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zyyuo49361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春望譯文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裡草木茂密。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髮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註釋國:國都,指長安(今陝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舊日的山河仍然存在。城:長安城。草木深:指人煙稀少。感時:為國家的時局而感傷。濺淚:流淚。恨別:悵恨離別。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這裡指安史之亂的戰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抵:值,相當。白頭:這裡指白頭髮。搔:用手指輕輕的抓。渾:簡直。欲:想,要,就要。勝:經受,承受。簪:一種束髮的首飾。古代男子蓄長髮,成年後束髮於頭頂,用簪子橫插住,以免散開。創作背景天寶十四年(755)七月,太子李亨即位於靈武(今屬寧夏),世稱肅宗,改元至德。杜甫聞訊,隻身一人投奔肅宗朝廷,結果不幸在途中被叛軍俘獲,後因官職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處淪陷區的杜甫目睹了長安城一片蕭條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名作。賞析這是一首意蘊深沉的愛國憂民的名作,其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備而不遊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全詩不過四十字,但讀來耐人尋味。 詩的前兩聯寫春城敗象,飽含感嘆;後兩聯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前兩聯以“望”字統攝,詩人俯瞻仰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在景與情的變化中,彷彿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思念親人。 其中的頸聯,因道出了當時和後人在同類境遇中的共同感受,遂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注:內容綜合自網路和貓哥團隊解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十分瀲灩金尊凸,千杖敲鏗羯鼓催。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