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是怎樣命名的 颱風是形成在熱帶廣闊洋麵上的一種強烈發展的熱氣旋(中心氣壓很低)。從成因來看.颱風和颶風的成因相同.都是在熱帶低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熱帶氣旋.但不是所有的熱帶氣旋都能發展成為颱風或颶風,嚴格說來,只有當熱帶氣旋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在12級或以上的熱帶氣旋才稱為颱風或颶風。颱風和颶風是熱帶氣旋中強度最強的一級,僅因所在海域不同而名稱各異,發生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的稱為颶風.只有發生在西北太平洋上的才叫颱風。颱風到來時所帶來的狂風暴雨往往能造成嚴重的氣象災害。人們為了便於預報、研究和區別不同時間出現的颱風,對臺風進行了命名。 颱風是怎樣命名的呢?颱風的命名由編號和名字兩部分組成。 颱風的編號也就是熱帶氣旋的編號。人們之所以要對熱帶氣旋進行編號,一方面是因為一個熱帶氣旋常持續一週以上,在大洋上同時可能出現幾個熱帶氣旋,有了序號,就不會混淆;另一方面是由於對熱帶氣旋的命名、定義、分類方法以及對中心位置的測定,因不同國家、不同方法互有差異,即使同一個國家,在不同的氣象臺之間也不完全一樣,因而,常常引起各種誤會,造成了使用上的混亂。 中國從1959年起開始對每年發生或進入赤道以北、180度經線以西的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近中心最大風力大於或等於8級的熱帶氣旋(強度在熱帶風暴及以上)按其出現的先後順序進行編號。近海的熱帶氣旋.當其雲系結構和環流清楚時,只要獲得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風力為7級及以上的報告.也進行編號。編號由四位數碼組成.前兩位表示年份.後兩位是當年風暴級以上熱帶氣旋的序號.如去年第13號颱風“杜鵑”,其編號為O313.表示的就是2003年發生的第13個風暴級以上熱帶氣旋。熱帶低壓和熱帶擾動均不編號。 人們對臺風的命名始於20世紀初,據說,首次給颱風命名的是20世紀早期的一個澳洲預報員,他把熱帶氣旋取名為他不喜歡的政治人物,藉此,氣象員就可以公開地戲稱它。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為颱風命名始於1945年,開始時只用女人名,以後據說因受到女權主義者的反對,從1979年開始,用一個男人名和一個女人名交替使用。直到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決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並決定從2000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的一個命名錶,然後按順序年復一年地迴圈重複使用。命名錶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高棉、中國、北韓、香港、日本、寮國、澳門、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菲律賓、南韓、泰國、美國以及越南等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每個國家或地區提供10個名字。這140個名字分成1O組,每組的14個名字.按每個成員國英文名稱的字母順序依次排列.按順序迴圈使用.同時.保留原有熱帶氣旋的編號。 瀏覽颱風命名錶.已很少用人名,大多使用了動物、植物、食品等的名字,還有一些名字是某些形容詞或美麗的傳說,如玉兔、悟空等。“杜鵑”這個名字是中國提供的.就是我們熟悉的杜鵑花:前一段在中國登陸的“科羅旺”是高棉提供的,是一種樹的名字:“莫拉克”是泰國提供的,意為綠寶石:“伊布都”是菲律賓提供的名字,意為煙囪或將雨水從屋頂排至水溝的水管。 一般情況下,事先制定的命名錶按順序年復一年地迴圈重複使用,但遇到特殊情況,命名錶也會做一些調整,如當某個颱風造成了特別重大的災害或人員傷亡而聲名狼藉,成為公眾知名的颱風後.為了防止它與其它的颱風同名,便從現行命名錶中將這個名字刪除,換以新名字。颱風命名錶最近一次的修改是在2000年臺風委員會第33屆會議上作出的,該表從2002年1月1日開始實施。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錶 序號 英文名 中文名 名字來源 意 義 1-1 Damrey 達維 高棉 大象 1-2 Longwang 龍王 中國 神話傳說中的司雨之神 1-3 Kirogi 鴻雁 北韓 一種侯鳥,在北韓秋來春去 1-4 Kai-tak 啟德 中國香港 香港舊機場名 1-5 Tembin 天秤 日本 天秤星座 1-6 Bolaven 布拉萬 寮國 高地 1-7 Chanchu 珍珠 中國澳門 珍珠 1-8 Jelawat 傑拉華 馬來西亞 一種淡水魚 1-9 Ewiniar 艾雲尼 密克羅尼西亞 傳統的風暴神(Chuuk語) 1-10 Bilis 碧利斯 菲律賓 速度 1-11 Kaemi 格美 南韓 螞蟻 1-12 Prapiroon 派比安 泰國 雨神 1-13 Maria 瑪莉亞 美國 女士名(Chamarro語) 1-14 Saomai 桑美 越南 金星
