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789703360709

    儀式流程:1、祭祖:男方在出門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2、出發:迎親車隊以雙數為佳。3、燃炮:迎親禮車行列在途中,應一路燃放鞭炮以示慶賀。4、等待:新郎禮車至女方家時,會有一男童侍持茶盤等候新郎,新郎下車後,應賞男孩紅包答禮,再進入女方家。5、討喜:新郎應持捧花給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時,新娘之閨中密友要攔住新郎,不準其見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條件要新郎答應,通過後才得進入。6、拜別:新人上香祭祖,新娘應叩拜父母道別,並由父親蓋上頭紗,而新郎僅鞠躬行禮即可。7、出門:新娘應由福高德劭女性長輩持竹篩或黑傘護其走至禮車,因為新娘子在結婚當天的地位比誰都大,因此不得與天爭大。8、禮車:在新娘上禮車後,車開動不久,女方家長應將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車後,代表女兒已是潑出去的水,以後的一切再也不予過問,並祝女兒事事有成,有吃有穿。9、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樣要一路燃放禮炮。10、摸橘:新娘子迎新車隊到達新郎家時,由一位拿著橘子的小孩來迎接新人,新娘要輕摸一下橘子,並贈紅包答禮。這兩個橘子要放到晚上,讓新娘親自剝皮,意謂招來“長壽”。11、牽新:娘新娘由禮車走出時,應由男方一位有福氣之長輩持竹篩頂在新娘頭上,並扶新娘進入大廳。進門時,新人絕不可踩門檻,而應橫跨過去。12、進門:新娘進門前應從炭火盆上跨過去,表示洗去進門前的晦氣和不祥。13、喜宴:時下頗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禮,大都在晚上宴請客人同時舉行觀禮儀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禮服,換上晚禮服向各桌一一敬酒。14、送客:喜宴完畢後,新人立於家門口送客。15、鬧洞房:新人被整之災情大小,端視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禮上戲弄別人,或平素待人夠不夠忠厚等。新人著裝:新郎穿狀元袍,新娘披戴鳳冠霞帔。狀元袍是由紅色的九品官服變化而來,帽子為烏紗帽,插宮花。鳳冠是飾有銀質或其他質地的鳳凰模型,霞帔則是紅色的披肩,一般來說,新娘穿紅綢襖褲,繡花鞋,上繡鴛鴦、梅花、蓮花等吉祥圖案。中式的服裝可以去禮服店訂做或租借,在影樓拍攝婚紗照時也可以預定中裝,有些影樓會在拍攝套系中免費借用婚禮當天的服裝。角色安排:下聘禮方:由男方家長擔當。向女方提親並贈送禮物,即舊時所稱納采和納徵。贈送的禮品通常包括各種在中國文化中表示吉祥的食品,物品。如茶葉等。媒人:由一位與雙方家庭關係都比較密切的人擔當,負責邀請雙方長輩見面,促進雙方的溝通。童子:由男方家的未婚男子扮演,負責婚禮過程中的端茶迎轎。全合人兒:由女方家的幾位年輕貌美的未婚女子扮演,在新娘下轎時扶新娘下轎。婚禮司儀:宣佈典禮正式開始,介紹雙方重要親友,並致祝福詞。主婚人:由德高望重的長輩或友人擔當,為婚禮致詞。攝像師:專業的攝像人員,記錄下婚禮的全過程,拍攝新人與來賓的照片,為新人留下珍貴美好的回憶。婚禮選址:傳統的中式婚禮儀式,一般早晨女方家裡要“出嫁酒”,而中午男方家裡操辦喜筵。中午的時候儐相幫助在男家堂屋佈置好拜堂的場所。不過如今越來越多的新人即使採用中式儀式也會在飯店擺喜筵。傳統中式婚禮:上頭:上頭乃成人禮,傳統要焚香秉燭、備三牲酒禮向天地祖先稟告。上頭用湯丸寓意甜蜜圓滿。傳統上頭會有紅綠線和海棠粉。新娘梳頭前,全福人會替新娘塗上海棠粉為其“開面”。現代中式婚禮:上頭時用的鏡與道教禮斗的鏡意思相同。坊間流行的上頭套裝。有部分家庭上頭用品已沒有用針線。儀式雖簡化,龍鳳燭和湯丸依然相承。中國傳統婚禮是華夏文化的精粹。古人認為黃昏是吉時,所以會在黃昏行娶妻之禮;基於此原因,夫妻結合的禮儀稱為“昏禮”。昏禮在五禮之中屬嘉禮,是繼男子的冠禮或女子的笄禮之後的人生第二個里程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剛出生的嬰兒要側躺不能平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