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草皆風景”的下一句是“半山半水亦文章”。出自張之洞的《半山亭記》。原文:萬山輻湊,一水碧瀠,雉堞雲羅,鱗原星布者,興郡也。城東北隅,雲峰聳碧,煙柳迷青,秋水澄空,紅橋倒影者,招堤也。緣是數里,蒹葭蒼蒼,有閣巍然,峙於巖畔者,魁閣也。穿綠蔭,拂白石,禪房乍轉,畫檻微通,石碧一方,茅亭三面者,半山亭也。做亭者誰?吾家大人也。翠蘿紅蓼,羅列於軒前;竹榭茅簷,欹斜於磯畔。太守之意,得之半山,一花一草皆風景,半山半水亦文章。歲在壬寅,家大人先守是邦,文風雅俗,煥然一新,故常與民同樂者也。夫其得及則信孚,信孚則人和,人和則政多暇。由是常徘徊於此閣,以寄勝慨;而亭未有焉,然其煙雲萬狀,錦繡千重,早以畢具於目前。蓋天鍾靈於是,必待太守以起之也。愛乃建亭於閣之東偏,古徑半彎,危廊數轉,不崇朝而功成,易如也。每當風清雨過,巖壑澄鮮,憑欄遠眺,則有古樹千紅,澄潭一碧,落霞飛綺,涼月跳珠,此則半山亭之大觀也。且夫畫欄曲折,碧瓦參差,昭其潔也。煙光悒翠,竹影分青,昭其秀也。松床坐奕,筠簟眠琴,昭其趣也。分瓜請戰,煮茗資談,昭其事也。若夫柳岸曉風,蘆花殘月,雲騰碧嶂,日落深林者,亭之朝暮也。水綠波澄,蓮紅香遠,月白風清,水落石出,亭之四時也。沙明荷靜,舞翠搖紅,竟秀於汀渚者,亭之晴也。柳眉煙鎖,荷蓋聲喧,迷離於遠岸者,亭之雨也。晴而明,雨而晦,朝而蒼翠千重,暮而煙霞萬頃,四時之景無窮,而亭之可樂,亦與為無窮也。譯文:在群山環抱之中,有一個湖水環繞回旋,城牆若隱若現,田野星羅棋佈的地方,這就是興義府。在府城的東北角,青山高聳入雲,綠柳煙霧繚繞,秋水清澈見底,石橋倒映在水中,這裡就是招堤。在招堤的不遠處,蘆葦叢生,有座閣樓巍然屹立在小山上,這就是魁星閣。穿過林蔭小道,沿著石階而上,轉過禪房,穿過別緻的畫欄,有一座背靠石壁,三面凌空而建的茅亭,這就是半山亭。此亭為誰所建?是我的父親。茅亭四周的植被鬱鬱蔥蔥,竹木結構的茅亭依巖而建,太守的意思,得之半山,所以取名為半山亭。道光二十二年,家父在興義府任太守,在他的治理下,文化氛圍濃厚,民風淳樸,社會面貌煥然一新,所以太守常常與民同樂。因為太守施德治,得到了人民的信任和擁護,因為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擁護,所以政通人和,人們安居樂業,太守就有更多閒暇的時間。於是太守常徘徊於魁星閣,以寄託自己的德治情懷,而當時這裡還沒有半山亭,但是這裡煙雲萬狀,錦繡千重的美好景色早就已經形成。上蒼將如此美好的景色造在這裡,一定是等待太守來開發它。於是太守把亭子建在魁星閣的東面,同時還修建了繞山一半的小道和幾道廊房,不久就建成了,即是如今的樣子。每當雨過天晴,這裡的山岩格外清鮮,倚著欄杆放眼望去,遠處古樹千紅,清澈的湖水碧波盪漾,晚霞絢麗多彩,秋月灑在荷葉上像跳動的珍珠晶瑩剔透,這就是半山亭美好的景象。半山亭中精美的畫欄婉轉曲折,亭上的青瓦錯落有致,這是半山亭的高潔之處。煙雲籠罩的半山亭翠綠可人,青色的山竹依稀可見,這是半山亭的秀美之處。有人坐在桌邊對弈,有人在竹蓆上聽琴,這是半山亭的樂趣所在。有人在分工做事,有人在喝茶談論,這是在半山亭商談國家大事。垂柳在晨風中搖曳,蘆花在月光下飄舞,晨霧在山林中升騰,夕陽從樹林中退去,這是半山亭早晚之景。擴充套件資料:半山亭記是頌其父張鍈為官政績,極盡誇耀之能事,敘寫光宗耀祖的決心,抒發凌雲壯志的情懷。文章由寫景入手,敘寫張鍈為政清廉,政通人和,民風淳樸,學風日盛,社會面貌煥然一新。作者多次變換立足點,由遠而近,由景到人,由人到物,層層深入,一花一草皆風景,半山半水亦文章。每一種草本植物的花枝莖葉都能折射出非同尋常的美,都在隱約低訴著質樸而又簡單的道理,她們存在著,我們尋找著,追求著,我們在以優雅姿態品味之時,感受到的,是來自天佑熙草的溫暖。作者張之洞,祖籍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唐朝名相張九齡的弟弟張九皋的第39代孫(元代張養浩的16代孫)。道光十七年(1837)八月初三(公曆1837年9月2日)出生於貴州興義府(當時其父張瑛任興義知府)。少時在貴州興義府署(今安龍)長大。其人博聞強識,文才出眾,年方十一,即為貴州全省學童之冠,作《半山亭記》,名噪一時。此記全文,刻於安龍招堤畔之半山亭。
