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細胞分裂前,中心體完成自身複製成兩個,然後分別向細胞兩極移動;到中期時,兩個中心體分別移到細胞兩極;到細胞分裂後期、末期,隨細胞的分裂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中心體中心體是動物細胞中一種重要的細胞器,每個中心體主要含有兩個中心粒。它是細胞分裂時內部活動的中心。高中《生物》對“中心體和中心粒”是這樣描述的:“動物細胞和低等植物細胞中都有中心體。它總是位於細胞核附近的細胞質中,接近於細胞的中心,因此叫中心體。在電子顯微鏡下可以看到,每個中心體含有兩個中心粒,這兩個中心粒相互垂直排列。中心體與細胞的有絲分裂有關。”筆者認為如此描述不盡嚴謹,有以下幾處值得商榷:
1 中心體的位置中心體一般位於細胞核旁,高爾基區中央。在細胞分裂前,中心體完成自身複製成兩個,然後分別向細胞兩極移動;到中期時,兩個中心體分別移到細胞兩極;到細胞分裂後期、末期,隨細胞的分裂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而且,絕大多數動物細胞的中心是細胞核區,而中心體只是位於細胞核一側的高爾基區的中央。因此,以“位於……接近於細胞的中心”而命名“中心體”不盡科學,只能說:“中心體通常位於細胞核一側的細胞質中”。
2 中心體的組成及其可視度2.1 發現及組成 早在19世紀Von Beneden(1876)觀察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發現中心粒(centrioles)。在光學顯微鏡下可以看到中心粒成對存在。中心粒在細胞分裂時,周圍出現一個比較明亮的區域稱中心粒團。在中心粒團的外面還有一圈染色較深的區域,合起來稱為中心球(centrosphere)。成對的中心粒及其所附屬的中心球統稱中心體(centrosome)。2.2 可視度 在電子顯微鏡下可以看到中心粒的超微結構。中心粒為成對的圓筒狀小體,長度大約為0.3—0.5微米,直徑為0.15—0.20 微米。每個中心粒由27條很短的微管組成。在橫切面上,可以看到中心粒圓筒狀的壁是由9組三聯體微管盤繞成環狀結構。儘管普通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為0.2微米,但已可以看到成對的中心粒的存在了。因此,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可以看到、每個中心體主要含有兩個中心粒。而在電子顯微鏡下已經可以看到中心粒的三聯體組成等更細微的結構了。
3 中心粒與細胞分裂在細胞分裂前期,成對的中心粒進行自身複製成兩對,然後向細胞兩極移動,當中有凝膠化的紡綞絲相連。到中期時,成對的中心粒(中心體)移到細胞兩極,當中的紡綞絲形成紡綞體。到了分裂後期、末期,紡綞絲、紡綞體逐漸不鮮明,已在細胞兩極的中心體也隨細胞的分裂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中心體在細胞分裂時期,中心粒在結構上也發生一定的變化。首先是在中心粒的周圍生長出一些圓形小體,每個圓形小體有一個短杆與中心粒上的每個三聯體微管相聯。因此,實際上每個中心粒上是相聯九對圓形紡綞絲、紡綞絲以中心粒向四周放射,這種放射的紡綞絲——星射線就構成中心粒四周的星體。中心體之間的紡綞絲(星射線)牽引著染色體,導致了染色體的移動,故稱為染色體絲。因此,中心粒(中心體)參加細胞分裂的活動,是細胞分裂時內部運動的中心。即,中心粒與細胞分裂有關,而不僅僅“與細胞的有絲分裂有關”。只是,中心體在有絲分裂過程中發現,在有絲分裂過程中研究得較多而已。綜上所述,對於“中心體和中心粒”應如此描述:“動物細胞和低等植物細胞中都有中心體,它通常位於細胞核一側的細胞質中。在光學顯微鏡下可以看到,每個中心體主要含有兩個中心粒,這兩個中心粒互相垂直排列,中心體與細胞分裂有關”。