颱風是怎樣命名的 颱風是形成在熱帶廣闊洋麵上的一種強烈發展的熱氣旋(中心氣壓很低)。從成因來看.颱風和颶風的成因相同.都是在熱帶低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熱帶氣旋.但不是所有的熱帶氣旋都能發展成為颱風或颶風,嚴格說來,只有當熱帶氣旋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在12級或以上的熱帶氣旋才稱為颱風或颶風。颱風和颶風是熱帶氣旋中強度最強的一級,僅因所在海域不同而名稱各異,發生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的稱為颶風.只有發生在西北太平洋上的才叫颱風。颱風到來時所帶來的狂風暴雨往往能造成嚴重的氣象災害。人們為了便於預報、研究和區別不同時間出現的颱風,對臺風進行了命名。 颱風是怎樣命名的呢?颱風的命名由編號和名字兩部分組成。 颱風的編號也就是熱帶氣旋的編號。人們之所以要對熱帶氣旋進行編號,一方面是因為一個熱帶氣旋常持續一週以上,在大洋上同時可能出現幾個熱帶氣旋,有了序號,就不會混淆;另一方面是由於對熱帶氣旋的命名、定義、分類方法以及對中心位置的測定,因不同國家、不同方法互有差異,即使同一個國家,在不同的氣象臺之間也不完全一樣,因而,常常引起各種誤會,造成了使用上的混亂。 中國從1959年起開始對每年發生或進入赤道以北、180度經線以西的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近中心最大風力大於或等於8級的熱帶氣旋(強度在熱帶風暴及以上)按其出現的先後順序進行編號。近海的熱帶氣旋.當其雲系結構和環流清楚時,只要獲得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風力為7級及以上的報告.也進行編號。編號由四位數碼組成.前兩位表示年份.後兩位是當年風暴級以上熱帶氣旋的序號.如去年第13號颱風“杜鵑”,其編號為O313.表示的就是2003年發生的第13個風暴級以上熱帶氣旋。熱帶低壓和熱帶擾動均不編號。 人們對臺風的命名始於20世紀初,據說,首次給颱風命名的是20世紀早期的一個澳洲預報員,他把熱帶氣旋取名為他不喜歡的政治人物,藉此,氣象員就可以公開地戲稱它。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為颱風命名始於1945年,開始時只用女人名,以後據說因受到女權主義者的反對,從1979年開始,用一個男人名和一個女人名交替使用。直到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決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並決定從2000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的一個命名錶,然後按順序年復一年地迴圈重複使用。命名錶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高棉、中國、北韓、香港、日本、寮國、澳門、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菲律賓、南韓、泰國、美國以及越南等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每個國家或地區提供10個名字。這140個名字分成1O組,每組的14個名字.按每個成員國英文名稱的字母順序依次排列.按順序迴圈使用.同時.保留原有熱帶氣旋的編號。 瀏覽颱風命名錶.已很少用人名,大多使用了動物、植物、食品等的名字,還有一些名字是某些形容詞或美麗的傳說,如玉兔、悟空等。“杜鵑”這個名字是中國提供的.就是我們熟悉的杜鵑花:前一段在中國登陸的“科羅旺”是高棉提供的,是一種樹的名字:“莫拉克”是泰國提供的,意為綠寶石:“伊布都”是菲律賓提供的名字,意為煙囪或將雨水從屋頂排至水溝的水管。 一般情況下,事先制定的命名錶按順序年復一年地迴圈重複使用,但遇到特殊情況,命名錶也會做一些調整,如當某個颱風造成了特別重大的災害或人員傷亡而聲名狼藉,成為公眾知名的颱風後.為了防止它與其它的颱風同名,便從現行命名錶中將這個名字刪除,換以新名字。颱風命名錶最近一次的修改是在2000年臺風委員會第33屆會議上作出的,該表從2002年1月1日開始實施。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錶 序號 英文名 中文名 名字來源 意 義 1-1 Damrey 達維 高棉 大象 1-2 Longwang 龍王 中國 神話傳說中的司雨之神 1-3 Kirogi 鴻雁 北韓 一種侯鳥,在北韓秋來春去 1-4 Kai-tak 啟德 中國香港 香港舊機場名 1-5 Tembin 天秤 日本 天秤星座 1-6 Bolaven 布拉萬 寮國 高地 1-7 Chanchu 珍珠 中國澳門 珍珠 1-8 Jelawat 傑拉華 馬來西亞 一種淡水魚 1-9 Ewiniar 艾雲尼 密克羅尼西亞 傳統的風暴神(Chuuk語) 1-10 Bilis 碧利斯 菲律賓 速度 1-11 Kaemi 格美 南韓 螞蟻 1-12 Prapiroon 派比安 泰國 雨神 1-13 Maria 瑪莉亞 美國 女士名(Chamarro語) 1-14 Saomai 桑美 越南 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