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情感話題君

    今天這個問題太貼切我的現實生活現狀了,不在乎對錯,就當是與我一樣的同類人面臨的同樣問題吧,分享下個人體悟以及感受。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當我們有錢的時候沒時間,有時間的時候又沒有錢”,而現在的我就處於這兩者之間,屬於有點錢又有點時間。回家與不回家看起來好似一念之間的事情,其實不然。

    我老婆跟我在廈門,我工作時間相對自由,上班下班無節點,自行決定,為自己而工作。老婆屬於上班族,鼓浪嶼收銀前臺,過年期間正值旅遊業高峰期,放假時間三天,家中有一女兒,今年四歲,上幼兒園。她是決定回家與不回家的關鍵,起著回與不回的決定性因素。

    我是打算回去的,每年過年回家無非是受傳統禮教的影響,是一個習慣,走親訪友的一個重要禮節。過年回家自身最大的變化就是錢會縮水,特別是剛從負債走出陰影的年輕人,在承受禮節孝道的義務時,同時現實在改變著他,讓他再次回到解放前。要不是時間的問題,很多人不想回去的理由就是金錢,過年的鋪張浪費,好面子的無節制過度花費就為了襯托一箇中國新年的紅紅火火。

    很多人都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說這句話的人我認為有兩種:一種是親情至上的人,一種是沒有真正窮過的人。而我們家庭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不會視金錢如糞土,也不似因錢而六親不認那樣的勢利。

    老婆過年假期只有三天,是不能夠請假的,時間雖然很短,回去一趟足夠了,只是在別人眼裡顯得比較匆忙,自己合理安排計劃能夠回家的。比如放假當天的火車票,年三十趕上年夜飯,大年初一陪爸媽過,初二走重要親戚,晚上出發,車上休息一晚上,第二天白天上班。女兒過年是必須要跟我們在一起的,因為我們也是一個獨立的小家。

    老婆身體不好,有點暈車,她是大人,至少還能克服,只是有點可憐了這個為家辛苦了一年的女人。女兒 腸胃不好,還在就診階段,實在不想來回折騰。不回去過不了心中的那份情懷心理,回去吧受苦受累都是自己最親的人,一年就割捨三天,陪自己第二階梯最親的人,付出的成本就是身體不好的老婆和孩子的身體不適,顧此失彼,很難取捨。最終跟老婆商量還是一致同意舍小家顧大家,過年回家過年。如果不回去,過年電話拜年時,很難對親人有個交代,回去就代表著真實的誠意,情真意切。老人最想得到的是兒女就在面前,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在一起。而不是遠在他方,一個在電話這頭一個在電話那頭,說著虛無縹緲的關懷。兒女過年不在家,父母過的年明顯會很冷清,不是因為缺人少氣氛,是一種孤苦伶仃背影下的落寞!

  • 2 # 留形語錄

    回家!回家!回家!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那怕是但坐車再累!趕車再辛苦也要回家陪父母、孩子一起過一個快樂熱鬧的新年!

    就算是公司放假的時間再短!放假的日期再晚!時間太匆忙!也打算有背上行李!懷著輕鬆愉快的心情。往家的方向直奔。

    出門在外不容易。外面的世界雖然精彩。可外面的世界也很無奈。快節奏的時代,人情的冷暖。遠遠不及家鄉農村的深厚。若在外過年。更加感覺不到濃濃的年味。

    現在家鄉的年味,雖然也沒有以往那麼隆烈。但是那裡有我的父老鄉親。有自己的親朋好友。可以相互去串串門。噓寒問暖,其樂融融。

    回家過年!還能吃上平時難以吃到的。年糕、土特產之類的好東西。全家人都圍在一起吃東西,聊天。在平時,大家都很忙!能相聚在一起的機會少之又少!只有等到過年時,才能擁有那份閒情逸致!想想都覺得好興奮。

    過年了,大家歡聚一堂。拍全家福。是現在流行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張全家福。記錄我們開心快樂的一刻。也見證了孩子成長的過程。同時也對照了,大家在這一年裡變化有多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地鐵上把卡丟了該怎麼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