在細胞分裂前,中心體完成自身複製成兩個,然後分別向細胞兩極移動;到中期時,兩個中心體分別移到細胞兩極;到細胞分裂後期、末期,隨細胞的分裂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中心體中心體是動物細胞中一種重要的細胞器,每個中心體主要含有兩個中心粒。它是細胞分裂時內部活動的中心。高中《生物》對“中心體和中心粒”是這樣描述的:“動物細胞和低等植物細胞中都有中心體。它總是位於細胞核附近的細胞質中,接近於細胞的中心,因此叫中心體。在電子顯微鏡下可以看到,每個中心體含有兩個中心粒,這兩個中心粒相互垂直排列。中心體與細胞的有絲分裂有關。”筆者認為如此描述不盡嚴謹,有以下幾處值得商榷:
1 中心體的位置中心體一般位於細胞核旁,高爾基區中央。在細胞分裂前,中心體完成自身複製成兩個,然後分別向細胞兩極移動;到中期時,兩個中心體分別移到細胞兩極;到細胞分裂後期、末期,隨細胞的分裂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而且,絕大多數動物細胞的中心是細胞核區,而中心體只是位於細胞核一側的高爾基區的中央。因此,以“位於……接近於細胞的中心”而命名“中心體”不盡科學,只能說:“中心體通常位於細胞核一側的細胞質中”。
2 中心體的組成及其可視度2.1 發現及組成 早在19世紀Von Beneden(1876)觀察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發現中心粒(centrioles)。在光學顯微鏡下可以看到中心粒成對存在。中心粒在細胞分裂時,周圍出現一個比較明亮的區域稱中心粒團。在中心粒團的外面還有一圈染色較深的區域,合起來稱為中心球(centrosphere)。成對的中心粒及其所附屬的中心球統稱中心體(centrosome)。2.2 可視度 在電子顯微鏡下可以看到中心粒的超微結構。中心粒為成對的圓筒狀小體,長度大約為0.3—0.5微米,直徑為0.15—0.20 微米。每個中心粒由27條很短的微管組成。在橫切面上,可以看到中心粒圓筒狀的壁是由9組三聯體微管盤繞成環狀結構。儘管普通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為0.2微米,但已可以看到成對的中心粒的存在了。因此,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可以看到、每個中心體主要含有兩個中心粒。而在電子顯微鏡下已經可以看到中心粒的三聯體組成等更細微的結構了。
3 中心粒與細胞分裂在細胞分裂前期,成對的中心粒進行自身複製成兩對,然後向細胞兩極移動,當中有凝膠化的紡綞絲相連。到中期時,成對的中心粒(中心體)移到細胞兩極,當中的紡綞絲形成紡綞體。到了分裂後期、末期,紡綞絲、紡綞體逐漸不鮮明,已在細胞兩極的中心體也隨細胞的分裂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中心體在細胞分裂時期,中心粒在結構上也發生一定的變化。首先是在中心粒的周圍生長出一些圓形小體,每個圓形小體有一個短杆與中心粒上的每個三聯體微管相聯。因此,實際上每個中心粒上是相聯九對圓形紡綞絲、紡綞絲以中心粒向四周放射,這種放射的紡綞絲——星射線就構成中心粒四周的星體。中心體之間的紡綞絲(星射線)牽引著染色體,導致了染色體的移動,故稱為染色體絲。因此,中心粒(中心體)參加細胞分裂的活動,是細胞分裂時內部運動的中心。即,中心粒與細胞分裂有關,而不僅僅“與細胞的有絲分裂有關”。只是,中心體在有絲分裂過程中發現,在有絲分裂過程中研究得較多而已。綜上所述,對於“中心體和中心粒”應如此描述:“動物細胞和低等植物細胞中都有中心體,它通常位於細胞核一側的細胞質中。在光學顯微鏡下可以看到,每個中心體主要含有兩個中心粒,這兩個中心粒互相垂直排列,中心體與細胞分裂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