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測風工必須掌握《煤礦安全規程》及礦有關風量、氣體濃度、溫度以及對測風的規定。所用風表和其他儀器的效能和引數。掌握測定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氣體濃度的方法;測定區域性通風機風量、風壓的方法;測定井下某一工作區域的氣候條件(即溫度、溼度、風速等)的方法;測量井巷的點壓力(靜壓、速壓和全壓)和一段巷道的通風阻力(壓差)的方法。
一、準備工作
1、檢查風表.秒錶.瓦檢器.溫度表等儀器是否完好,並能正常使用,根據測定地點風速的高低選擇相應的風表。
2、帶好記錄本.記錄筆.捲尺.風表校正曲線表(或校正方程式)及各種證件。
二、井巷測風
1、進迴風井筒,主要進迴風大巷及各盤區進迴風巷的測風點,應先在固定測風站內。測風站要求:前後10米內巷道無拐彎,斷面無變化,支護形式不變,風流無分岔及巷內無雜物.材料.裝置等。
2、迴風工作面應在迴風順槽內距工作面機尾10-30米內選定。
3、掘進工作面的風量測定對壓入式應在局扇進風口以前10-20米處測定,抽出式應在掘進巷口的進風側10-20米處測定(混合式測風地點同壓入式)。
4、測風工作必須在選好的測風站內進行,一般由甲乙兩人進行,一人執風表,一人持秒錶,甲側身站在測風站中間執風表,乙靠巷幫在下風側5米以外持秒錶,乙喊 ” 準備 … 開始 ” 兩人同時啟動風表和秒錶,然後乙每5秒報一次數,甲聽到報數後按順序移動風表,到55秒時乙喊停,甲準時關風表.讀數後及時記在記錄本。風表移動時可以用定點法,也可用繞點法,但必須保證12個點在全斷面內均勻分佈,移動風表要平穩,風表不得繞過身體的任何部件,並保持風葉與風流向垂直,巷道較高時必須使用加長杆.每個測風點必須連續測三次,取平均數。
5、量取測風斷面:甲乙兩人拉皮尺兩端,梯形斷面量巷高及腰寬,半圓拱斷面量最高點高度及底寬,矩形斷面量高寬.三心拱巷量最大高和寬,牆高為巷高減1/3寬.架棚巷道至棚梁下,棚腿外算起,有軌道巷道至軌枕面算起,如果巷道較高,可找一根長棍頂在頂板上,量取長棍以下的高度,再加上長棍的長度即為巷道高度.記錄量取的資料。拉皮時,必須使皮與頂底幫垂直不得拉斜讀數要準確。
6、計算:測量完畢後,現場計算出風量並填寫在記錄本和記錄牌上。計算斷面時要減掉人體0.4平方米,計算把錶速按校正曲線(或校正方程)校正為實際風速.記錄牌要用粉筆填寫清楚。
7、取出溫度表後,用手捏住溫度表上端,至少在測風站內等5分鐘,溫度表內液柱穩定後讀出溫度值.並填寫在記錄本和記錄牌上。
8、到測風站後,先把溼度表上足發條懸掛在巷幫,測風.測溫度結束後,再讀出幹.溼溫度,換算相對溼度,並記在記錄本上。懸掛溼度表時,葉輪迎風側要加擋風罩。
9、測沼氣.二氧化碳濃度按瓦斯檢查工作標準有關條文執行。
10、每5天必須對礦井全面測風一次(一般逢5逢10測風),當有巷道貫通,增加影響風量的通風設施或需要調風時還要及時全面測風。
11、當測風資料有異常變化應立即查明原因,立即處理,否則應向通風值班長彙報。
三、硐室測風
1、在硐室迴風調節視窗上,用高速風表直接測量風速,量取視窗斷面,計算風量.溫度.溼度.瓦斯.
