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777158858758

      (1) 怨天尤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公孫丑》)   釋:君子不抱怨天,不責怪人。   (2) 此一時,彼一時:“彼一時,此一時也。” (《公孫丑》)   釋:那又是一個時候,現在又是一個時候。   (3) 捨我其誰:“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 (《公孫丑》)   釋:在今日的社會里,除開我,還有誰呢?   (4) 為富不仁:“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滕文公》)   釋:要發財致富便不能仁愛,要仁愛便不能發財致富。   (5)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窺,逾牆相從,則父母華人皆賤之。” (《滕文公》)   釋:若是不等到爹孃開口,不經過媒人介紹,自己便鑽洞扒門縫來互相窺望,爬過牆去私會,那麼,爹孃和社會人士都會輕視他。   (6) 亂臣賊子:“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滕文公》)   釋:孔子著作了《春秋》,叛亂的臣子、不孝的兒子才有所害怕。   (7) 自暴自棄:“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離婁》)   釋:自己殘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談出有價值的言語;自己拋棄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價值的事業。   (8) 不虞之譽:“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離婁》)   釋:有意料不到的讚揚,也有過於苛求的詆譭。   (9) 好為人師:“人之患在好為人師。”(《離婁》)   釋:人的毛病在於喜歡做別人的老師。   (10) 何出此言:“先生何為出此言也?” (《離婁》)   釋:老師為什麼說這樣的話呢?   (11)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離婁》)   釋:不孝順父母的事情有三種,其中以沒有子孫為最大。   (12) 手舞足蹈:“生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離婁》)   釋:快樂一發生就無法休止,無法休止就會不知不覺地手舞足蹈起來了。   (13) 不為已甚:“仲尼不為已甚者。” (《離婁》)   釋:孔子是做什麼事都不過火的人。   (14) 左右逢源:“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源。” (《離婁》)   釋:蓄積很深,便能取之不盡,身邊左右都可找到知識的來源。   (15) 夜以繼日:“仰而思之,夜以繼日。” (《離婁》)   釋:抬著頭考慮,白天想不好,夜裡接著想。   (16) 自怨自艾:“三年,太甲悔過,自怨自艾。”(《萬章》)   釋:三年後,太甲悔過,自己怨恨,自己悔過。(艾,音yi)   (17) 先知先覺:“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也。” (《萬章》)   釋:上天生育人民,就是要先知先覺者來使後知後覺者有所覺悟。   (18) 集大成者:“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 (《萬章》)   釋:“集大成”的意思,譬如奏樂,先敲缽鍾,最後用特磬收束,有始有終的一樣。   (19) 卻之不恭:“‘卻之卻之為不恭’,何哉?” (《萬章》)   釋:(俗話說),“一再拒絕人家的禮物,這是不恭敬。”為什麼呢?   (20) 殺人越貨:“殺越人於貨,閔不畏死,凡民罔不憝。”(《萬章》)   釋:(《尚書 康誥》)說,“殺死別人,強奪財物,橫強不怕死,這種人,是沒有人不痛恨的。”   (21) 茁壯成長:“牛羊茁壯長而已矣。” (《萬章》)   釋:(孔子曾經做過管理牲畜的小吏),他說,“牛羊都壯實地長大了。”   (22) 知人論世:“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 (《萬章》)   釋:吟詠他們的詩歌,研究他們的著作,不瞭解他們的為人,可以嗎?所以要討論他們那一個時代。   (23) 一暴(pu)十寒:“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告子章》)   釋:縱使有一種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一天,冷它十天,沒有能夠再長的。   (24) 專心致志:“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 (《告子》)   釋:假使讓弈秋(下棋高手)教授兩個人下棋,其中的一個人一心一意,只聽弈秋的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兒童文學的結局一定要正義戰勝黑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