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4383246126739
-
2 # 使用者5985227503372
20世紀的20年代,美國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組織了一個“中亞考察團”,到中國的內蒙及蒙古人民共和國一帶進行古脊椎動物化石的調查和發掘,意想不到在蒙古人民共和國的沙巴克拉烏蘇,找到了幾窩儲存比較完整的恐龍蛋化石,每窩10多個蛋。蛋的形狀有點像玉米棒,長徑變化範圍在100~200毫米,短徑在50~100毫米,更為特別的是:這些蛋在蛋窩中作圓形的放射狀排列,一般重疊兩層。蛋殼表面的紋飾也很奇特,看起來像磨缽的磨稜一樣。 除此之外,還發現了許多原角龍的骨化石,而且從幼年到成年各個發育階段都有。更有趣的是在兩個碎蛋殼內,還保留有未孵化出來的、被認為是原角龍的胚胎骨骼。因此,這些蛋化石便被認為是原角龍的蛋。 這一發現的訊息傳出以後,成為轟動一時的天下奇聞,一些國家的新聞社和報紙爭先報道,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在博物館裡,成為很受人們重視的展品之一,並把它譽為恐龍化石中的珍品。 恐龍蛋已成為化石,原來的卵黃和卵白在石化過程中已被分解或被置換掉了。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僅僅是它們的鈣質外殼,有的殼完整儲存下來,但蛋殼裡為方解石等外來的礦物所充填。 恐龍化石同其它爬行動物、鳥類的蛋相比,都是獨具一格的。恐龍蛋既不像鳥蛋那樣大小懸殊,也不像其它爬行動物的蛋那樣細小,它們一般都比較大,最大的直徑達到300毫米,最小的直徑有80毫米。 恐龍蛋的形狀多種多樣,有卵圓形、橢圓形、圓球形、扁圓形、橄欖形,甚至有的像玉米棒。不同型別的恐龍蛋,在蛋窩中的排列形式迥然不同,有的呈放射狀,上下重疊兩三層,有的成排的前後鑲嵌,有的沒有一定規律。 恐龍蛋的表面紋飾很別緻,有的具有像磨缽的磨面一樣的稜紋飾,有的呈圓瘤狀突出,有的則具有像雞皮疙瘩一樣的突起。恐龍蛋的蛋殼一般都比較厚,約2毫米,但最厚的可達7毫米,可以說世界上最厚的蛋殼要算是恐龍蛋殼了。 恐龍蛋化石雖然稀少,但在世界各地均有發現,而在中國發現最多。中國先後在廣東、江西、湖南、安徽、內蒙、寧夏、新疆、浙江、湖北、河南、黑龍江、四川等地,發現恐龍化石和蛋化石。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已發現50~60個蛋窩,400~600個比較完整的恐龍蛋化石,成為世界上數量最多、型別最全的國家。
回覆列表
從恐龍蛋化石上了解到,恐龍蛋的形狀各式各樣,形形色色,卵圓、扁圓、橢圓和橄欖狀的都有,甚至還有長橢圓形的。
一般的恐龍蛋直徑在10-15釐米之間。在中國河南西峽縣出土的一種恐龍蛋化石,長直徑達30釐米,短直徑12釐米,這在中國是很罕見的。
在法國曾發現過長軸30.48釐米,短軸25.4釐米的恐龍蛋,大小如籃球,曾是世界最大的恐龍蛋。但近年中國河南發現的恐龍蛋,長軸50釐米,形狀像哈密瓜。
恐龍蛋屬羊膜卵。羊膜卵的特點是外面包有一支既堅固又耐乾燥的鈣質外殼,殼上有許多小氣孔,可為胚胎髮育提供空氣。恐龍蛋殼厚2-7毫米,是世界上最厚的蛋殼。
在蛋殼的裡面,含有一個大卵黃,為胚胎供應養料;一個被羊膜包裹的羊膜囊,其中充滿了羊水,胚胎沉浸在羊水中。另外還有一個囊,是存放排洩物用的。
羊膜卵構造精巧,合理,在陸地上不會乾涸、失水,胚胎在裡面既安全又舒適。
羊膜卵的出現是脊椎動物演化過程中的一個重大的飛躍,是動物生殖方面的一大進步,為它們在陸地上繁殖後代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世界各地發現的恐龍蛋大約有數萬枚之多,但其中絕大多數都弄不清楚是什麼恐龍下的。
還有,到目前為止,發現的化石恐龍蛋大部分是素食恐龍生的。食肉恐龍的蛋則很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