疾病有關聯,腸道微生態失調可引發高膽固醇血癥、呼吸道過敏、焦慮、骨關節炎和高血壓、癲癇、自閉症等,包括代謝性疾病、精神類疾病以及免疫系統疾病。其中,腸道微生態菌群與腫瘤有著緊密的聯絡,它影響人體代謝功能,同時調節腸道菌群也對腫瘤治療起到了重要作用。
腸道菌群對人體健康有重要影響。當人體的腸道微生態穩定,處於健康狀態;腸道微生態失調,可引發多種疾病,甚至腫瘤。但是透過調節腸道菌群,可以抑制腫瘤發生,對調節人體免疫有著重要作用,是腫瘤康復的關鍵。
我們的生存需要依賴一定的環境,以我們人體為分界,在我們人體外的稱為外環境,人體內部的稱為內環境。在人體的內環境中,微生態系統包括口腔、面板、泌尿、胃腸道四個微生態系統。以腸道微生態系統最為主要、最為複雜。那麼調節腸道微生態對於腫瘤治療又有什麼效果呢?
啟用免疫細胞
腸道內的部分微生物能夠自動識別並激發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能靶向作用於有害毒素,將其包裹併吞噬,恢復人體菌群平衡,修復免疫系統。自身的免疫系統增強後,配合藥物的治療效果更佳,控制與減緩腫瘤細胞的增殖。
防止致病菌的定植
我們所吃的食物,在經過胃部消化以後,強酸性的胃液會使大部分細菌失去活性,一般情況下這些食物和細菌在進入腸道後,是不會給我們的身體造成太多的影響。但是難免進食中存在有害物質,耐受胃酸,在腸道中停留,不健康的腸道是壞菌繁殖的絕佳場所,大量的壞菌會導致阿摩尼亞,硫化水素及糞臭素等有害物質的產生。更會加速腸壁的老化,產生導致癌症的物質,成為大腸癌的發病根源。調節腸道微生態的平衡,增加腸道內有益菌的數量,透過營養物的競爭讓有害菌的生存、繁殖變得困難。透過佔據腸道壁的良好黏附,競爭性排除有害菌,平衡腸道pH,確保和天然免疫系統相關的腸道內有益菌群的平衡來制衡壞菌。
控制體內毒素的產生
有害菌產生大量氨,影響肝功能,產生大量胺,誘發消化性潰瘍、高血壓和癌症;產生吲哚、酚類等致癌物;莢膜梭菌會產生致癌性二次膽汁酸。腸道內的有益菌能抑制腸道中腐敗細菌的繁殖,從而減少腸道中內毒素和尿素酶的含量,使血液中內毒素和氨含量下降,對門靜脈肝硬化性有緩解作用。
促進機體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
很多患者進補很長時間,但並沒有什麼效果,這時不是你吃的還不夠好,而是營養物質沒有被吸收進人體,人體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就是小腸,有益菌代謝產生的酸可促進對維生素D、鈣和鐵離子的吸收,合成多種維生素,如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吡哆醇、泛酸、葉酸和維生素B12等。幫助患者更好的恢復體質。
防止產生繼發感染
繼發感染是指血液病病人由於疾病而使機體免疫力降低;進食不佳引起營養不良而使人體抵抗力下降;更重要的是由於成熟的白細胞量及質均下降導致不能抵抗細菌的侵襲而感染,腸道內有益菌在代謝過程中釋放的元素經過一系列作用後,能縮短成熟粒細胞進入迴圈池的週期,增加白細胞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