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方的介紹裡,《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亞的一部喜劇作品,一部描述在基督徒和猶太人的對抗中以基督徒的全面勝利作為結局的喜劇。然而,在看了電影之後,我認為《威尼斯商人》更傾向於一部悲劇,一部講述一個多災多難的弱勢民族群眾因為信仰的不同而遭到社會和周圍群體排斥最後被剝奪財產和信仰的悲劇。 看完電影之後,我將電影和原著對比了一下。原著在螢幕上的表現沒有太大的變動,劇情都按照原著發展,並無刪減。細細品味,還是可以發現電影和原著的一些區別,具體如下: 首先,看到電影的第一感覺就是電影臺詞精簡了。相信看過莎翁作品的人都會為他劇本里華麗亢長的對白所傾倒,但也同樣會選擇略過這些詞藻華麗但沒有太多實際內容的對白。《威尼斯商人》原著也是這樣,對白裡那海量的華麗排比句和比喻句,讓許多人卻步。電影裡演員使用了那些較為經典的原著對白,同時也刪減了大量看似沒什麼用的插科打諢的臺詞。在提高劇情程序的基礎上又保持了原著的風格。 其次,對夏洛克人物形象的刻畫。原著為歌頌仁愛、友誼和愛情,將夏洛克刻畫成一個冷酷無情、愛財如命的高利貸商人;電影更傾向於從生活背景、社會地位、家庭關係等維度立體的表現夏洛克這一人物形象。對夏洛克形象的重新定位,我認為這是這部電影最出彩的地方。莎翁生活在文藝復興時期,雖然經歷過文藝復興但許多在人們腦海中根深蒂固的觀念還是無法改變的。作為一個與基督教會有著密切關係的英華人,莎翁在針對猶太人這一異教徒的人物刻畫中必定有失偏頗。他的戲劇是寫給英華人看的,教會註定不會讓他用客觀真實的態度來描述和他們有著不同信仰和教義的猶太人。電影還原了歷史,給觀眾塑造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夏洛克,令這篇傳世名著更加貼近現實。 再者,人物的刻畫更加細膩。這個差異不僅僅出現在《威尼斯商人》的原著與電影對比裡,也是所有名著和改編電影的區別。原著只有簡單的二十場,篇幅都讓亢長的對白佔據了,缺少對人物心理活動的細膩描述和刻畫;相比於《威尼斯商人》原著,電影裡用了無數個場景來描述人物的心理狀態,尤其是主人公夏洛克。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法庭上安東尼寬恕夏洛克但要求他必須改信基督教時,夏洛克兩手緊緊握住胸前的猶太標誌,嗚咽地哭泣著,茫然地四顧著,最後步履蹣跚地消失在擁擠的人群中,任憑別人扯下自己頭上的黑頭巾,影片結尾夏洛克孤獨地站在猶太教堂門口,看著從前的同胞們走進教堂之後,教堂大門緩緩地關閉了。這一個場景生動的刻畫出夏洛克這個異教徒被剝奪財產和信仰後的無助和孤獨,同時也反應出當時猶太人在社會上的弱勢。相比原著,電影對人物細膩的刻畫使其更加生動,也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同時也能讓觀眾更加容易代入劇情。 最後,電影和原著在情節上有一個細微的出入。原著裡,求婚者們是獨自一個人和鮑西亞去挑選那些箱子的,求婚的結果求婚者們是要求鮑西亞保密的;而電影中在挑箱子的時候是一大群人圍觀的。如果按電影的情節,這個“選夫”的過程已經沒有了保密性。在第一個求婚者挑選後,其他求婚者完全可以買通當時的圍觀人員瞭解實情,這樣就可以提高他們求婚成功的可能性了。這是電影和原著裡一個情節設計的出入,也算是電影的一個漏洞吧。
在官方的介紹裡,《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亞的一部喜劇作品,一部描述在基督徒和猶太人的對抗中以基督徒的全面勝利作為結局的喜劇。然而,在看了電影之後,我認為《威尼斯商人》更傾向於一部悲劇,一部講述一個多災多難的弱勢民族群眾因為信仰的不同而遭到社會和周圍群體排斥最後被剝奪財產和信仰的悲劇。 看完電影之後,我將電影和原著對比了一下。原著在螢幕上的表現沒有太大的變動,劇情都按照原著發展,並無刪減。細細品味,還是可以發現電影和原著的一些區別,具體如下: 首先,看到電影的第一感覺就是電影臺詞精簡了。相信看過莎翁作品的人都會為他劇本里華麗亢長的對白所傾倒,但也同樣會選擇略過這些詞藻華麗但沒有太多實際內容的對白。《威尼斯商人》原著也是這樣,對白裡那海量的華麗排比句和比喻句,讓許多人卻步。電影裡演員使用了那些較為經典的原著對白,同時也刪減了大量看似沒什麼用的插科打諢的臺詞。在提高劇情程序的基礎上又保持了原著的風格。 其次,對夏洛克人物形象的刻畫。原著為歌頌仁愛、友誼和愛情,將夏洛克刻畫成一個冷酷無情、愛財如命的高利貸商人;電影更傾向於從生活背景、社會地位、家庭關係等維度立體的表現夏洛克這一人物形象。對夏洛克形象的重新定位,我認為這是這部電影最出彩的地方。莎翁生活在文藝復興時期,雖然經歷過文藝復興但許多在人們腦海中根深蒂固的觀念還是無法改變的。作為一個與基督教會有著密切關係的英華人,莎翁在針對猶太人這一異教徒的人物刻畫中必定有失偏頗。他的戲劇是寫給英華人看的,教會註定不會讓他用客觀真實的態度來描述和他們有著不同信仰和教義的猶太人。電影還原了歷史,給觀眾塑造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夏洛克,令這篇傳世名著更加貼近現實。 再者,人物的刻畫更加細膩。這個差異不僅僅出現在《威尼斯商人》的原著與電影對比裡,也是所有名著和改編電影的區別。原著只有簡單的二十場,篇幅都讓亢長的對白佔據了,缺少對人物心理活動的細膩描述和刻畫;相比於《威尼斯商人》原著,電影裡用了無數個場景來描述人物的心理狀態,尤其是主人公夏洛克。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法庭上安東尼寬恕夏洛克但要求他必須改信基督教時,夏洛克兩手緊緊握住胸前的猶太標誌,嗚咽地哭泣著,茫然地四顧著,最後步履蹣跚地消失在擁擠的人群中,任憑別人扯下自己頭上的黑頭巾,影片結尾夏洛克孤獨地站在猶太教堂門口,看著從前的同胞們走進教堂之後,教堂大門緩緩地關閉了。這一個場景生動的刻畫出夏洛克這個異教徒被剝奪財產和信仰後的無助和孤獨,同時也反應出當時猶太人在社會上的弱勢。相比原著,電影對人物細膩的刻畫使其更加生動,也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同時也能讓觀眾更加容易代入劇情。 最後,電影和原著在情節上有一個細微的出入。原著裡,求婚者們是獨自一個人和鮑西亞去挑選那些箱子的,求婚的結果求婚者們是要求鮑西亞保密的;而電影中在挑箱子的時候是一大群人圍觀的。如果按電影的情節,這個“選夫”的過程已經沒有了保密性。在第一個求婚者挑選後,其他求婚者完全可以買通當時的圍觀人員瞭解實情,這樣就可以提高他們求婚成功的可能性了。這是電影和原著裡一個情節設計的出入,也算是電影的一個漏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