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3393601888
-
2 # 母真
只有做老師的首先是沒有家庭、沒有生活其他事情的影響,你就去天天一心一意的去注重幾十號學生心理是怎樣變化的吧!心理學測試,一個教師最多隻能管理30以內的學生,現實是多少?
-
3 # 陝北塞上資訊達人
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而且在教育學生時務必要學會察言觀色。
記得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筆者作為一名剛參加工作的年輕老師,一次在口頭教訓一名不會背課文的男學生時,言辭過於嚴厲,這名男生突然將課本扔到地上,說:“我不背了!”
經我好言相勸,這名男生才重拾課本,背起書來。
當年,我的另一名年輕同事在動手教訓一名男生時,被那名男生掄起辦公室門口放著的一根扁擔滿校園追著打。
這兩件事教育了我,讓我記住了一個法則:教訓學生時,務必要察言觀色。透過察言觀色來了解學生的心哩狀態,以便和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
-
4 # 教育苦行僧
教師注重學生的心理變化,有利於教師走進學生的內心,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如果學生願意與教師進行心靈溝通,就能從心靈深處感受到老師的一切工作是為他們負責,情通而理達,我們的教育工作就會產生“潤物細無聲”的感化效應,心誠則靈。所以,教師必須要注重學生的心理變化。
透過學生的言談舉止來了解他們的心理動向。任何一個人的情緒狀態,往往會在他們的臉上,或是言行上有所流露。比如有學生受欺負了,那麼身上可能會帶傷,更重要的是會默默流淚,不願意上學,整個狀態都顯得比較頹廢。比如一個學生心情高興的時候,會與他人侃侃而談,甚至會眉飛色舞,走路都像帶風。比如某個學生越來越不願意與他人交流,不願意與他人說話,即使同桌,這可能是他心事很重,所以,觀察的方法是最直接,最重要的。
透過學生的週記、日記、同學的閒聊中來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任何一個人的心理變化都是非常複雜的,我們可以在學生的作業中,或是同學的閒聊中能知道。然後再有針對性的談話,教育。
根據學生成長的階段,心理發展規律來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比如到了十二歲左右,學生就開始陸續的進入青春期,逆反心理,與父母的代溝等心理現象就會出現。教師要時刻關注並引導,教育。
作為老師,應該怎麼做呢?首先要尊重學生,珍視學生的情緒和意見。因為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有價值的、有潛質的人。尊重,會換來學生對自己的尊重!
第三,合理引導,以身作則。學生的心理問題,需要的疏導,而不是堵,需要愛心和耐心,急功近利的去做思想工作往往是徒勞的。教師要“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時刻提醒自己,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
5 # 大話精神
當家長把學生送到學校後,孩子的成長和學習就完全由老師和學校負責,而作為老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心理變化也應該時常注意。因為現在的孩子普遍心理承受能力差,一不留神就可能會造成悲劇。
而在班級中要時刻注意學生的情緒和行為舉止,比如一個每天上課都特別活潑開朗,積極回答問題的孩子突然變得悶悶不樂鬱鬱寡歡,就應該及時去找孩子溝通和交流。或者可以佈置一個家庭作業,希望學生可以把每天發生的事情寫成一個小日記,配合家長倆人一起去了解學生的心裡情況,要時常和家長聯絡,有不對勁的地方第一時間溝通和了解。老師對待學生也應該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去面對,而不是每天高高在上對於學生的求助不管不問,不能太過於嚴厲但是也要有一些威望。面對學生出現的問題耐心溝通,並和家長一起來解決孩子身上的問題!
回覆列表
老師要教的了課,寫的了論文,做的了報告,考的了試,應付的了各種檢查,抓的了早戀,破的了案,抗的住家長,受得了領導,我就想問你,老師,你咋這麼有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