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十二不柚

    (1)家長首先要反思自己的行為舉止和教養方式是否存在過失。如果你平時經常趾高氣昂地好訓斥別人,好抓別人的小辮子,動不動就給別人起“外號”,你的孩子很可能會受你的影響,給別人起外號,別人也可能會“以牙還牙”,給他起外號。所以,家長平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叫同事朋友的外號,同時要教育孩子不要取笑別人的缺點和錯誤,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不要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2)家長要多發現孩子的優點並予以表揚,以減輕“綽號”在心裡留下的自卑情緒。家長的鼓勵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也是很有力量的。你的一句話很可能就讓孩子恢復了信心,看到了希望。所以要讓孩子忘記綽號的煩惱,最好就是給他新的信心和新的希望。

    (3)家長要妥善處理“綽號”風波,千萬不可加深孩子與同學之間的矛盾。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分析同學們給他起的綽號有沒有敵意,可以讓孩子明確表態,告訴同學自己的感受,不讓同學再叫綽號;如果沒有敵意,又很“好玩”,就用不著這麼生氣,因為一般是把你當朋友才給你起外號的,因為禮貌得體的綽號不僅能增進同學間的友誼,還能緩和緊張繁重的學習壓力。告訴孩子完全可以不當回事,也可以一笑置之,其次,家長也可以向孩子講一些歷史名人的綽號故事,讓孩子知道綽號不管是好是壞,都只不過是反應了一個人某一方面的特點而已,不能因為這而全面否定自己,例如宰相劉墉因駝背而被叫作“劉羅鍋”,但並不能說明人們不喜歡他,事實是人們還很愛戴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七夕送老婆什麼禮物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