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3573848829786
-
2 # 使用者5635123734932
計算方法:陰曆*0.8+3 =漲潮的時間(過了陰曆15 用陰曆-15)
這樣計算也就是每天推遲48分鐘
比如今天是陰曆18 那麼漲潮的時間為:
(18-15)*0.8+3=5.4(0.4*60=24)
漲潮時間為 早上或下午5點24分
所謂的12.3正晌趕 就是12*0.8+3=12.6 (0.6*60=36)就是中午或午夜的12點36分的潮
綜合網上資料,除塔希提式潮汐外的潮汐型別及其分佈大體如下:
◆渤海潮汐有四種類型:大部分海域為不規則半日潮,渤海海峽為正規半日潮。黃
河口附近為不規則全日潮,萊州灣為不規則半日潮,龍口一帶為正規半日潮。秦皇
島附近為正規全日潮,遼東灣以半日潮為主,營口港至老鐵山西角一帶為不規則半
日潮,而老鐵山為半日潮。
◆黃海潮汐有兩種型別:大部分割槽域為規則半日潮;成山角以東至北韓大青島一
帶、海州灣以東的一片海區為不規則半日潮,鴨綠江口為不正規半日潮。
◆東海潮汐有兩種型別:東海西部除鎮海、舟山群島附近為不規則半日潮外,其餘
海域均為正規半日潮;東海東部海域為不規則半日潮,如濟州島、九州西岸南部及
琉球群島,均為不規則半日潮。
◆臺灣海峽有三種潮汐型別:福建沿岸、澎湖列島和臺灣海口泊地以北的臺灣西岸
為正規半日潮;海口泊地以南的臺灣西岸為不規則半日潮;其中岡山至枋寮段為不
規則全日潮。兩岸潮差西部大於東部。潮差是相鄰兩個高、低潮間的水位高度差。
臺灣東岸、南岸為不規則半日潮,臺灣以東海域為不規則半日潮。
臺灣海峽南部和北部的潮流流向相反:北部漲潮潮流向南,落潮潮流向北;南部漲
潮潮流向北,落潮潮流向南或西南。
臺灣海峽北部潮流流向又與東海、黃海、渤海的潮流流向相反:東海、黃海、渤海
的漲潮潮流向北,落潮潮流向南。
◆廣東沿海除碣石灣為正規全日潮外,其餘都是不規則半日潮。因北部灣是正規全
日潮,故廣西近海基本屬於正規全日潮,只是廣西的鐵山港、欽州灣的潮汐型別比
較複雜,故有多種說法:或曰不規則全日潮(一月內全日潮佔19~25天,其餘
為半日潮),或曰不規則全日潮,或曰不規則全日潮為主的混合潮(混合潮是不規
則半日潮和不規則全日潮的模糊說法,這裡的混合潮即指不規則全日潮),或曰欽
州灣的潮汐屬規則全日潮,或曰鐵山港和欽州灣的區域性海區屬於不規則半日潮。
◆因雷州半島以東海域為不規則半日潮、以西海域為正規全日潮,故瓊州海峽是個
比臺灣海峽更奇怪的海峽:一半為正規全日潮,一半為不規則半日潮。故陳讓雲:
“天下潮汐消長皆同,惟瓊海兩岸,東西異流。每南岸水流東而長,則北岸水流西
而消;北岸水流東而長,則南岸水流西而消。同此一海,兩岸異流,彼逆此順。然
東流日僅廿四刻,西流則計時有九,又或數日不流,蓋伏流也。天妃廟碑言:十六
七八九四日伏流可渡,至中流始有怒濤,乃東西合流處所,所謂中洋合巢浪也。過
此可勿戒心,如風大則半日可渡。又歲三月二十三日,天妃渡海南,必有北風,舟
楫宜候之,以是日須臾可渡。是日廣東邊海地,亦皆有風雨”(清·屈大均《廣東
新語·卷四·水語》)。
回覆列表
潮汐計算(漲滿潮的時間):
農曆的日期乘以0.8,超過15的減15(下半月)。
如:農曆初八的高潮是8*0.8=6.4(上午六點二十和下午六點二十兩次)。
農曆23和初八是一樣的(23-15)*0.8=6.4
大潮是每月的初三和十八,正月初三和六月十八是一年的大大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