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魚來鮮美食臺

    一、家常帶魚

    材料

    帶魚,料酒,紅椒,蔥,姜,蒜,八角,生抽,白糖,味精,水澱粉

    做法

    1、帶魚洗淨,取中段,用鹽、料酒醃製20分鐘;

    2、把魚段放通風處把表皮晾乾;

    3、起油鍋,油熱後,下入帶魚中火炸成金黃色,撈出控油;

    4、鍋內留底油,爆香紅椒段、蔥薑蒜和八角,下入炸好的魚段;

    5、烹入料酒和生抽、少量白糖,新增沒過的水急火燒開後轉中火燉制;

    6、湯汁基本收干時,調入水澱粉,大火收汁,加味精出鍋,撒上蔥花香菜即可。

    二、家常斑節蝦

    材料:

    新鮮斑節蝦,花椒,蔥,姜,料酒,生抽,鹽

    做法:

    1.將蝦洗淨,開背抽取砂腸,以鹽及料酒醃製一下。

    2.將醃製好的蝦放入生薑片,上籠蒸7分鐘。

    3.將蒸出的蝦湯倒入盤子,淋入少許生抽,然後將蒸好的蝦擺盤入盆,盆上放一大把蔥花。

    4.鍋裡放一勺油,加入花椒燒熱,待爆出香味,濾去花椒,將油潑入蔥花上即可。

    三、椒鹽蝦蛄

    材料:蝦蛄1000克,紅尖椒3個,蒜一頭,醬油。

    做法:

    1.紅尖椒和蒜剁成末。

    2.油燒熱,把蝦倒入炸至金黃,撈起。

    3.鍋裡留底油,燒熱後倒入尖椒末和蒜末炒香。

    4.倒入炸好的蝦,翻炒均勻,倒入適量醬油,炒均後起鍋裝盤。

  • 2 # 南飄飄

    1、切蔥末5克,青椒50克切塊兒

    2、在碗中打入兩個雞蛋,打散

    3、另取鍋倒入食用油5毫升,倒入蛋液,大火炒熟

    4、倒入蔥末,翻炒均勻,倒入青椒,放入鹽3克,再次翻炒均勻

    5、出鍋盛入盤子中

  • 3 # JUSTINCASE83

    記憶中有那麼一道菜能夠讓人立刻聯想到家的味道,也許每個人的答案不一樣,但這道菜一定是家鄉特有的,儘管它不那麼驚豔。我生在四川,18歲離開家鄉在外讀書工作,10年前回到成都定居。這十幾年來,不管我走到哪裡,始終有那麼一道菜讓我魂牽夢繞,每次回老家必定會吃,時常還會帶一些回成都,供平日享用,那就是四川簡單樸實的炒臘肉!母親是個很會做美食的人,也許我繼承了她一些美食基因,雖然自己做美食的時間不長,但悟性還不錯,味道也不賴。炒臘肉這個東西各地做法不同,我的做法比較簡單,更重要的是母親做的臘肉有股淡淡的醬香味,這一點很加分!臘肉洗淨以後冷水下鍋,水開後小火熬煮45-60分鐘(根據個人口感決定),水不宜過多,煮完後最好是能把湯汁收回肉內。放涼切片,鍋中放少量油(不宜過多,臘肉會吐油),將臘肉放入,用中小火煸炒至出吐油,放入姜蒜、花椒、幹辣椒爆香,再加入配菜(蒜苗、青筍片)翻炒斷生即可。四川一般喜歡用蒜苗(青蒜)、茶樹菇等當配菜,和臘肉是絕配!自己做的炒臘肉和炒臘豬舌,絕對是下飯神器。

  • 4 # 農春小金

    媽媽自己磨的家常豆腐,以前在農村很小的時候很少有肉吃媽媽就是磨豆腐來吃,我來回憶一下過程吧。第一就是一大早上要把曬乾的黃豆去石磨去殼,去殼後拿一個盆裝好放涼水泡三四小時,到十二點左右我媽媽就會去看看泡著的黃豆軟沒軟,軟後就拿去石磨旁邊放著,然後拿涼水衝乾淨石磨,然後就可以開始磨了,我媽說要少放慢磨這樣出來的豆腐又滑又嫩。磨好後拿到廚房邊,然後拿那種過濾沙包的布過濾好豆腐(現在還不成型,還是水更渣)過濾好後渣放在一旁豆腐水上鍋加熱,熱開後舀進桶裡然後放石膏粉(應該是這麼讀吧,普通話不知道怎麼讀)然後攪拌均勻,等待兩三個鍾,兩三個鍾後成豆腐腦,可以拿點出來加白糖一起喝,這樣的豆腐腦很好喝,剩下的豆腐腦舀上沒豆腐布包好 不漏,然後上面拿石板壓著,壓到晚上七點多就可以煎啦。配一張圖啊,是我在家拿出來豆腐再激動,因為我太愛吃了,不知道你們看不看的出來是豆腐

  • 5 # 周才炎炎

    從我記事起就有一道名菜銘刻在我心中,那就是坡裡挖來的野菜,加點鹽煮一煮,再配上那一碗漂著幾片面皮的清湯,或者是三五根棒冰大小的紅苕,那就是我一天的主食。那野菜是現在很多人認為的美味,其實在我的印象中,那就是不敢想像的東西,吃過的記不過來了,好像還有癩蛤蟆,蛇,地下的蟲蟲,青蜓等等,這都是對兒時生活的回憶,想想過去,我更珍惜現在,在這裡我還是要感謝鄧小平,是他老人家給了我的今天,,使我成為了一個真正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韓紅、林志玲、楊穎、楊冪、趙麗穎誰更適合做讀書形象大使?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