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旅居地球80年

    撰寫論文需要立個提綱,孟子以善撰寫論文,荀子以惡撰寫論文,佛家呢?佛家說人性即不善也不惡,即是善也是惡,最後說人性是沒有自性的,哦,很多人不懂“自性”是個嘛?自性是時間的證得,人因為是有限制的(會死的),所以人性無法證得自己的存在,人性只是一段時間,而不是如真理般永恆。

  • 2 # 葉好古

    人是矛盾複雜的高階動物!

    要想解釋人性,其實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生物學,迴歸到動物本能來解決。我們首先要承認人也是動物的一種,只不過人是高階動物而已,但是其根本性的一些東西是沒有差異的。

    只要是動物就有生存的本能,就有繁衍後代壯大族群的本能。而個體的生存與族群的繁衍壯大之間,有的時候其利害關係是一致的。有的時候卻又是有矛盾衝突的,正是這種衝突才造成了君子、小人。以集體利益,以族群為重的就是君子,與人為善,殺身成仁,所謂人性本善。以個體利益為重,不顧集體、社會的就是小人,損公肥私,“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所謂人性本惡。

    所以,從根本上來看,人性是矛盾複雜的,人的本性是“趨利避害”,只不過面對個體與社會的利益衝突的時候,大家各自的選擇有所不同罷了。

    從根子上講人性是沒有善惡可言的,大家都不過是為了生存繁衍罷了,至於說那些肆意妄為之輩不過是走火入魔了,這並不是出於本性。因此,《六祖壇經》裡面六祖教誨門人弟子不要執著於善惡。

    當然,那些先天基因缺陷而生性扭曲的犯罪分子另當別論。

    最後,大家都是受過現代科學教育的,都是學過生物學的,各科目的知識要統合起來,不要跳到文化領域就忘了科學知識了。

  • 3 # 儒者讀書

    而這個問題的出現,恰恰與孔子有很大關係。

    在《論語·陽貨篇》中,孔子說了一句話:“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此言氣質之性。非言性之本也。若言其本,則性即是理,理無不善,孟子之言“性善”是也。何相近之有哉?——宋·程頤、程顥此所謂性,兼氣質而言者也。氣質之性,固有美惡之不同矣。然以其初而言,則皆不甚相遠也。但習於善則善,習於惡則惡,於是始相遠耳。——宋·朱熹

    發現問題沒有?二程和朱熹都認為孔子說“性相近”是說氣質之性,而非性之本。什麼意思?就是說孔子只說出了人性的起源大同小異,但對於人性的本質特徵卻沒有作明確解釋。

    這就造成了儒學中的一個矛盾點,那就是人是有差異的,你孔子說人有“上智”,有“下愚”,有“君子”,有“小人”,你必須得給這種差異找個理由。

    孔子的答案是“習相遠也”,是外界因素對人的影響,這種觀點可以說是比較客觀的。但是就是這句“習相遠也”,造成了理解的差異。

    有的人,歷經磨難,出淤泥而不染,是不是本性純善?有的人,深受禮法薰陶,卻總做錯事,是不是本性為惡?

    前者代表人物范仲淹,後者代表人物王莽。

    看,就是這種樸素的差異造成了理解的困難。因為古人對於世界的認知有限,他們不可能從唯物論中找出答案,就只能從唯心論中找答案,這個答案,就是性善論和性惡論的起源所在。

    而性善論和性惡論的目的又在於何呢?

    還是在孔子身上。

    《論語》中,“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的下一句就是:

    子曰:“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張居正評價這一句時說:“世間極智之人,固不常有;極愚之人亦不多見。惟半清半濁,可善可惡者最多。此變化氣質之功,在中人所不容已也。”

    這是大實話,大部分人的性格中善惡並存,有時善佔據大部分,有時惡佔據大部分,而儒學的任務,就是把人的“善”因素擴大,“惡”因素縮小。

    因而孟子說人性本善,只需要擴大其中的禮義廉恥四端就夠了;荀子說人性本惡,需要用禮法把惡念牢牢束縛住。

    這兩者,一個是從人的天性來說,發揮人的本性,以“自由”達到“仁”;一個是從人的後天性來說,壓制人的本性,以“非自由”達到“仁”。用辯證法來說,兩者互為補充、互相發展。

    現代人不受所謂道統的制約,就一定要把性善論和性惡論結合在一起看,才能更好地理解儒學中的“修身”文化,提高自己的素養和能力。

  • 4 # 上官恨水

    我說一下個人觀點。

    其實三位古人當中最接近真實和實踐的是孟子。

    我為何這樣認為呢?

