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伊鐸迢

    長城開始修築的時期,大約在公元前七勝紀前後。這時正當中國曆史上的春秋戰國時期,由於諸侯互相兼併的結果,出現了楚、秦、燕、齊、韓.趙、魏等較為強大的諸侯國家。它們彼此之間為了互相防禦,便在自己的領土上修築起一道或數道高大的城牆。由於這種城牆築得很長,不是幾里幾十裡而是數百里或上千裡,而且與一般城市的城牆不同,是一長條形而不是周圍封閉的。所以把它們稱之為長城,或是長垣等。

    根據防禦建築工程發展的過程推斷,長城是由烽火臺和列城等單體建築發展而成的。起初先建彼此相望的烽火臺,或是連續不斷的防禦城堡,然後用城牆把它們聯絡起來,便成了長城。《詩經》上的一首詩中有:“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獫狁於襄”的詩句,“城彼朔方”就是公元前九世紀周宣王時為了防禦獫狁的進攻而修建的小城,這種小城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聯絡的防禦城堡,並配合著烽火臺傳遞軍情。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正反映了用烽火來傳遞軍情的情況。

    春秋各諸侯國家,為了相互防禦,自修築烽火臺、列城開始,逐步用城牆把它們聯絡起來,構成了長城這一完備的古代軍事防禦工程體系。最早修築長城的是楚國,叫做“方城”。修築的時間約在公元前七世紀前後。公元前五、六世紀,齊國(在今山東境內)又修築了長城。到公元前四世紀前後,燕、趙、秦,魏、韓各國相繼修築了互防長城。連個別很小的諸侯國家,如中山國(在今河北境內石家莊地區)也修築了長城以為防禦。

    公元前四世紀前後,在一些地處中國北部地區的諸侯,燕、趙、秦等國,因和中國境內北方的遊牧民族東胡、匈奴等毗鄰。那時匈奴正處於奴隸制階段,奴隸主貴族經常掠擾燕、趙、秦三國的領土,搶奪牲畜和人口,嚴重妨礙那裡人民的正常生產和生活。所以這三國又在他們的北方修築了防止東胡、匈奴南掠的長城。這三國的長城便成了後來秦始皇萬里長城的基礎。

    以上這些諸侯國家的互防長城,規模較小,東西南北各自據守,互不連貫,較之秦始皇長城,在規模上相差很遠。故長城史家有將其區別,稱之為先秦長城,也有稱之為戰國長城的。

    公元前221年,秦始是並滅了六國,建立起中國第一個多民族統一的中央集機制約建國家。為了保衛這一統一國家的安全,有利於中原地區比較先進的經濟、文化的發展,防止匈奴奴隸主貴族的掠擾,立即派大將軍蒙恬並以太子扶蘇為監軍,率領三十萬大軍,北御匈奴,收復了河南地(今黃河河套南部地區),大規模修築長城。以從前燕、趙、秦三國北方長城為基礎又增築擴充了許多部分。西起臨洮,東止遼東延袤一萬餘里。自此,這一世界上古代最為宏大的建築工程便巍然雄峙在中國北部土地上了。

    自秦始皇以後,經西漢、東漢、北魏、北齊、北周、隋、遼、金、明各代,都大規模地修築或增建長城。其中尤以漢代和明代的長城規模最大。漢代的長城、亭障、烽燧長達兩萬裡。明長城則在建築工程技術和防禦裝置方面都有了許多的改進和發展,是長城修築史上最後一個朝代,也是長城防禦工程技術發展的最高階段。

    清朝滅明以後,對修不修長城曾經進行過長久的爭辯。

    起初有不少大臣提出過修長城的事,清朝統治者也曾加以考慮過。但是隨著清王朝政治軍事形勢的發展,特別是統治策略的改變,到了清康熙的時候,才決定不再修長城了。我們看康熙帝玄燁到東海巡視時寫的一首詩:

    萬里經營到海涯,紛紛調發逐浮誇。

    當時費盡生民力,天下何曾屬爾家。

    康熙批評了秦始皇修長城,雖然工程浩大,費盡了民力,但是仍然沒有保住天下。因此,他便改變了統治的策略,採取了所謂的“懷柔”政策,以拉攏蒙、藏各族的上層王公貴族,利用宗教信仰,用思想統治的辦法代替了浩大的長城工程。這從康熙、乾隆時候在承德修建的避暑山莊和規模巨大的喇嘛廟宇以及在承德進行的各種“懷柔”性的政治活動中得到證明。這種性質的喇嘛廟和政治活動在北京、內蒙古各地也比比皆是。施行這樣的政策,在當時曾起到了一定的安定團結作用,也受到了朝野上下的擁護。我們從康熙。乾隆過古北口長城的時候,臣子們的奉和詩中可以看出,如像“奉使蒙恬工力拙,過秦賈傳論言該。當時北客難遊牧,今日南人任往來”。“即論勝國何能守,說到秦人更可嗤。畢竟成城需眾志,皇圖鞏固在於斯”等等。雖是臣子們盛飾華辭,奉承旨意。但從實踐證明,清王朝所採取的這一罷修長城、“政治”統治的政策是取得了積極的效果的。

    清王朝雖然曾經在東北地區修築這所謂的“柳條邊”來限制牧民的活動,在個別地點利用或修繕過一些古長城來鎮壓過人民的反抗。但這些情況已與長城原來的作用與意義迥然不同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柿子不能和什麼一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