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1.0, 2.0, 3.0 是不同的(網際網路)科技概念。從 1.0 到 3.0 之間,變化的不單是網路內容,同樣還有科技裝置。排名第一的答案將此 1.0 到 3.0 都放置在“妓院”當中。如果沿用她/他的比喻,那麼
Web1.0, 2.0, 3.0 是不同的(網際網路)科技概念。從 1.0 到 3.0 之間,變化的不單是網路內容,同樣還有科技裝置。排名第一的答案將此 1.0 到 3.0 都放置在“妓院”當中。如果沿用她/他的比喻,那麼
Web1.0是一家實體商店,房子就在那裡,你隨時都可以來:臺式電腦使得人們只能在固定的地點連入網路Web2.0是一家移動商店,隨時隨地跟著你等待你的即時召喚;移動裝置使得人們隨時隨地可以連入網路Web3.0則是商店和你是一體的,你自己就可以娛樂自己。人機互動意味著“人”和“科技”的距離進一步縮短,甚至可以說“科技”逐漸演變成為“人”的組成部分之一。Web1.0是過去時,2.0是現在時,3.0是將來時。從現下正值壯年的Web2.0的特點中,也許可以看出過去和未來的變化:技術方面的革新:網站即平臺:不論是知乎還是微博,又或者Facebook和Twitter,這些Web2.0的代表平臺為使用者提供了一站式服務:使用者可以創造內容,分享內容,消費內容(什麼是「蘋果式中文」?),完成社交,進行從最私密到最公開的溝通和傳播;集思廣益:網站可以根據使用者在使用中的反饋,迅速的對平臺進行更新;資料為王: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分析資料,Web2.0網站成功運營一切的前提都是資料;週期變短:不論是網站,平臺,還是軟體都因為能夠得到更多的資料和更高質量的反饋,更新週期變的更短;跨平臺:所有的服務/內容供應商透過提供跨平臺app,使得人們可以不再被固定在電腦前來完成對特定服務/內容的連結;豐富的使用者體驗,例如:多工協作:使用者可以在多個裝置上,利用多個app協作完成特定專案任務;隨時隨地:移動裝置使得使用者可以隨時隨地體驗各種服務/內容;傳制合一:使用者不再更多的是內容的消費者,而是在消費的同時,也在創造內容,傳播內容,內容的製作者,傳播者,消費者在使用者身上完成統一。社會方面的變化:從電子媒介到網際網路媒介(從Web1.0到Web3.0),科技的改變是個人對真實的體驗的改變電子媒介追求的是去中介化:電子媒介希望透過營造種種氛圍,使得使用者忘記自己是透過某種中介媒體獲得某種對真實的體驗,而產生一種此刻即真實的體驗。(這並不代表使用者被欺騙和矇蔽,甚至從精神上無法區分現實和虛幻,而是一種使用者主動選擇的暫時的投入)。舉例來說:電影院中的觀影便是一種“去中介化“的體驗。電影院透過巨大的螢幕,優質的音響,除了螢幕之外完全黑暗的環境,使得觀眾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大螢幕之上,而觀眾也透過這種精心設計的環境獲得最佳的觀影體驗,放佛身臨電影中的場景,成為影片中(儘管是上帝視角)的一員。現在流行的3D, IMAX,甚至包括椅子的震動和帶有變化氣味的4D,無不是這種”去中介化“的嘗試,是透過種種刻意營造的技術達到忘掉技術的一種擬真體驗。網際網路媒介則是再中介化:網際網路媒介與電子媒介不同的是擁有巨量的裝置和內容方面的優勢,所以再媒介化體現在透過使用者超量的使用裝置和內容,從而混淆線上和線下的生活,使得線上生活本身就變成真實的一部分,而不在需要像電影院那樣透過刻意營造的真實來建構另外一種真實。用一張圖就可以說明: 2. Web 2.0 推動了大眾對文化現象的創造由於以上諸多的技術特點,大眾文化不再由精英掌握和傳播,而是由大眾共同創造,傳播和分享。更重要的是,儘管我們都遵守著某一類規則(網站的規則,文化的規則,互動的規則等),我們任何人都無法完全理解這一整套規則的產生,傳播,複製和改造。例如,賈君鵬,你媽喊你回家吃飯;又例如”屌絲“”蒼老師“。Web 2.0的使用者參與到了每一種文化現象或者文化事件的創造,傳播和分享當中,每個人在理解這種文化現象的同時,又賦予這種現象新的含義,使得在Web 2.0產生的諸多文化現象在內涵上呈現著即不穩定,又無所不包的狀態。如果Web1.0是傳統新聞傳媒在網際網路上的複製,Web2.0的確是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使得更多的使用者可以參與其中,一方面共同製造自己本身就在消費的文化,另一方面從這些自我創造的文化當中建構真實和生活。P.S. 當智慧家居和Google Glass深入千家萬戶時再來討論Web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