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本讀物
-
2 # 行走的林曉陳
不合群只是表面的孤獨,合群才是內心的孤獨。
也許你和他們不一樣,一個宿舍的舍友坐在一起吃飯時,你不喜歡一起討論遊戲,你更想說一說最近有沒有好看的電影或者書籍;也許你和他們不一樣,你不喜歡一覺醒來就中午的感覺,你喜歡7、8點鐘的空氣和太陽;也許你和他們不一樣,你不喜歡玩手機,而喜歡健身、游泳、跑步,就這樣你們之間的距離就會漸行漸遠。
每一次宿舍聚會,因為你由於功課沒有完成亦或是在準備一場資格考試也有可能你在做一個實踐專案,正是由於你的多次缺席,舍友聚會就再也不會預留你的位置,漸漸地,你成了格格不入的那個,你成了與眾不同的那個,你也成了大家敬而遠之的那個人。
也許你會懷疑自己,是自己的人品有問題嗎?是自己做事風格存在問題嗎?是自己與人交往不善嗎?......這個時候你覺得自己落單了,你覺得自己孤獨了,那麼請你務必不要放棄前進的步伐。
有些時候一些人可能本身真的存在問題,那麼他需要做的就是調整自己的性格、處事方式,但你發現自己反思並不存在問題時,與舍友不合群也不要過於憂慮和擔心,你只需做你自己,堅持做真實的自己,不要為了迎合他人而合群,如果你足夠優秀,別人也會願意為你而改變。
-
3 # 天天樂閱
不合群相當於特立獨行嗎?
宿舍是一個小圈子,社會是一個大圈子,作為我們每一個個體,其實我們都有著不同的三觀。
其實你提出來的與宿舍其他人不合,更大的原因是出現在了與他們價值觀的衝突上,擁有不同價值觀的人在被強行放到一起,是沒有辦法融合的。
你的遭遇我感同身受,大學在重慶上的,學的是自己最喜歡的專業。 學校是六人宿舍,在入學的第一天,我給同宿舍的其他五個女生準備了小飾品作為見面禮,因為知道自身個性太強,所以想要一開始就能夠和室友們處好關係。然而,雖然我很努力,但有些事情依然無法改變,就像是我無法理解,有些女生為什麼上個廁所總要一起;為什麼沒課的日子都在睡覺…… 由於這些不理解以及生活方式的不同,還有自己想做的事情很多,所以我除了一起上課、晚上回宿舍睡覺之外,我沒有和同宿舍人擁有更多的共同話題。缺乏交流,我和我的室友們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也是被排擠的那一個。 事實上,最初我曾經生氣過,抱怨過,雖然有時候覺得自己很委屈,但我從沒覺得不公平,原因很簡單,我會被排擠的一系列事情,也許只有一個原因,不是別人有問題,不是不公平,不是社會蠻橫無理,而真相,可能僅僅是——我不適合這個圈子。 在我發覺可能跟室友、同學沒有更多話題,甚至我很討厭這種的交集後,我選擇了提前畢業,雖然很難,但是我做到了,我現在都不敢想,那個時候曾經有半個學期,一個星期五天,我幾乎只有半個下午不是在上課,而週六日還要去做喜歡的事情,我只用了半個學期,就已經可以差不多一週沒有一兩節課是在和同班同學上了,我沒有掛一門課程,而是在修高年級的課程,我的畢業論文是本專業最高分。 大學畢業,我孤身一人,跟高年級學姐一起拿畢業證書時,有那麼一瞬間,我猶豫過,我是不是太特立獨行,太個性了,我是不是錯了,三年時間,我還是沒學會,怎麼融入大眾人的生活,怎麼圓滑。 畢業後,我順利的從事了自己最喜歡的職業,來到北京,我認識了很多前輩,當我成功從學校到了另外一個圈子的時候,我發現,這個世界真的變正常了,我居然可以找到這麼多的同類,合作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 所以,我想跟你說,不會有任何人來擾亂你的計劃和情緒,你之所以這麼覺得,只是因為,你根本沒有真正長遠並且踏實要去執行的計劃和良好的心態,別人的一點風吹草動,對你來說就是晴天霹靂,與其想辦法與別人和解,不如找準自己的定位,你迎著太陽奔跑,離太陽越近,你越會發現,曾經對你不友好的人,一瞬間,好像態度都變了。 大學畢業後,我懂得的道理之一就是——你能感受到的所有不公平,都只證明一件事兒,你還不夠牛逼。 少年,加油!「某匿名使用者」 -
4 # 被醫學折磨的小可愛
室友就只是室友,別指望和每個室友成為朋友。人民幣還不是人人都喜歡呢,你又不是人民幣,怎麼能奢求和人人都成為朋友。
第一,你可以選擇減少在宿舍的時間,大學生本來就不應該把時間浪費在宿舍的溫床上,把時間合理運用在考證等事情上,沒事兒多去圖書館待待。
第三,不論怎樣,保持善良。堅持幾年,把自己的事做好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