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625588437433

    很多文學詩詞看似寫景,寫愛情故事,實則是政治隱喻,是自己抱負不得施展或期望受到賞識重要的呼喊。

    例如:

    1.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這是宋代詩人楊萬里在杭州西湖為友人林子方送行時寫的一首詩。表面上看這是一首非常出色的寫景詩,其實這更是一首非常出色的政治隱喻詩!

    林子方舉進士後,曾擔任直閣秘書,主要負責給皇帝草擬詔書的文官,可以說是皇帝的秘書。時任秘書少監、太子侍讀的楊萬里是林子方的上級兼好友,兩人經常聚在一起暢談強國主張、抗金建議,也曾一同切磋詩詞文藝、一唱一和,志同道合、互視對方為知己。

    後來,林子方被調離皇帝身邊,赴福州任職,職位知福州,林子方甚是高興,自以為是仕途升遷。楊萬里則不這麼想,送林子方赴福州時,寫下此詩,勸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

    因此其隱喻之意就不難理解了。“畢竟”一詞表現出楊萬里的急切心情,“西湖”則是指西湖所在地南宋首都臨安,“六月中”是指朝廷。那麼後半句也不難理解了。“風光不與四時同”是說朝廷裡和其他地方不同。“天”指皇帝,“日”也指皇帝。“接”有“挨著”的意思,“映”意為映襯,在太陽下。“蓮葉”、“荷花”都指林子方。“無窮碧”、“別樣紅”是說前途大好,一片光明。

    那麼整首詩的意思就出來了: 畢竟是朝廷裡面,和外面官場不一樣。你只有在皇帝身邊,才能有所成就,前途光明啊!可惜林子方並沒看懂,大喊一聲“好詩”便去福州了。於是,林子方淹沒在歷史滾滾長河之中。

    2.“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名句出自唐代詩人張籍的《節婦吟》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裡。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單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發男女情事之詩,骨子裡卻是一首政治詩。

    首二句說:這位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婦,還要對我用情,此君非守禮法之士甚明,語氣中帶微辭,含有譴責之意。這裡的“君”,喻指藩鎮李師道,“妾”是自比,十字突然而來,直接指出師道的別有用心。

      接下去詩句一轉,說道:我雖知君不守禮法,然而又為你情意所感,忍不住親自把君所贈之明珠系在紅羅襦上。表面看,是感師道的知己;如果深一層看,話中有文章。

      繼而又一轉,說自己家的富貴氣象,良人是執戟明光殿的衛士,身屬中央。古典詩詞,傳統的以夫婦比喻君臣,這兩句意謂自己是唐王朝計程車大夫。

      緊接兩句作波瀾開合,感情上很矛盾,思想鬥爭激烈:前一句感謝對方,安慰對方;後一句斬釘截鐵地申明己志,“我與丈夫誓同生死”。

      最後以深情語作結,一邊流淚,一邊還珠,言詞委婉,而意志堅決。

      詩中所說“雙明珠”是李師道用來拉攏、引誘作者為其助勢的代價,也就是常人求之不得的聲名地位、富貴榮華一類的東西。作者慎重考慮後委婉的拒絕了對方的要求,做到了“富貴不能淫”,像一個節婦守住了真操一樣的守住了自己的嚴正立場。但當時李師道是個炙手可熱的藩鎮高官,作者並不想得罪他、讓他難堪,因此寫了這首非常巧妙的雙層面的詩去回拒他。

      “你雖有一番‘好意’,我不得不拒絕。”這就是張籍所要表達的,可是它表達得這樣委婉,李師道讀了,也就無可奈何了。

      此詩富有民歌風味,它的一些描寫,在心理刻畫中顯示,寫得如此細膩,熨貼,入情入理,短幅中有無限曲折,真所謂“一波三折”。

      此詩情理真摯,心理描寫細緻入微,全詩委婉曲折而動人。除了它所表現的是君子坦蕩胸懷這一因素外,其在藝術上的高妙也是促使它成為名作的重要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蘋果7怎麼關掉橫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