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
這首“種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十個字的小空間裡,表達出了深刻的思想內容,描寫了詩人隱居之後躬耕勞動的情景。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透過道窄草深,夕露沾衣的具體細節描繪,顯示出了從事農業勞動的艱苦。詩人身體力行終日勞作在田野,所以他深深地體驗到了農業勞動的艱辛,它絕不像那些脫離勞動的文人墨客所描寫的那般輕鬆瀟灑。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對於詩人來說,人生的道路只有兩條任他選擇:一條是出仕做官,有俸祿保證其生活,可是必須違心地與世俗同流合汙;另一條是歸隱田園,靠躬耕勞動維持生存,這樣可以做到任性存真堅持操守。
當他辭去彭澤縣令解綬印歸田之際,就已經做出了抉擇,寧可肉體受苦,也要保持心靈的純潔。他堅決走上了歸隱之路。為了不違背躬耕隱居的理想願望,農活再苦再累也不懼,那麼“夕露沾衣”就更不足為“惜”了。
這種思想已經成了他心中牢不可破的堅定信念,這首詩結尾兩句,可謂全篇的詩眼,一經它的點化,篇中醇厚的旨意便和盤現出。
在這首詩中陶淵明卻勇敢地反對了傳統觀念,衝破了陳舊的精神枷鎖,毅然地告別官場,辭去了彭澤縣令,不做勞心治人的“君子”;決然地返回家園,心甘情願地扛起了鋤頭,辛勤地躬耕壟畝,偏要做個勞力的“小人”。
這等無畏的精神,美好的人格,高尚的境界,贏得了後世多少人的稱讚、欽佩乃至效仿。
原詩:
《歸園田居·其三》魏晉: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釋義:
我在南山下種植豆子,地裡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清晨早起下地剷除雜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鋤歸去。
狹窄的山徑草木叢生,夜露沾溼了我的衣。
衣衫被沾溼並不可惜.只希望不違揹我歸耕田園的心意。
註釋:
1、南山:指廬山。
2、稀: 稀少。
3、興: 起床。
4、荒穢:形容詞作名詞,荒蕪,指豆苗裡的雜草。穢:骯髒。這裡指田中雜草
5、荷鋤:扛著鋤頭。荷,扛著。
6、狹: 狹窄。
7、草木長:草木叢生。長,生長
8、夕露:傍晚的露水。
9、沾:(露水)打溼。
10、足: 值得。
11、但使願無違: 只要不違背自己的意願就行了。但:只。願: 指向往田園生活,“不為五斗米折腰”,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意願。違: 違背。
作者簡介:
陶淵明(365~427),東晉詩人、辭賦家、散文家。一名潛,字元亮,私諡靖節。潯陽柴桑(治今江西九江)人。
擴充套件資料:
《歸園田居》是晉宋時期文學家陶淵明的組詩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
第一首詩從對官場生活的強烈厭倦,寫到田園風光的美好動人,農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種如釋重負的心情,表達了對自然和自由的熱愛。
第二首詩著意寫出鄉居生活的寧靜,以樸實無華的語言不加雕飾地描繪出一個寧靜純美的天地,表現了鄉村的幽靜和作者心境的恬淡。
第三首詩細膩生動地描寫了作者對農田勞動生活的體驗,風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著詩人心情的愉快和對歸隱的自豪。
第四首寫作者親自參加勞動和對勞動的熱愛,表明他不但沒有因早出晚歸地辛苦勞動而減少對勞動的興趣,反而加深了他對勞動的感情,堅定了他終生歸耕的決心。
第五首詩講述了作者耕種歸來的活動,表達其欣然自得之情,內蘊醇厚,情感真摯。
第六首詩講述了詩人一天的勞動生活,最後揭示其勞動的體驗、田居的用心。末首諸家以為非陶詩,而蘇軾以為陶作,並評曰:“淵明詩初看若散緩,熟看有奇句。”(見《冷齋詩話》)
