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亞峰醫生說

    溼氣是百病之源

    有句古話:“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性黏濁,如油入面。”溼與寒在一起叫寒溼,與熱在一起叫溼熱,與風在一起叫風溼,與暑在一起就是暑溼。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甚至是惡性腫瘤等其實都跟溼邪、痰溼有關。

    我們經常聽別人說身體溼氣重,對於溼氣對身體的影響也多多少少有所耳聞。但是,具體溼氣重會有什麼表現,又該如何祛溼呢?

    溼氣重的幾大常見表現

    如果體內溼邪已經侵蝕到關節,關節則會出現一定的病症,部分氣血執行不暢,會有四肢關節痠痛沉重、關節屈伸不利等表現。

    當溼氣侵蝕時,頭部是首先出現反應的部位,可呈現頭昏沉重,像裹著一塊布,身體困重,四肢沉重,渾身不舒適,似乎身上附著重物。此外,還會有發熱、微微怕冷怕風、流清鼻涕等表溼證。

    舌苔厚膩是溼病的經典表現,它常在機體還沒有表現出突出病態時就有所表現。看舌苔,以清晨剛起床時最為準確。

    長期便溏,體內定是有溼氣侵蝕。如果大便不成形、有黏性這也是有溼氣的表現。

    溼邪困擾脾臟,危害其正常運化效果,會表現出胸悶、腹脹、食慾欠佳、飯量下降等。如因脾虛運化不利而致使“內溼”時,還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卻不想飲水、倦怠乏力等氣虛、溼困的表現。

    現代人生活在一個冬有暖氣夏有空調的環境中,對四季的感覺越來越不分明。夏天該出汗時,因空調導致汗液揮發不出來,淤積體內;冬天有暖氣,穿件單衣還冒汗,陽氣外越,藏不住精氣。《黃帝內經》指出,“冬不藏精,春必病溫”。人體在這種環境下容易生病,面板開合的功能下降,抵禦病邪的能力也就越來越差,很容易導致體內溼邪堆積,造成陽氣虛衰。溼邪對人體的傷害,比寒邪還要大。

    現在,人們飲食往往不平衡,肉吃得太多,運動量少,身體陰盛陽虛,溼邪內鬱。中醫講,脾虛則便溏。人們本應以五穀雜糧為主食,但現在不少人以肉食為主,長期如此,會傷脾胃。脾是運化水溼的,脾受到傷害,水溼不能完全運化,就在身體內堆積。

    如何化解溼氣

    酒、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食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過食,如生菜沙拉、大白菜、苦瓜等,烹調時最好加入蔥、姜,降低其寒涼性。

    薏米紅豆粥是佳品,既能當茶喝,又能當飯吃。薏米可以治溼痺、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紅豆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在熬薏米紅豆粥時,不要加大米進去。因為大米性溼黏稠,紅豆和薏米是去溼的,湯很清。中醫恰恰是利用了清的性質,來把人體的溼除掉。

    此外,熱辣辣的薑汁能發汗,最適合在淋雨之後驅散身體溼氣,預防感冒;苦溫的中藥乾薑,也如同慢火,緩緩將體內水氣逼散出來。

    食療防溼品還有:高粱、玉米、扁豆、水芹、洋蔥、冬瓜、馬齒莧、鯽魚、鮑魚、田螺等。這些除溼食物,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溼、利水滲溼、清熱利溼、通便解毒、滋陰柔肝的功效。

    少動、飲食不節制及壓力大,可造成溼留體內。運動可以緩解壓力、增強身體器官功能,加速溼氣排出體外。試試慢跑、快走、游泳、瑜伽、太極等健身運動,有助活化氣血迴圈,增加水分代謝。

    運用芳香、發汗及苦溫藥材也可去溼。如用植物香氣來對抗感染病,或在端午時節,家家戶戶門口掛把佩蘭、石菖及艾葉,取下後用來沐浴,也可消毒殺菌。

    日常生活最好減少暴露在潮溼環境中,尤其是對溼氣敏感的人,更應留心,如不要直接睡地板,潮溼下雨天減少外出,不要穿潮溼未乾的衣服,水分攝取要適量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校班級唱歌,誰知到唱什麼歌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