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357896雲壁
-
2 # TTXWW
有點道理,這只是我的理解!境界高的,也許不會有,俗人有時跟自己情緒有一定影響,但也不能全有影響!所以不好說。
-
3 # 清秋一族
從吸引力法則的角度講,你心裡相信什麼,就會吸引什麼來到你的身邊。從佛家認為心外無物的角度講,外部世界都是我們內心世界的映象。所以道家修道,講究無知無慾無求,無知無慾無求,就能迴歸孩童的本真,孩子的世界裡沒有善惡美醜之分,那才是最真實的世界。所謂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所以,一個人的心境決定了外部環境,而外部世界的境遇是一個人內心世界的對映。內心與外部世界是相通的,內外世界其實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
4 # 生活愛吐槽
你周圍人的善惡,就是你的心境的外在體現
,你認同這種說法嗎?
認同!!
我覺得這說白了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道理。
道不同不相為謀,志不同不必為友。經常和什麼樣的人交往,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良友會和你一起奮鬥,共同進步。反之,酒肉朋友只會拖你的後腿。
你周圍人的行為,會潛移默化的影響你。
中國古代有位名人曾說過: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生活中,我們不經意間都會或多或少的接受一些來自身邊人的影響,或好或壞,或善或惡,從而也不知不覺間改變了自己的品行。
你能接受身邊出現什麼樣的人,說明他有你認同可以打動你的“特質”,這是雙方作用的結果,身邊也不乏這樣的例子,就不一一舉例說明了。
所以我們一定要端正思想,嚴格要求自己:與善同行,絕不與惡為伍!
-
5 # 羅爾斯正義
這種觀點過於強調主觀因素了吧?
根據心理學對認知的研究,一個人的行為與態度主要由心理、生理、文化(環境、經歷)三者共同作用而決定——過度偏向主觀或者客觀都可能偏離現實。
當然,善惡本身是種價值觀,按照馬克思韋伯的話說,是“私人領域”——主觀因素比較濃郁。但價值觀的形成也一定有客觀原因。
-
6 # 用CYL梅蘭
我認同這個說法,一個善良人不管在哪裡上班都會遇到好人。也會遇到惡人,這也算是一個社會規律吧!只要在社會上混,那能不能遇到小人呢,小人處處都有。
-
7 # 般若究竟涅槃
這裡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心境。心境,一是心,二是境。不存在只有境的心,也不存在只有心的境。心與境是一體兩面,就像一塊黃金有體積也有重量,體積與重量只是從不同角度去認識黃金的特性。
同樣,善惡也是一體兩面,善之為善,斯惡也。沒有惡,也就無所謂善,沒有善,也就無所謂惡。善惡是形容人的行為,在社會活動中,是否符合大多數數人的利益與價值取向。
心境與善惡也是一體兩面,非一非異。
回覆列表
這是個主觀意識,客觀事物是“分兩截”,還是合為一的問題。朱熹主張,主觀意識和客觀事物本就是兩回事。認識事物就是向事物尋求道理,理在客觀世界尋。王陽明認為,吾心即理,所謂“物”,為人意念所致,心在無物。王陽明的觀點為形而上,玄而又玄,至不可思。其哲學思維受佛學影響明顯。事實上,客觀事界真實存在,萬事萬物就在那裡,你承認它,它也在;你不承認它,它依然在那裡,認何事物不會因為你的關注而“一時明白起來”。也不會因為你不關注而“灰暗下去”。現實生活中,朱熹的主客觀分兩節的觀念,早為世人接受,而硬性捆綁主客觀為一的唯心觀念與大眾無緣,只流行與士大夫階層,談心性,論佛緣,如此而已。我們現在社會,各國都有各類學校,以供學子們學習,他們都在“向客觀事物”而非相自己心體學習,他們都在做著當年王陽明所做“格竹子”的工作,而且前赴後繼,學有所成,為社會做著貢獻。朱熹的認識論,已被實踐證明是正確的。而知行和一,硬性捆綁主客觀為一體,則很難實行。舉一例:一個母親,她孩子在幼兒園,她上班想起孩子昨晚鬧病,想去看孩子,這個母親此時即為“仁慈觀念,”。但她正工作,去不了,只能下班去,如此一來,你能說此母親沒“仁慈觀念”嗎?按心學說法,知便是行,行便是知,知而不行不是真知。當母親的有了“仁慈觀”,到由於工作原因不能即行,她就沒有“仁慈觀”了嗎?這樣說,哪個家長接受?有“仁慈觀”就是有,與行不行是兩碼事。一個人,看見歹徒持槍搶劫,他見義勇為,想上去制止,此時即有“義”念產生;但其看到歹徒持槍,遂又想報警,或想其他方法解決,他並沒有“知”而“即行”,難道他的義念就不存在了嗎?這兩個例子,說明,主觀,客觀之間並不是都捆綁在一起的,這其間有個思維的“間隔狀態”,縱使人們的為善觀念不變,但也總要有個權衡,有個策略,並不是“知而即行”的。因此,所謂知行合一,除去心體上的修行可提高德行之外,現實生活中很難實行。況且目前對心學的熱捧,其主要也是要富貴階層,心修善念,有善即行已稍挽道德滑坡之狂瀾於即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