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166385600116

    取一束多股電線中的全新細銅絲,用坩堝鉗夾好,放在酒精燈外焰中加熱,可見火焰顏色變化不明顯。

    再取同樣一束全新細銅絲,用坩堝鉗夾好,用手指在細銅絲表面擦抹幾次,再放到同樣的酒精燈外焰中加熱,往往可見火焰明顯變成綠色。

    面板表面的汗液中含有氯化鈉,即食鹽,電離出的Cl-離子與銅絲表面接觸後,就會使得銅絲明顯出現綠色的焰色反應。

    焰色反應需要元素被加熱到足夠的溫度,在火焰中形成含有元素離子的“離子氣體”(即等離子體),才能在電子的能級躍遷過程中放出光子,看到特定焰色。

    鋰、鈉、鉀等輕元素,特別是鹼金屬元素,在較低溫度下就容易在火焰中形成等離子體,因此焰色反應效果明顯,只需鉑絲蘸少量稀鹽溶液放在酒精燈外焰中灼燒就能看到明顯的焰色反應效果,金屬燃燒時的焰色反應效果也非常明顯,因為活潑鹼金屬的外層電子極易失去生成離子,進而形成等離子體。

    但對於銅這樣的重元素,加之又是不活潑元素,熔點又較高,單質銅放在酒精燈外焰溫度的火焰中加熱,溫度不夠高,很難在火焰中形成含有足量銅離子的等離子體,因此往往看不到銅的焰色反應效果,但如果單質銅在足夠的溫度中加熱,還是能看到焰色的,例如銅導線在弧光放電(溫度極高)中往往能看到明顯的綠色電弧。

    如果銅表面接觸微量的Cl-,則情況就發生了變化,銅表面往往有少量的氧化銅,接觸Cl-後因為離子交換作用,會生成微量的CuCl2,CuCl2是低沸點的共價化合物,在較低溫度火焰中就容易蒸發,在火焰中電離出CuCl+、Cu2+等離子,出現明顯的焰色反應效果。

    Cu2+離子的焰色一般認為是綠色(翠綠色),硫酸銅溶液蘸在鉑絲上灼燒,焰色反應是翠綠色的。但火焰中CuCl+離子發出的焰色卻更接近藍色,可以透過一個實驗來證明:

    在一隻較大的集氣瓶或者錐形瓶中,放入少量高錳酸鉀(0.1g已經足夠),加入2ml左右濃鹽酸,使得集氣瓶中有較低濃度的氯氣(不必明顯看到黃綠色),取一束細銅絲用坩堝鉗夾好,在酒精燈外焰上灼熱到紅熱後,立即放入集氣瓶中,此時可見銅絲表面有棕色的煙冒出(無水CuCl2),取出細銅絲,放在酒精燈外焰中重新加熱,附著有CuCl2的細銅絲在酒精燈外焰中呈現美麗的藍綠色焰色反應,火焰外層帶綠色,中心以明亮的藍色為主,這種藍色就是CuCl+離子的焰色。

    CuCl+離子藍色焰色的一個典型應用例項是煙火發光劑,在煙火發光劑中,如果氧化劑使用了KClO4或者KClO3,則發光劑燃燒時生成KCl和Cl-離子,在發光劑中加入銅鹽,Cu2+與Cl-離子結合得到CuCl+,就會出現明顯的藍色,因此銅鹽,例如鹼式碳酸銅,在煙火發光劑中是藍色發光藥劑,而不是綠色發光藥劑,煙火發光劑中的綠色發光藥劑只能使用鋇鹽。

    有機化學中鑑別鹵代烴的一種方法,就是將鹵代烴蘸於潔淨銅絲上,在火焰中灼燒,如果出現藍綠色火焰則證明有鹵素存在,原理是類似的。

    鍶鹽在火焰中灼燒發出紅光,但要得到鮮豔的紅光,作為紅色報警或者求救訊號,也要求有SrCl+離子的存在才會有較好的效果,因此紅色火焰訊號用煙火劑,單用硝酸鍶Sr(NO3)2作為氧化劑是不夠的,必須加入KClO4(用KClO3不安全),才能得到鮮豔紅光的火焰訊號,例如鐵路用訊號火炬,點燃後能發出鮮豔明亮的紅光,持續燃燒數十秒鐘,指示司機緊急停車,這種訊號火炬的藥劑配方主要成分是KClO4、Sr(NO3)2、木炭、硫磺、氯化石蠟(或者聚氯乙烯樹脂)等,其中氯化石蠟或者聚氯乙烯樹脂一方面起到燃速控制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提供足夠的Cl-以生成足量的SrCl+離子,保證紅光的鮮豔明亮程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的體質可以分為哪四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