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矽釋出
-
2 # 別裝了小橘貓
我對於這個問題的考量基本是基於我們自身的考量。我也並不同意科技進步對人類造成更多傷害。第一個考慮,恰恰是因為科技進步,糧食產量,農耕畜牧業,醫療水平提高,人口能不斷增加。從1960年,世界只有30億人口出頭到現在75億人口存活於地球,這本質上是科技在擴充套件我們的生存空間。Malthus在1798年前後寫了本書叫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這本書當時轟動一時,只是受限於當時的科技進步基本處於加法時代,無法和我們的幾何時代的科學技術相比,使得Malthus忽略了科技進步使地球能容納更多人類生存。導致得出了人類滅亡的錯誤答案。但是,他給予的思路,卻是極具啟發性的~iron law of population~意思是隨著人口的增加導致工人數量(labour)的增加必然導致工資降低,長期持續人口增加必然導致貧窮和饑荒。顯然現在地球上,我們並不是這樣,那這一切主要原因是因為什麼呢?科技進步。
第二個考慮,是人口壽命以及與之相關的死亡率和出生率。人口壽命增加,在林萬孝的中國曆代人平均壽命與預期壽命一文中指出,秦20歲,漢22歲,唐代27歲,宋代30歲。他在其中舉例稱考古發現頭骨22個,18個14歲以下,3個30歲,3個40-50歲,50-60歲一個。那麼估算的平均值就是18.6歲,但這是高估了。因為遠古嬰兒死亡率很高,而嬰兒頭骨幾乎無法儲存。對比國外,瑞典1750s平均年齡36歲,美國1900s平均年齡48歲。如今,我們的平均壽命75歲+,而世界部分發達國家80+的筆筆皆是。而現在worldbank.org公佈的人口死亡率每1000人死不到8個。這還是2015年的資料。這都是科技進步帶給我們的不是傷害,而是益處。
當然,科技進步是有副作用的,但是對於這種dismal science, 不必太過於執著,輪迴更迭終有時,泰然處之便可。
回覆列表
我看到過 Quora 上有使用者對這個問題做過回答,大概內容是這樣的:
不是真的,不是。科學是一種互動方法,旨在彌補個人偏見和錯誤,使我們能夠消除不良資訊並最終找到真相。技術是創造和使用的工具(順便說一下,烏鴉,烏鴉和章魚也都注意到了。)
他們自己中立。例如,物理知識可以使人們更有效地製造更有害的水輪,併為整個村莊研磨足夠的糧食。它也可以幫助某人創造一個投石機,併為那個村莊鋪設垃圾。所涉及的科學和技術不是問題......這個人是。
透過觀察,看起來人類並沒有跟上自己的聰明。我們仍然像我們在野外做的那樣對生活做出反應......我們逃避或抨擊可怕的事物......我們囤積財物和食物......我們撒謊......我們欺騙......我們偷竊......我們謀殺。這些東西讓我們活在野外......但是在社會上,它們適得其反,......科技的力量常常被撒謊,欺騙和偷竊到那些與他們做出最大傷害的人的手中......即使是經濟學作為武器揮舞,並且已經持續了幾個世紀。作為一個物種,我們還沒有適應生活的需要......所以當我們不是時,我們仍然像敵人一樣對待彼此。
事實上,儘管......透過科學和技術,我們從大約 70000 年前在地球上遺留下來的 7000 個人類的瓶頸,到今天的近 80 億人 - 儘管這個數字本身就是一個重大問題。我們有理由期望糧食安全,能源安全,透過責任獲得自由,並且有能力將生命傳播到地球之外,只要我們共同行動起來。
但最終,透過不明智地使用科學技術,我們仍然有可能在地球上終結生命。吸入自己和一切短缺細菌的存在。我們不必......但我們可以。這只是需要說的......我們也會透過科學技術來預防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