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留在鄉村最美好的記憶
3
回覆列表
  • 1 # 勿忘鄉音692

    出門奔波,為生計而忙碌,家在遠方,常常回憶故鄉,想念家鄉人和情,想念家鄉的風物人情,想念家鄉的山山水水,無奈身在它鄉,生計未果歸無計,濁酒一杯家萬里,思鄉之情油然而生,鄉愁象一潭剛開啟的陳釀,回味悠長,令人慾欲寡歡,沉默良久,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暫忍心頭緒,為了生活還要繼續奔忙,望斷鄉愁。

  • 2 # 南溪九叔

     

    習近平總書記說:“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鄉愁是什麼?我們需要記住怎樣的鄉愁?

    鄉愁,是人們對自然的渴望與迴歸,是隔著陳舊的年華卻依然傳承的記憶,是“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諧思想;鄉愁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堅守,是我們與過往生活的情感對話。

    鄉愁是一種文化,我們對歲月的每一次回眸,都是對鄉愁無聲的祭奠。

    人生是一本難懂的書,我們尚未讀懂,就已翻閱了大半的滄桑,回想舊時光,鄉愁便成了原生的記憶。鄉愁也許就是兒時的小板凳、睡過的一張床;鄉愁也許是舊衣櫥裡的小衣裳;鄉愁也許是村口的那棵老樹;鄉愁也許是蜷縮在角落裡的一抹暖陽……

    進入21世紀後,隨著社會的急劇發展、競爭的急劇上升,環境的急劇變化,大量的外來文化、生活方式、道德行為準則都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人們漸漸淡忘了理性,疏遠了自然本真的情懷,過著無根的生活,在冰冷的都市往往找不到靈魂安放的角落。此時,鄉愁便成了一碗喝不完的老酒。

    鄉愁,是個深情而沉重的概念,它需要我們的尊重,需要我們的理解,更需要我們在急劇變化的時代潮流中去呵護和傳承。記得住鄉愁,便是心安處,便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便是傳統與現代內在相連,文脈延亙。

    “人充滿勞績,但還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之上”。《人,詩意地棲居》,是德國19世紀浪漫派詩人荷爾德林的一首詩。他以一個詩人的直覺與敏銳,意識到隨著科學的發展,工業文明將使人日漸異化。他呼喚人們尋找回家的路,尋找逝去的鄉愁,堅守鄉愁中的深厚文化。雖然中國傳統文化中親近自然迴歸自然的理念已根植人心,而如何在繁華的都市裡詩意地棲居,用初心面對世界,成了一種無法平衡的困惑。“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就成了一種只能牽念的情愫。

    中華傳統文化是鄉愁的根。鄉愁是什麼?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鄉愁是舊傢俱散發出的童年的味道;鄉愁是對自然本真漸行漸遠的牽掛;鄉愁是一場來自歲月深處的回眸……

    一片剪紙、一把老椅、一件衣服、一棵老樹、一把老傘……所有來自祖先的智慧都是我們的一抹鄉愁,都值得我們懷念和祭奠。

    傳統文化是我們抹不去的鄉愁。

  • 3 # 賀小分

    《鄉愁》

    東奔西走兩三載,鐵鞋踏破腳扭崴。

    投食慰獒輕叩扉,鄉門緊閉久不開。

    卅年河東返河西,南顛北簸還故里。

    回鄉卻成爛柯人,歸來難覓舊蹤跡。

  • 4 # 聽鸝小屋

    【鄉愁】

    情感專家說,這是一種“與愛情相似的感覺”。

    心理學家說,那是一種對過去的、或者遠離的“曾經”,對故園、對舊事,戴著玫瑰色眼鏡,選擇性遺忘和選擇性記憶的一些依戀、寄託或美好回憶。這是人類追求美好的本性。

    詩人寫《鄉愁》,說的也是“小時候”,“那時候”,一直到現在都耿耿於懷的思戀。

    總之,一切美好,實際上並非真的愁,而是忘記了鄉里的那些愁,或者去想改變那些愁。

    美好的精神寄託,總是讓人心懷感念。一種絲絲縷縷的牽掛,一分身心疲憊時的慰藉,一種欲說還休的朦朧。

    熱愛生活的人,總是覺得現在最美好,每天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兒,每天見著自己喜歡見的人,每天懷揣著對未來的夢想,每天在一步步向著美好的地方邁進……鄉愁不僅是我們的心靈依託,也是我們奮進的動力。

    故國,故鄉,故園,故人……這是我們的“根系”,與開枝散葉的原生“故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適馬1835的背景虛化功能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