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州耕牛堂主

    題主的這個問題有點寬泛啊!

    按照道內的常規說法,有大篆(金文)字帖,而大篆字帖又有《石鼓文》,《散氏盤》和《毛公鼎》等。關於這一版塊,當然還有近代、現代和當代人臨古的字帖,比如,吳昌碩臨的《石鼓文》就是其中之一。

    隸書字帖主要以漢碑為主。漢碑有200多種,且風格各異,所以,漢碑字帖出版的較多。另外,漢以後的隸書碑帖也不在少數,還有近代,現代和當代人出版的不同版本的隸書字帖。比如,劉文華老師就先後出版了幾個《文華臨漢碑》。

    關於草書字帖,有古草,章草,今草和大草,而且出版之多,其風格都是不一樣的。

    楷書字帖就更多了。有楷書鼻祖鍾繇的《宣示表》;有“二王”的;有唐代虞世南,歐陽詢,顏真卿和柳公權的,有趙孟頫的,以上都是楷書經典。其它的就不一一列舉了。當代人的楷書字帖,近年來就火的就是田英章和田蘊章的楷書字帖了。另外,盧中南的楷書字帖也是很好的。

    關於行書字帖,經典的碑帖首推《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和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天下第三行書《黃州寒食帖》。古代至今的行書字帖太多了,在此不一一列舉。

    當然,還有甲骨文和魏碑字帖。

  • 2 # 郎透社

    關於初學者選什麼貼的問題,我聽到許多種說法,可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般講認為從隸書楷書入手較多,也有認為從篆書入手的。

    認為從楷書入手的人認為,楷書法度謹嚴,能很快掌握漢字結構,佈局及用筆等。楷書要求橫平豎直,每筆有型,力致筆端…總之寫楷書就是練書法的規範和標準。

    隸書橫畫蠶頭燕尾,多有波折,運筆不如楷書那麼法度謹嚴,古意質樸更易表現,因而更容易入門。

    練習篆書更多訓練對線條把握,也有人認為從文字演化歷史看,可以從篆書入手。

    個人認為,大家常說的正確的廢話是選一本自己喜歡的字帖,確實喜歡的東西,興趣最濃,完全憑感覺也讓人覺得不靠譜。

    我覺得其實還是可以適當有頃向的。從年齡大小來看,兒童,少年以培養興趣為佳,宜選率真,易入門的隸書,隸書易入門,利於培養孩子熱愛書法的興趣,而且天真質樸風格也利於孩子們表達。好帖如 好大王碑。

    成人學習則建議從唐楷入手,從規範開始,以後各體都有基礎。唐代顏柳歐等都行,不建議入門學趙體。

  • 3 # 千年蘭亭

    字帖,是現在的、普通大眾的說法,專業的說法叫碑帖,實際上包含兩大類,一類是碑,一類是帖。

    一、什麼是碑,什麼是帖

    所謂碑,起源於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歌功頌德,為讓其流傳千古,書寫後便將文字刻在石頭上。後來古人去世後,也將其生平刻於石上隨葬。

    這些碑流傳下來,便成為今人學習書法的範本。

    碑又包含兩大類:

    一是秦漢時的篆隸碑,如著名的秦代泰山、嶧山、琅邪篆書刻石,漢代的隸書則基本都是以碑的形式流傳下來的。

    二是南北朝時的碑刻,其書體獨特,風格多樣,構成楷書中的一個獨特體系:魏碑。

    所謂帖,是指以墨跡的形式流傳下來的書法作品。比如馮承素摹寫的《蘭亭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孫過庭的書譜。

    但帖中有一類比較獨特的作品,比如王羲之的作品、懷仁集《聖教序》等,當時為了讓這些作品流傳更廣,於是刻於木板上,史稱“刻帖”。

    二、碑與帖的優缺點

    碑因刻於石或木上,宜於流傳,易於儲存,且獨具金石之氣,饒有趣味。

    但其缺點在於:一是日曬雨淋,天長地久難免剝蝕,字跡模糊;二是因是刀斧刻之,已無從看出筆法。

    而帖能清楚地看出筆鋒毫末,筆法清晰。但承載文字的紙張、布、絹、竹木等壽命有限,無法長久儲存,且儲存過程中難免侵蝕,字跡逐漸淡化、侵蝕。

    三、碑與帖學習中的相關問題

    1、掌握筆法要學帖,掌握結構要學碑,這是古人學習書法的通識,只有二者結合,才能更好地學習書法。

    2、強骨要學碑,貫氣要學帖,這是由碑帖的特點決定的。單字可學碑,而要學習古人氣息與風格,必須透過帖才能解決。

    3、碑帖融合是書法發展的正途。

    由碑與帖發展出帖學與碑學。清以前一直是帖學占主導地位,清代時碑學崛起,一度佔書法主導地位,導致書法的發展出現偏差。書法要發展,必須融合各自的優點方是正確的發展方向。

    四、學書方法

    我輩學習書法,多從唐代楷書入手,如《九成宮》《多寶塔》《玄秘塔》等,這是千百年來摸索出來的一條正確道路。

    但這些範本都是碑,給初學者學習筆法帶來困難。

    我們在學習這些碑時,可以參考歷代大家學習這些範本時的臨作,這樣能更好地理解筆法,可以給我們的學習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相機鏡頭來說,國行與港行的差距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