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通透的簡單

    回答這個問題先要知道人性發展處在什麼階段。人類的人性還處在嬰幼兒發展的階段,他的野性和殘暴還沒有進化完。人類幾千年的發展史也是人類相互屠殺戰爭史。人性還在嬰幼兒階段你想要他象成年一樣成熟穩重完美是不可能的。沒有殺戮的人類還很遙遠,即人性進化到脫離獸性還很漫長。

  • 2 # 豆苗不稀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問題的翻版。殘忍是一種惡,承認來自於人性即必須以人性本惡為前提;承認其來自於文化,即認為殘忍乃是從後天文化傳承和教養中得來,隱含的前提是人性本善。性善性惡的問題歷來頗多爭議,僅舉幾例。

    孟子認為人皆有惻隱之心,承認人性本善。而同為儒家的荀子認為人性本惡,每個人都人有性、偽兩個層次,性即天性,偽乃後天教育形成。他認為人性本惡,需要通過後天教育來改善它。這一主張與西方弗洛伊德的說法有相似之處,弗洛伊德把人格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層次,本我屬於潛意識層次,完全是利己的;自我是社會生活中的我,必須遵守一定的規則;超我則具有自我犧牲精神,是英雄人格。弗洛伊德的說法其實支援了人性本惡的。

    有意思的是,美國有學者做了相關電擊實驗,來檢驗人性本惡還是人性本善,最後得出的結論當然是令人沮喪的。有關這次實驗的詳細情況,可自行百度。

  • 3 # 我愛妳baby

    善惡人心自有公道,我個人覺得人性偏向於善,可是人要生活為了追求生活的質量人就會為利益用惡來追求利益,文化只不過讓人心更詭詐,讓惡更可怕

  • 4 # 梧桐醫

    東方古代哲學宣揚的是“人之初性本善”,西方宗教文化講得是“人之初性本惡”。顧而認為人之殘忍想必來自於人性啦!

    按照人的社會與自然雙重屬性來看,自然屬性是基礎,在未滿足基本生理需要的初級階段表現得特別明顯,縱觀整個人類史無不是充滿血腥與殺戮!比如焚書坑儒、揚州十日、南京大屠殺,國外的十字軍東征、宗教黑暗統治、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偶爾有那麼幾個閃耀著人類光輝的故事典籍在這些壘壘白骨前顯得那樣的微弱,當然也照亮著人類前進的步伐。

    文化教育的作用有時候也會把人帶入偏門,比如鬼神文化、巫醫文化、宗教文化、血統文化、種族文化等等。人們一般都統一認同的文化來自於實際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文化,比如科技文化、飲食文化、時尚文化等等。所有這些文化對人的作用最多的體現在讓人的價值觀更加多元化!比如一個沒有太多文化內涵的人他表現的價值觀相對的要單一得多,即便是他有豐富的生活閱歷,對事物的認知和判斷在深度和廣度上很難突破自己的維度。

    但是在影響人的善惡美醜等方面,人性比文化更深刻地發揮著作用。在醫學領域有很多確鑿的證據,一個是基因檢測,可以篩查有部分人有易犯罪的可能。再一個是法醫學的面部識別理論可以判斷有的人可能存在暴力傾向。當然心理學領域也有犯罪性格的很多研究。

    所有這些無不指向人性的底層作用,有兩句話感慨得很好,一句話叫“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另外一句話叫“魔鬼和天使只有一步之遙”。要想從文化的層面修正人性的殘忍和不足,顯然是不可能的!君不見,以前是“一將成名萬骨枯”,現在文明超前了,但是各種形式的戰爭也在步步升級,海灣戰爭、經濟戰爭、貿易戰爭、電子戰爭、核戰爭、駭客戰爭、基因戰爭……這些戰爭模式都是可以在短時間內將很多的人殺人於無形,人死了都不知道是怎麼死的!這種殘忍難道不更可怕嗎?這個時候,文化在哪裡?

  • 5 # 山東大卷

    我們常講“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一句話就能解答這個問題,這個世界的生存法則就是殘忍的,但這種殘忍首先來自個體,然後再由個體發展到群體,即形成文化。

    舉個最明顯的例子,看過《動物世界》的人,應該都能看到動物世界裡隨時都能發生的危險,要在危險之中生存下來,首先要做的就是讓自己擺脫危險,羚羊逃亡時,逃脫的那隻,在擺脫危險的時候,同時也把自己的同類至於危險之中,這是否是一種殘忍?可能有人會說這只是動物世界,人類並不會這樣,在我看來,並非如此。

    百家姓中說,“人之初,性本善”,我不能說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但我更認同,荀子的“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嬰孩在母體之中時,為了能夠獲取足夠的營養,會拼命汲取母體的營養,一旦母體供應不上,胎體感受到威脅,使母體產生到痛感,以此來保護自己。尚未出生的嬰孩都如此,而像我們這些接受了世界渲染的成人,自然更是好不到哪裡去。

    殘忍就像人性的惡一樣,能夠在虛偽的世界隱藏,但一旦危害到自身時,就像一朵藏了許久的罌粟花,美麗而又可怕的綻放,不斷放大時,就是毀滅。我們的文化教會我們區分善與惡,好與壞,但這樣的區分首先還是從自身出發,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再看殘忍來自何處,答案不言而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千字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