“一花一草皆風景”的下一句是“半山半水亦文章”。出自張之洞的《半山亭記》。原文:萬山輻湊,一水碧瀠,雉堞雲羅,鱗原星布者,興郡也。城東北隅,雲峰聳碧,煙柳迷青,秋水澄空,紅橋倒影者,招堤也。緣是數里,蒹葭蒼蒼,有閣巍然,峙於巖畔者,魁閣也。穿綠蔭,拂白石,禪房乍轉,畫檻微通,石碧一方,茅亭三面者,半山亭也。做亭者誰?吾家大人也。翠蘿紅蓼,羅列於軒前;竹榭茅簷,欹斜於磯畔。太守之意,得之半山,一花一草皆風景,半山半水亦文章。歲在壬寅,家大人先守是邦,文風雅俗,煥然一新,故常與民同樂者也。夫其得及則信孚,信孚則人和,人和則政多暇。由是常徘徊於此閣,以寄勝慨;而亭未有焉,然其煙雲萬狀,錦繡千重,早以畢具於目前。蓋天鍾靈於是,必待太守以起之也。愛乃建亭於閣之東偏,古徑半彎,危廊數轉,不崇朝而功成,易如也。每當風清雨過,巖壑澄鮮,憑欄遠眺,則有古樹千紅,澄潭一碧,落霞飛綺,涼月跳珠,此則半山亭之大觀也。且夫畫欄曲折,碧瓦參差,昭其潔也。煙光悒翠,竹影分青,昭其秀也。松床坐奕,筠簟眠琴,昭其趣也。分瓜請戰,煮茗資談,昭其事也。若夫柳岸曉風,蘆花殘月,雲騰碧嶂,日落深林者,亭之朝暮也。水綠波澄,蓮紅香遠,月白風清,水落石出,亭之四時也。沙明荷靜,舞翠搖紅,竟秀於汀渚者,亭之晴也。柳眉煙鎖,荷蓋聲喧,迷離於遠岸者,亭之雨也。晴而明,雨而晦,朝而蒼翠千重,暮而煙霞萬頃,四時之景無窮,而亭之可樂,亦與為無窮也。譯文:在群山環抱之中,有一個湖水環繞回旋,城牆若隱若現,田野星羅棋佈的地方,這就是興義府。在府城的東北角,青山高聳入雲,綠柳煙霧繚繞,秋水清澈見底,石橋倒映在水中,這裡就是招堤。在招堤的不遠處,蘆葦叢生,有座閣樓巍然屹立在小山上,這就是魁星閣。穿過林蔭小道,沿著石階而上,轉過禪房,穿過別緻的畫欄,有一座背靠石壁,三面凌空而建的茅亭,這就是半山亭。此亭為誰所建?是我的父親。茅亭四周的植被鬱鬱蔥蔥,竹木結構的茅亭依巖而建,太守的意思,得之半山,所以取名為半山亭。道光二十二年,家父在興義府任太守,在他的治理下,文化氛圍濃厚,民風淳樸,社會面貌煥然一新,所以太守常常與民同樂。因為太守施德治,得到了人民的信任和擁護,因為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擁護,所以政通人和,人們安居樂業,太守就有更多閒暇的時間。於是太守常徘徊於魁星閣,以寄託自己的德治情懷,而當時這裡還沒有半山亭,但是這裡煙雲萬狀,錦繡千重的美好景色早就已經形成。上蒼將如此美好的景色造在這裡,一定是等待太守來開發它。於是太守把亭子建在魁星閣的東面,同時還修建了繞山一半的小道和幾道廊房,不久就建成了,即是如今的樣子。每當雨過天晴,這裡的山岩格外清鮮,倚著欄杆放眼望去,遠處古樹千紅,清澈的湖水碧波盪漾,晚霞絢麗多彩,秋月灑在荷葉上像跳動的珍珠晶瑩剔透,這就是半山亭美好的景象。半山亭中精美的畫欄婉轉曲折,亭上的青瓦錯落有致,這是半山亭的高潔之處。煙雲籠罩的半山亭翠綠可人,青色的山竹依稀可見,這是半山亭的秀美之處。有人坐在桌邊對弈,有人在竹蓆上聽琴,這是半山亭的樂趣所在。有人在分工做事,有人在喝茶談論,這是在半山亭商談國家大事。垂柳在晨風中搖曳,蘆花在月光下飄舞,晨霧在山林中升騰,夕陽從樹林中退去,這是半山亭早晚之景。擴充套件資料:半山亭記是頌其父張鍈為官政績,極盡誇耀之能事,敘寫光宗耀祖的決心,抒發凌雲壯志的情懷。文章由寫景入手,敘寫張鍈為政清廉,政通人和,民風淳樸,學風日盛,社會面貌煥然一新。作者多次變換立足點,由遠而近,由景到人,由人到物,層層深入,一花一草皆風景,半山半水亦文章。每一種草本植物的花枝莖葉都能折射出非同尋常的美,都在隱約低訴著質樸而又簡單的道理,她們存在著,我們尋找著,追求著,我們在以優雅姿態品味之時,感受到的,是來自天佑熙草的溫暖。作者張之洞,祖籍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唐朝名相張九齡的弟弟張九皋的第39代孫(元代張養浩的16代孫)。道光十七年(1837)八月初三(公曆1837年9月2日)出生於貴州興義府(當時其父張瑛任興義知府)。少時在貴州興義府署(今安龍)長大。其人博聞強識,文才出眾,年方十一,即為貴州全省學童之冠,作《半山亭記》,名噪一時。此記全文,刻於安龍招堤畔之半山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