    因為我做過實驗。我有大兒子那年想教孩子《三字經》,可突然生出個念頭,平時觀察別人家小孩從出生到戒奶,到長大,發現差異很大,就想,難道孔聖人錯了?可為何叫聖人呢?於是就用兒子與鄰居家同月出生的孩子做了個實驗。

    孩子在6~8個月時已經對食物產生慾望。開始尋味追尋,但只能爬行。

    與鄰居的工程師哥們兒研究後覺得好玩。也為了觀察我們的孩子,看看咋教育,將來。

    放了一個大大的桌子,中間放一個饅頭,倆個孩子一邊一個,孩子聞味向中間爬。結果出現了,倆孩子遭遇後,一個就用手抓撓另一個阻止對方,而對方只是躲避和防守,一個功擊,一個防護,但同時奔向饅頭。

    實驗結束。雙方家長都是開明有“身份證”的人。於是結論,“人之初性本善”是主觀推理。

    6~8個月的小孩還沒有思想,只是本性慾望。

    再後來,倆孩子同班同師,兩家的環境,教育相近,結果,老實的孩子學習和瑞利程度領先。再一次證明,當時的實驗不是智商問題。

    ————

    我的觀點:孔子有極大的保守和為統治服務的思潮,有失客觀。儒教在春秋時期並不受百姓認可!

    由於和平時期統治者的需求揀起儒教。孟子是為了完善統治者的運用還是做了實際觀查,史料無記載。但,人之初有善有惡透過教育可以為善的觀點來看,孟子是正確的!

    荀子完全是出於維護統治的政治出發點。管你善惡,一律為惡,必需教育,建立法制,以法治法。人就是動物,不治哪來天生的善。

    荀子觀點和現在許多所謂“唯物”和所謂“看透”的人群是一個腔調。

    不調查,不實踐,不動腦。任性武斷!

    ————

    本人觀點代表個人,有理講理。請勿亂噴!

  • 5 # 馬寶良14正大光明

    人的這個、性、就是要分、三種的、本體的、性、就叫真性、第二個、就是、本性。第三個、就是、習性。三字經上、說的那個、性本善、指的就是、人的、本性、說的、真性、指的就是、見性成佛的、那個性、叫真性、假如說、一個人、若要是成佛了、就是迴歸到、真性上去了、這個真性、就是、不生不滅的、這些個都是佛家的、教育、胎生的、就是剛出生的嬰兒、這個就是人的本性了、就是人的第二個性、也有可能的是他們說的太高階了、雖然他們也是儒家的、講他們課程的老師、基本上是沒有的、書籍也是少數的、都是、不以他們為主的、都是以真正的聖賢人、和佛家的教育為、總綱領的、現代社會的人,即使是、真正、聖賢人說的話、都人沒有人愛信了、他說的這個、人性本惡,因為他說的、這個太奇怪了、既然是、孔子的門下、孔子說善、他就說惡、這個也許是、他說的、可能都是、有點、太高階了、與佛教也不是符合的、因為孔夫子、說的、與佛家的經典、也都是、符合的、若要是、人性是本惡的、結論、有可能的、現在、已經的就是、沒有人類的存在了、早就惡的,互相殘殺、早就、滅絕了、虎毒都不食子、何況人乎、因為他說的、這個、人性本惡、與事實不符,這個才是、最關鍵的、因此說、關鍵、還的是、要以相信事實為主、為總綱領、他說的這個、人性本惡、也無法理解、與事實也不相符、因此說、無論是什麼樣的事情,當然、還的是要、以相信事實為主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氟氯溴碘,為什麼熔沸點依次增大?實質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