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個問題可以從《論語·述而篇·第十七章》尋找答案。該篇中對學《易》的最晚年限有這樣的描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這句話表達了孔子對逝去時光的追悔:如果再多給他幾年時間,他希望在五十歲時就開始學《易》,因為早這樣做的話就能使自己的人生少走彎路、少些過錯了。
由此可見,孔子追悔自己學《易》有些晚了,他認為學《易》至少要從五十歲開始,而他說這句話時應該不止五十歲了。
《史記·孔子世家》中就有強調孔子晚年學《易》的記載:“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這是說孔子晚年非常喜歡讀易經,以致於編連竹簡的皮繩都斷了三次,那個時代的書是用竹簡做的,可見孔子讀易經的勤奮程度。此外,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要》中,亦強調孔子讀《易》時廢寢忘食的狀態發生在晚年:“夫子老而好《易》,居則在席,行則在囊。”起居出行都帶著《易》學習,可見對《易》的痴迷程度。
以上都是說孔子晚年對《易》愛不釋手,但這並不意味著孔子晚年才開始接觸《易》,因為當時學術文獻並不多,且《易》由孔子的偶像周公修訂、又作為群經之首,孔子早年沒讀過不太可能,只是說他在晚年對此書格外痴迷罷了。而孔子之所以在晚年強調:應該早在五十歲時就學《易》,與其獨特的人生軌跡有很大關係。
孔子希望早點學《易》的依據是:如果早學或許能使自己的人生少些過錯。學術界普遍認為孔子追悔的過錯,主要指五十四歲離開魯國後周遊列國的經歷。眾所周知孔子在離開魯國之前曾官至大司寇“與聞國政”,但自從開啟周遊列國模式後,雖然也有待他不薄的諸侯國君,但終究沒有一個肯真正重用他。在這個過程中,孔子心懷遠大抱負但四處碰壁,屢屢被嘲甚至自嘲為“累累若喪家之狗”。
而孔子之所以屢屢受挫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不遵天命,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張岱年先生在《中國哲學史》中提到,天命在孔子那裡有兩個重要方面,一方面指上天賦予每個人必須要完成的使命,另一方面則指那些自己不可掌控的外界因素。很明顯孔子對第一種天命,即自己的使命有非常清晰的認識,並傾其一生去踐行;但他早年似乎對第二種天命,即那些自己不可掌控的外界因素,並沒有太花時間精力去研究,比如《論語·述而篇》中就曾提到“子不語怪力亂神”。
孔子一腔抱負最終沒有得以實現,並非是他不遵第一種天命,而是在於不遵第二種天命:仁政理念、禮樂教化制度雖好,但孔子所在的時代天下大勢已變,周王室政權已衰微、諸侯國之間相互廝殺攻伐,禮樂教化的治國之道在那樣的亂世愈發不實用,孔子再怎麼努力的思想主張,最後只能以不被任何一個諸侯國君接受而告終。
而孔子早年沒有太在意的第二種天命,則恰好是《易》的智慧所在。《易》雖然多次提到神,如“陰陽不測之謂神”“神以知來”等等,但與其說它是一本關於筮佔之辭的神學書,不如說它是一本透過描述卦辭和爻辭,去揭示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規律的哲學著作,教人以整體的視角去把握不以人們主觀意志為轉移、變幻莫測的客觀世界。
個人的目標總是透過個人努力的天命、外界因素的天命來實現的,因此若能透過學習《易》這樣的智慧來規劃自己的行動,審時度勢、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人生該會少走多少彎路。所以孔子在五十多歲周遊列國不得志後,晚年再研究《易》發現自己欠缺的智慧時,發出了“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的慨嘆,可惜時光不能倒流,好在後人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鑑。
關於這個問題可以從《論語·述而篇·第十七章》尋找答案。該篇中對學《易》的最晚年限有這樣的描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這句話表達了孔子對逝去時光的追悔:如果再多給他幾年時間,他希望在五十歲時就開始學《易》,因為早這樣做的話就能使自己的人生少走彎路、少些過錯了。
由此可見,孔子追悔自己學《易》有些晚了,他認為學《易》至少要從五十歲開始,而他說這句話時應該不止五十歲了。
《史記·孔子世家》中就有強調孔子晚年學《易》的記載:“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這是說孔子晚年非常喜歡讀易經,以致於編連竹簡的皮繩都斷了三次,那個時代的書是用竹簡做的,可見孔子讀易經的勤奮程度。此外,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要》中,亦強調孔子讀《易》時廢寢忘食的狀態發生在晚年:“夫子老而好《易》,居則在席,行則在囊。”起居出行都帶著《易》學習,可見對《易》的痴迷程度。
以上都是說孔子晚年對《易》愛不釋手,但這並不意味著孔子晚年才開始接觸《易》,因為當時學術文獻並不多,且《易》由孔子的偶像周公修訂、又作為群經之首,孔子早年沒讀過不太可能,只是說他在晚年對此書格外痴迷罷了。而孔子之所以在晚年強調:應該早在五十歲時就學《易》,與其獨特的人生軌跡有很大關係。
孔子希望早點學《易》的依據是:如果早學或許能使自己的人生少些過錯。學術界普遍認為孔子追悔的過錯,主要指五十四歲離開魯國後周遊列國的經歷。眾所周知孔子在離開魯國之前曾官至大司寇“與聞國政”,但自從開啟周遊列國模式後,雖然也有待他不薄的諸侯國君,但終究沒有一個肯真正重用他。在這個過程中,孔子心懷遠大抱負但四處碰壁,屢屢被嘲甚至自嘲為“累累若喪家之狗”。
而孔子之所以屢屢受挫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不遵天命,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張岱年先生在《中國哲學史》中提到,天命在孔子那裡有兩個重要方面,一方面指上天賦予每個人必須要完成的使命,另一方面則指那些自己不可掌控的外界因素。很明顯孔子對第一種天命,即自己的使命有非常清晰的認識,並傾其一生去踐行;但他早年似乎對第二種天命,即那些自己不可掌控的外界因素,並沒有太花時間精力去研究,比如《論語·述而篇》中就曾提到“子不語怪力亂神”。
孔子一腔抱負最終沒有得以實現,並非是他不遵第一種天命,而是在於不遵第二種天命:仁政理念、禮樂教化制度雖好,但孔子所在的時代天下大勢已變,周王室政權已衰微、諸侯國之間相互廝殺攻伐,禮樂教化的治國之道在那樣的亂世愈發不實用,孔子再怎麼努力的思想主張,最後只能以不被任何一個諸侯國君接受而告終。
而孔子早年沒有太在意的第二種天命,則恰好是《易》的智慧所在。《易》雖然多次提到神,如“陰陽不測之謂神”“神以知來”等等,但與其說它是一本關於筮佔之辭的神學書,不如說它是一本透過描述卦辭和爻辭,去揭示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規律的哲學著作,教人以整體的視角去把握不以人們主觀意志為轉移、變幻莫測的客觀世界。
個人的目標總是透過個人努力的天命、外界因素的天命來實現的,因此若能透過學習《易》這樣的智慧來規劃自己的行動,審時度勢、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人生該會少走多少彎路。所以孔子在五十多歲周遊列國不得志後,晚年再研究《易》發現自己欠缺的智慧時,發出了“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的慨嘆,可惜時光不能倒流,好在後人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