賞析:
這首“種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十個字的小空間裡,表達出了深刻的思想內容,描寫了詩人隱居之後躬耕勞動的情景。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透過道窄草深,夕露沾衣的具體細節描繪,顯示出了從事農業勞動的艱苦。詩人身體力行終日勞作在田野,所以他深深地體驗到了農業勞動的艱辛,它絕不像那些脫離勞動的文人墨客所描寫的那般輕鬆瀟灑。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對於詩人來說,人生的道路只有兩條任他選擇:一條是出仕做官,有俸祿保證其生活,可是必須違心地與世俗同流合汙;另一條是歸隱田園,靠躬耕勞動維持生存,這樣可以做到任性存真堅持操守。
當他辭去彭澤縣令解綬印歸田之際,就已經做出了抉擇,寧可肉體受苦,也要保持心靈的純潔。他堅決走上了歸隱之路。為了不違背躬耕隱居的理想願望,農活再苦再累也不懼,那麼“夕露沾衣”就更不足為“惜”了。
這種思想已經成了他心中牢不可破的堅定信念,這首詩結尾兩句,可謂全篇的詩眼,一經它的點化,篇中醇厚的旨意便和盤現出。
在這首詩中陶淵明卻勇敢地反對了傳統觀念,衝破了陳舊的精神枷鎖,毅然地告別官場,辭去了彭澤縣令,不做勞心治人的“君子”;決然地返回家園,心甘情願地扛起了鋤頭,辛勤地躬耕壟畝,偏要做個勞力的“小人”。
這等無畏的精神,美好的人格,高尚的境界,贏得了後世多少人的稱讚、欽佩乃至效仿。
原詩:
《歸園田居·其三》魏晉: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釋義:
我在南山下種植豆子,地裡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清晨早起下地剷除雜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鋤歸去。
狹窄的山徑草木叢生,夜露沾溼了我的衣。
衣衫被沾溼並不可惜.只希望不違揹我歸耕田園的心意。
註釋:
1、南山:指廬山。
2、稀: 稀少。
3、興: 起床。
4、荒穢:形容詞作名詞,荒蕪,指豆苗裡的雜草。穢:骯髒。這裡指田中雜草
5、荷鋤:扛著鋤頭。荷,扛著。
6、狹: 狹窄。
7、草木長:草木叢生。長,生長
8、夕露:傍晚的露水。
9、沾:(露水)打溼。
10、足: 值得。
11、但使願無違: 只要不違背自己的意願就行了。但:只。願: 指向往田園生活,“不為五斗米折腰”,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意願。違: 違背。
作者簡介:
陶淵明(365~427),東晉詩人、辭賦家、散文家。一名潛,字元亮,私諡靖節。潯陽柴桑(治今江西九江)人。
擴充套件資料:
《歸園田居》是晉宋時期文學家陶淵明的組詩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
第一首詩從對官場生活的強烈厭倦,寫到田園風光的美好動人,農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種如釋重負的心情,表達了對自然和自由的熱愛。
第二首詩著意寫出鄉居生活的寧靜,以樸實無華的語言不加雕飾地描繪出一個寧靜純美的天地,表現了鄉村的幽靜和作者心境的恬淡。
第三首詩細膩生動地描寫了作者對農田勞動生活的體驗,風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著詩人心情的愉快和對歸隱的自豪。
第四首寫作者親自參加勞動和對勞動的熱愛,表明他不但沒有因早出晚歸地辛苦勞動而減少對勞動的興趣,反而加深了他對勞動的感情,堅定了他終生歸耕的決心。
第五首詩講述了作者耕種歸來的活動,表達其欣然自得之情,內蘊醇厚,情感真摯。
第六首詩講述了詩人一天的勞動生活,最後揭示其勞動的體驗、田居的用心。末首諸家以為非陶詩,而蘇軾以為陶作,並評曰:“淵明詩初看若散緩,熟看有奇句。”(見《冷齋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