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悟性的大肉肉
-
2 # 使用者61382849315
是在Sunny明媚的週末和自己喜歡的人,同時也喜歡你的人,一起換被罩打掃房間衛生,是我28年裡覺得最讓人感到幸福的事情了。
-
3 # momo懵懂
最讓人感到幸福的是,餓了有飯吃,冷了有衣穿還有牽掛自己的人。
其實幸福很簡單,沒必要想的那麼複雜,每個人對於幸福的定義也不同的。
作為一個普通的老百姓,吃飽喝足就好了,賺賺錢,家庭和睦,沒有什麼比這個更幸福的了。
-
4 # 五星好評
其實談起幸福一個人的心胸能夠同時容納自己的內心世界,所處的家庭世界,廣大的社會世界,這無疑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
-
5 # 費玉山
梅花怒放雪紛紛,
好友舉杯酒已溫。
暢飲開懷天地小,
親情友愛最開心。
幸福,是什麼?
這個話題總讓人捉摸不透,到底什麼是幸福。
每個人對幸福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而科學界也一直在探索。
1988年4月,24歲的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博士霍華德金森對121名自稱非常幸福的人進行調查,得出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最幸福:
一種是淡泊寧靜的平凡人,一種是功成名就的傑出者。
20年後,他回訪了這121人,結果卻讓他陷入了深思。
1988年4月,霍華德金森24歲,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哲學系博士。他畢業論文的課題是《人的幸福感取決於什麼》。
為了完成這一課題,他向市民隨機派發出了一萬份問卷。
卷中,有詳細的個人資料登記,還有五個選項:
非常幸福。
幸福。
一般。
痛苦。
非常痛苦。
歷時兩個多月,他最終收回了五千二百餘張有效問卷。
經過統計,僅僅只有121人認為自己非常幸福。
接下來,霍華德金森對這121人做了詳細的調查分析。
而另外的71人,有的是普通的家庭主婦,有的是賣菜的農民,有的是公司裡的小職員,還有的甚至是領取救濟金的流浪漢。
這些職業平凡生涯黯淡的人,為什麼也會擁有如此高的幸福感呢?
透過與這些人的多次接觸交流,霍華德金森發現,這些人雖然職業多樣性格迥然,但是有一點他們是相同的。
那就是他們都對物質沒有太多的要求,他們平淡自守,安貧樂道,很能享受柴米油鹽的尋常生活。
這樣的調查結果讓霍華德金森很受啟發。於是,他得出了這樣的論文總結: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最幸福:一種是澹泊寧靜的平凡人,一種是功成名就的傑出者。
如果你是平凡人,你可以透過修煉內心、減少慾望來獲得幸福。
如果你是傑出者,你可以透過進取拼搏,獲得事業的成功,進而,獲得更高層次的幸福。
他的導師看了他的論文後,十分欣賞,批了一個大大的“優”。
畢業後,霍華德金森留校任教。
一晃20多年過去了,如今,霍華德金森也由當年的意氣青年成長為美國一位知名終身教授。
2009年6月,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又翻出了當年的那篇畢業論文。
他很好奇,當年那121名認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現在怎麼樣呢?他們的幸福感還像當年那麼強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