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不正經國學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之所以會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是因為近代中國受“西方歷史學觀”的影響,出現了所謂”疑古觀“與”唯物史觀“,而在此之前,夏朝的存在是沒有任何疑問的。雖然二者存在明顯區別,但其根源一致,即“有證方為信”。這就像是打官司一樣,如果是有證人證言又有物證,必可採信。而對於證人、證物的取信原則是證物大於證言。現在夏朝是有人證(史書)但物證不足,並非沒有物證。

    比如關於屈原,國內的部分史學家就認為,屈原只有《史記》有載,按照“孤證不證”的原則,所以就質疑屈原是否確有此人。

    再舉個例子,在上世紀疑古派方興未艾之際,認為商朝也不存在,幸而天佑中華,甲骨文及殷墟的及時出土與《史記》關於商朝的記載互為證言、證物,狠狠打了疑古的臉,使疑古沒有成為史學主流。

    不過與屈原的孤證不同,關於夏的記載不光有《史記》,比如《國語》(先秦)、《尚書》(孔子時代的古代史)等史書同樣有載,並非孤證。

    其次,洛陽二里頭王城的發現與發掘,雖非夏王城確證(史學界給出的結論是二里頭王城很有可能是夏都城),但二里頭王城與史書所載夏朝時間吻合,絕非偶然。再次,史書夏史語焉不詳,也使疑夏者有機可乘,但是關於夏君主的傳承卻是系統和完整的。最後,二里頭文化遺址只發掘了十分之一不到。除二里頭之外,我們還有其它未被發現和發掘的遺址。相信隨著考古工作的深入,會有更多的證據為我們揭曉答案。

    綜上,關於夏朝是否真的存在這個問題,準確的表述應該是“夏朝的歷史記載是可信的嗎?”畢竟在史書上,夏朝是確實存在的。

  • 2 # 林屋公子

    笑死了,又見答案黑疑古派。還疑古派疑商朝被打臉,你家疑古派疑商朝了?甲骨文什麼時候發現的?疑古派什麼時候才有的?疑古之風盛行的民國前期,別說甲骨文早已發現了,殷墟考古也同步進行了好麼,怎麼就疑商朝了?甚至疑古派也沒怎麼疑夏朝,最核心的兩位顧頡剛、童書業師徒,雖然懷疑鯀禹作為歷史人物的存在,但還是傾向於夏朝存在的,只是認為夏朝沒有文字,所以在遺址中找不到痕跡。

    真正懷疑夏朝的,一位是楊寬,認為夏朝歷史其實是周人根據東西方神話改編的;一位是陳夢家,認為夏朝歷史其實是商朝歷史的變型。楊寬先生可以算是疑古派干將,但其師從錢穆,而錢穆和顧頡剛很多觀點和方法是不同的;陳夢家主要身份是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更不是什麼所謂“疑古派”。所以這鍋疑古派是不背的,其實從這也可以看出,懷疑夏朝存在根本和師承什麼無關,代表的只是個人立場。

    到今天,還有懷疑夏朝存在的學者,主要集中在考古領域。比如社科院二里頭考古隊隊長許宏、復旦大學文博系教授陳淳、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劉莉、社科院考古所陳星燦等人。也別說什麼受西方陰謀論的影響,西方即使有這方面的因素,但中國考古學家的觀點不無道理。因為考古本來就沒發現夏朝明確的痕跡,我們認為夏朝是否存在,還是取決於對周朝文獻的信任。那麼周朝關於夏朝的記載是否可靠,確實也存在一定疑問。

    所以對於這種問題,還是應該更多理性探討,不適合夾雜太多情感,愛國也不是可以為所欲為吧。

  • 3 # 奧陶紀來客

    夏朝的歷史沒有找到隻言片字,所有的歷史都是周人代記,那麼周人又怎麼知道夏史呢?並且還記載的比較詳細,我想這不是平白無故地沒有根據地亂寫。大家知道崔杼的事吧?殺了三個太史公,照樣還是那句話,“夏五月,崔杼謀殺國君光”,頭可斷血可流,歷史不能更改,這就是兩週史官對歷史的態度。今天,你要懷疑夏史,那麼,你就應該先懷疑你自已。

    周人比較誠實守信,而現代人哪裡有一點信用可言?能騙則騙,能訛則訛,坑蒙拐騙連環相扣,出門一不小心就會掉到別人的陷井裡去,時常讓人提心吊膽,深感一步跳錯萬古莫贖。作史也會假話連篇,故弄玄虛,讀來好象是走在刀仞上一般。相信不相信夏史,首先是對周人的信任度。換句話說,你讓一個騙子理解誠實人說的話,肯定會除去水份,其實本沒有水份。

    夏史應該是真實可靠的,周人記夏史應該以口口相傳為依據,應該以遺蹟為依據,也應該以地理為依據。以文字為依據應該是不自信的現代人所為,聽聞外華人的質疑,也跟著瞎扯,這也就是現代人的通病,這更是中國公知精英的風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表示“珍惜時間”的四字成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