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zhang866683

    收心和靜心也是相關聯的兩個不同概念的詞語,但是收心有時很有可能做到,有時也是很難做到。這個也就是感情方面的兩面性,如果婚前感情基礎不好,婚後又遇到了真正的感情,而且感情非常好,有共同愛好和共同語言,還有共同的發展目標,這時心也就會因為情感的變化而改變,這時的心也是最難收的。有時也只是感情的一時衝動,而且夫妻感情基礎很好,這時的心也就會有明智的選擇,也就會很容易收心。當人遇到事情考慮事情的時候,那時自己就要靜心的去考慮了,如果對待感情問題有時也是需要靜心,因為那時也是自己選擇的時候,那就是感情的多元化出現。所以對待生活中每種事情都要有自己解決的方法,這時的靜心也真的很珍貴,有時好像貴似黃金,還是珍惜靜心的時候吧。

  • 2 # 櫻桃番茄GO

    有一位老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的一生有輝煌的時候,但那些輝煌很快會隨風而去,成為過眼雲煙,你不必一直對它沾沾自喜、念念不忘。

    沒錯,你走出半生,經歷過風雨,路過江湖,你看見過美的、醜的、善的、惡的等世間百態,也品嚐過甜的、酸的、苦的、辣的等人生百味,你有過落魄,也創造過輝煌。

    如果你現在五十歲了,就應該看淡一些,正如第一句話說的那樣,“那些輝煌很快會隨風而去,成為過眼雲煙”。

    五十歲,在儒家文化中是知天命的年紀,也就是了知道理想實現之艱難,所以做事情不再追求結果,而是隨緣而安。

    所以,在這個年紀,要做好2個字:靜心。

    禪宗高僧星雲大師就對“靜心”二字非常看重,他說過:“靜心,是對感情要不執不捨,對五欲要不拒不貪,對世間要不厭不求,對生死要不迷不懼。”

    也就是說,“靜心”就是保持一顆平常心,不是對某件事物狂熱追求,也不是無所事事,什麼都不幹。

    除了佛家之外,儒家和道家也推崇“靜心”二字。

    儒家經典《大學》上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道家老子云:“燥勝寒,靜勝怒,清靜為天下正。”

    人到五十歲的時候,哪怕是你的精力還一如年輕時候那麼旺盛,但是你的身體機能也不允許你繼續拼下去了,這時候就要收收心,去去雜念,不要再讓痛苦纏身。

    “靜心”是一種人生境界

    現在的社會,太過浮躁,你想找一個空閒的時間,喝一杯茶,看一本書,似乎都是不可能的,不是沒有時間,而是你根本靜不下心來。

    人有那麼多的煩惱,亦是因為“心不靜”而造成的,心不靜所以就會產生許多雜念和妄想,終日被這些纏身,能不痛苦嗎?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生活中,自己給自己套上枷鎖的大有人在,我們應該學會解除這些束縛,給自己減壓,從而讓自己活得輕鬆、活得快樂。

    這才是五十歲的人,應當有的生活。

    文學大家林清玄說過:“現代人的歡樂,是到油煙爆起、衛生堪慮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是到黑天暗地、不見天日的卡拉OK去亂唱一氣;是到鄉村野店、胡亂搭成的土雞山莊去豪飲一番;以及到狹小的房間裡做方城之戲,永遠重複著摸牌的一個動作……這些汙濁的放逸的生活以為是歡樂,想起來毋寧是可悲的事。”

    林清玄先生的這句話,其實就是在說現代人太過浮躁,以濁為歡,導致整個人都無法靜心,無法修身養性,這無疑是可悲的一件事。

    人到五十歲,就應該把那顆浮躁的心按下來,在這個年紀,需要做的是平平淡淡,半輩子都過來了,該經歷的都經歷了,該去去雜念,為自己活一把了。

    星雲大師看重的這“靜心”二字,是修身養性的一劑良方,人到五十歲時,已經過完了半生,而後半生就要做好“靜心”,讓自己輕鬆快樂,才不算白活一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串是小葉紫檀好還是菩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