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雙井看視界

    聽風聽雨過清明,一程風雨一程情。有花有酒過清明,一抔花酒一抔景。清明,青明,情明,梨花落雨中,舞煙眠雨中。

    古人今人,他鄉故鄉祭祖掃墓故人,春遊踏青,三日清明,清明三日,無限想象的暮春時節,飽含著我們對親人朋友的思念與愛。

    二月八,是湖南部分地區傳統廟會風俗。時為農曆二月初八日。二月八廟會始於明朝,當年泉湖連年乾旱,民不聊生,天上神仙——壽福爺施法降雨,救了百姓。人們為了紀念福壽爺的功績,特在二月八壽福爺生日這天,築廟唱戲,各行各業的商販相約而來,進行農事商貿活動,一直沿襲至今。

    譜氣:慷慨、大方、闊氣。如:他出手就是這麼譜氣。網路語:架子。

    我對“三日清明二月八,各人譜子各人拿”的理解為:

    清明祭拜,有的給先人叩頭行禮;有的圍坐聚餐飲酒,有的養生保養;有的則放起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娛樂活動,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植樹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因此,三日清明中既有祭掃新墳,生死離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

    清明農諺又:祭罷祖,就種瓜。清明到,麥苗喝足又吃飽。清明後,穀雨前,又種高粱又種棉。一年之計在於春。

  • 2 # 元艮閣主

    農曆二月初八是雲南省哀牢山區彝族人民的年節,相當於漢族的春節。二月初八的晚飯前,各戶村民都到自己村的神樹下祭祀祖先,然後回到自己家裡的神龕前祭祀近祖先。祭祀完了,全家人才能喝酒吃肉、吃飯。

    節前,家家戶戶都殺豬宰牛祭祖,釀米酒,春粑粑,烹雞燉鴨歡慶家人團聚。飯後,人們走村串寨,探親訪友。到了晚上魁偉英俊的小夥子陪伴著婀娜多姿的彝族姑娘信步來到村寨的廣場,參加盛大的“踏歌”(亦稱“打歌”,即群眾性的歌舞活動)活動,邊歌邊舞,多色布的百褶裙有節奏地擺動,銀製領花與黃火交相輝映,頭頂的花布帕迎風飄揚,顯示出濃郁的民族特色。

    相傳古時候,有個足智多謀的彝族首領,臨危不懼,在重兵壓境的要害時刻,率領眾將土圍著一堆堆篝火縱情歌舞,鑼鼓聲、歌聲、歡呼聲,如同千軍萬馬,威震四方。敵軍誤判對方援軍已到,慌忙撤退。彝族人民乘勝追擊,獲得全勝。從此.彝家用“踏歌”形式紀念這次勝利。屆時,山區彝族青年比賽盪鞦韆,用山上的野藤在兩山之間架起鞦韆,由這山盪到那山,飛越深澗,男女老少皆來祝興。姑娘們夾在觀看的人群中,尋求自己的意中人。勇敢的“蕩者”受到姑娘們的青睞。活動多以村寨為單位。為保節日期間村寨的安寧,有“扎大路”的風俗,在每個人寨的港口,用樹枝、石頭等把路堵死,嚴禁外人進入。

    據說清水溝東村人的祖先是巍山左木郎村人。二月七日晚上,該村要派比較精明的兩個小夥子到左木郎村去“偷土主”。所謂“偷土主”,就是到左木郎村的神樹下偷香根(點香剩下那一節小木棍)。偷回來時,天也亮了,已是二月初八日,全村的男人們迎接“土主”歸來,並把香根——土主的象徵,插在本村打歌場旁邊的神樹下,男人們圍著神樹踏歌,歡慶“祖先”回到自己的村裡,回到自己的身邊,保護六畜興旺,五穀豐登,保護彝民們安居樂業。

    農曆二月初八也是納西族最熱鬧的節日,尤以三壩白地鄉最熱鬧。節日期間,遠近趕來參加者數以萬計,還有藏族、彝族、回族等民族參加。活動地點主要在風景秀麗的白水臺。人們首先殺雞祭天,祭祀各種神靈,然後進行歌舞表演,熱鬧非凡。

    總之,農曆“二月初八”是雲南哀牢山地區少數民族最盛大的節日。但是該地區山高林密,多陰雨。如果在“二月初八“前後三天都是晴天的話,無論男女老少都會穿著本人最亮麗的民族服裝,盡情地展現自己最佳的狀態,儘可能給大家留下最美好的印象,以搏取大家的好評。“譜氣”是少數民族的方言,意思是“架子”,也就是形象,或者說是一個人的氣場,影響力。“三日清明二月八,各人譜氣各人拿”,二月八節這天,只要老天爺給力,大家就盡情地放飛自己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庫裡在季後賽前兩輪中已經淘汰了兩位親戚,接下來庫裡將對決自己親弟弟,你如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