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民族】
395年,羅馬分為東西羅馬
5C初,日耳曼人從北歐向南遷,並居住在西羅馬邊境,日耳曼民族開始“基督化”
476年,西羅馬被日耳曼人滅亡,西歐分裂為多個日耳曼國家,主要有東哥特與西哥特
【日耳曼遷移的影響】
日耳曼民族迅速的基督教化以及封建化,其中造成的最大問題就是,作為野蠻人的日耳曼統治者(查爾斯大帝)不得不屈從於教會,教會勢力開始滲入政治領域,其後國王與教皇之間的大戰也讓歐洲遭受了巨大的損失。還有國家混戰,造成了476年——814年的黑暗時代,。但是推翻了腐朽的西羅馬帝國,日耳曼人給西歐帶來了新鮮的血液,讓歐洲又重新煥發了活力(此觀點是陳衡哲提出)。
【斯拉夫民族】
2c--3c前後,斯拉夫人開始東遷
主要有遷往了3個地域,波德平原(西斯拉夫)巴爾幹半島(南斯拉夫)伏爾加河流域(東斯拉夫)
斯拉夫人和東羅馬帝國接觸頻繁,也被基督教化
9世紀,輔基公國受羅馬皇帝的冊封
【影響】
斯拉夫人南滲,導致了東羅馬帝國的衰落,在失去了巴爾幹半島之後,東羅馬帝國僅僅剩下君士坦丁堡,同時小亞細亞方向阿拉伯人興起,拜占庭徹底的失去帝國的雄風,在拜占庭被攻破後,南斯拉夫成為了防止YSL化的橋頭堡,這對今天歐亞格局是有很大貢獻的。同時東斯拉夫完全繼承了拜占庭的藝術文化宗教各個方面的成就,對文化繼承性也是有很大貢獻的(不同於哥特人對西羅馬破壞性的掠奪)
【匈奴】
匈奴自被漢武帝打敗後,一部分南遷成為南匈奴,一部分開始西遷,西遷的匈奴是4—6世紀歐亞大陸民族遷移的原因。同樣匈奴的遷移也導致了,東胡,東夷在內的許多北方民族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北方的民族群雄崛起爭取生存空間,終於在311年爆發了“永嘉之亂”,北方民族的大規模南遷也在中國大陸上出現。
【遷移順序(中國為中心點)】
由東向西:漢(1世紀前後打敗匈奴)——匈奴(1—2世紀)——斯拉夫(2—3世紀)——日耳曼(4—5世紀)
由北向南漢(匈奴),西晉亡後建立的前趙(匈奴)、後趙(羯)、前涼(漢)、前燕(鮮卑)、前秦(氐)、後秦(羌)、後燕(鮮 卑)、西秦(鮮卑)、後涼(氐)、北涼(匈奴)、南涼(鮮卑)、南燕(鮮卑)、西涼(漢)、夏(匈奴)、北燕(漢)相續在中國長江以北地區建立。
這就是歷史上的“蝴蝶效應”
【日耳曼民族】
395年,羅馬分為東西羅馬
5C初,日耳曼人從北歐向南遷,並居住在西羅馬邊境,日耳曼民族開始“基督化”
476年,西羅馬被日耳曼人滅亡,西歐分裂為多個日耳曼國家,主要有東哥特與西哥特
【日耳曼遷移的影響】
日耳曼民族迅速的基督教化以及封建化,其中造成的最大問題就是,作為野蠻人的日耳曼統治者(查爾斯大帝)不得不屈從於教會,教會勢力開始滲入政治領域,其後國王與教皇之間的大戰也讓歐洲遭受了巨大的損失。還有國家混戰,造成了476年——814年的黑暗時代,。但是推翻了腐朽的西羅馬帝國,日耳曼人給西歐帶來了新鮮的血液,讓歐洲又重新煥發了活力(此觀點是陳衡哲提出)。
【斯拉夫民族】
2c--3c前後,斯拉夫人開始東遷
主要有遷往了3個地域,波德平原(西斯拉夫)巴爾幹半島(南斯拉夫)伏爾加河流域(東斯拉夫)
斯拉夫人和東羅馬帝國接觸頻繁,也被基督教化
9世紀,輔基公國受羅馬皇帝的冊封
【影響】
斯拉夫人南滲,導致了東羅馬帝國的衰落,在失去了巴爾幹半島之後,東羅馬帝國僅僅剩下君士坦丁堡,同時小亞細亞方向阿拉伯人興起,拜占庭徹底的失去帝國的雄風,在拜占庭被攻破後,南斯拉夫成為了防止YSL化的橋頭堡,這對今天歐亞格局是有很大貢獻的。同時東斯拉夫完全繼承了拜占庭的藝術文化宗教各個方面的成就,對文化繼承性也是有很大貢獻的(不同於哥特人對西羅馬破壞性的掠奪)
【匈奴】
匈奴自被漢武帝打敗後,一部分南遷成為南匈奴,一部分開始西遷,西遷的匈奴是4—6世紀歐亞大陸民族遷移的原因。同樣匈奴的遷移也導致了,東胡,東夷在內的許多北方民族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北方的民族群雄崛起爭取生存空間,終於在311年爆發了“永嘉之亂”,北方民族的大規模南遷也在中國大陸上出現。
【遷移順序(中國為中心點)】
由東向西:漢(1世紀前後打敗匈奴)——匈奴(1—2世紀)——斯拉夫(2—3世紀)——日耳曼(4—5世紀)
由北向南漢(匈奴),西晉亡後建立的前趙(匈奴)、後趙(羯)、前涼(漢)、前燕(鮮卑)、前秦(氐)、後秦(羌)、後燕(鮮 卑)、西秦(鮮卑)、後涼(氐)、北涼(匈奴)、南涼(鮮卑)、南燕(鮮卑)、西涼(漢)、夏(匈奴)、北燕(漢)相續在中國長江以北地區建立。
這就是歷史上的“蝴蝶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