2、在硐室迴風口前後兩側巷道中分別測風,然後兩側風量差則為硐室風量巷道中的測風, 溫度.溼度.瓦斯.在硐室內測量。
四、測局扇風
1、先測風機進風側風量,用高速風表在風機進風側全斷面內均勻移動,測一分鐘,讀數,並記錄,風表距風機50mm,人站在風機一側,不要正對風機,測三次取平均值。
2、測風筒出口風量:用高速風表在風筒出口處測量,啟動風表後,均勻移動,測一分鐘讀數,並記錄,風表在距風筒出口50mm處移動,人不要正對風筒,測三次取平均值。
3、量進風.迴風口直徑,計算斷面,壓入式風機,進風計算時不減掉整流器斷面。
4、量風筒出口斷面,測量時用手把風筒拉直,使斷面呈圓型,計算斷面,並記錄。
5、根據:風量=斷面×風速的公式計算風量.計算後填寫在記錄本上,計算時必須把風速校正為實際風速,計算結果取整數。
五、做報表
1、把井下風量資料彙總,並重新計算一遍,要求資料準確無誤。
2、把準確資料填寫在風量報表上經通風區技術負責人.區長.礦總工程師審批後上報局.礦領導及有關業務部門,每旬對井下所有用風地點測定一次上報。
首先測風工必須掌握《煤礦安全規程》及礦有關風量、氣體濃度、溫度以及對測風的規定。所用風表和其他儀器的效能和引數。掌握測定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氣體濃度的方法;測定區域性通風機風量、風壓的方法;測定井下某一工作區域的氣候條件(即溫度、溼度、風速等)的方法;測量井巷的點壓力(靜壓、速壓和全壓)和一段巷道的通風阻力(壓差)的方法。
一、準備工作
1、檢查風表.秒錶.瓦檢器.溫度表等儀器是否完好,並能正常使用,根據測定地點風速的高低選擇相應的風表。
2、帶好記錄本.記錄筆.捲尺.風表校正曲線表(或校正方程式)及各種證件。
二、井巷測風
1、進迴風井筒,主要進迴風大巷及各盤區進迴風巷的測風點,應先在固定測風站內。測風站要求:前後10米內巷道無拐彎,斷面無變化,支護形式不變,風流無分岔及巷內無雜物.材料.裝置等。
2、迴風工作面應在迴風順槽內距工作面機尾10-30米內選定。
3、掘進工作面的風量測定對壓入式應在局扇進風口以前10-20米處測定,抽出式應在掘進巷口的進風側10-20米處測定(混合式測風地點同壓入式)。
4、測風工作必須在選好的測風站內進行,一般由甲乙兩人進行,一人執風表,一人持秒錶,甲側身站在測風站中間執風表,乙靠巷幫在下風側5米以外持秒錶,乙喊 ” 準備 … 開始 ” 兩人同時啟動風表和秒錶,然後乙每5秒報一次數,甲聽到報數後按順序移動風表,到55秒時乙喊停,甲準時關風表.讀數後及時記在記錄本。風表移動時可以用定點法,也可用繞點法,但必須保證12個點在全斷面內均勻分佈,移動風表要平穩,風表不得繞過身體的任何部件,並保持風葉與風流向垂直,巷道較高時必須使用加長杆.每個測風點必須連續測三次,取平均數。
5、量取測風斷面:甲乙兩人拉皮尺兩端,梯形斷面量巷高及腰寬,半圓拱斷面量最高點高度及底寬,矩形斷面量高寬.三心拱巷量最大高和寬,牆高為巷高減1/3寬.架棚巷道至棚梁下,棚腿外算起,有軌道巷道至軌枕面算起,如果巷道較高,可找一根長棍頂在頂板上,量取長棍以下的高度,再加上長棍的長度即為巷道高度.記錄量取的資料。拉皮時,必須使皮與頂底幫垂直不得拉斜讀數要準確。
6、計算:測量完畢後,現場計算出風量並填寫在記錄本和記錄牌上。計算斷面時要減掉人體0.4平方米,計算把錶速按校正曲線(或校正方程)校正為實際風速.記錄牌要用粉筆填寫清楚。
7、取出溫度表後,用手捏住溫度表上端,至少在測風站內等5分鐘,溫度表內液柱穩定後讀出溫度值.並填寫在記錄本和記錄牌上。
8、到測風站後,先把溼度表上足發條懸掛在巷幫,測風.測溫度結束後,再讀出幹.溼溫度,換算相對溼度,並記在記錄本上。懸掛溼度表時,葉輪迎風側要加擋風罩。
9、測沼氣.二氧化碳濃度按瓦斯檢查工作標準有關條文執行。
10、每5天必須對礦井全面測風一次(一般逢5逢10測風),當有巷道貫通,增加影響風量的通風設施或需要調風時還要及時全面測風。
11、當測風資料有異常變化應立即查明原因,立即處理,否則應向通風值班長彙報。
三、硐室測風
1、在硐室迴風調節視窗上,用高速風表直接測量風速,量取視窗斷面,計算風量.溫度.溼度.瓦斯.
2、在硐室迴風口前後兩側巷道中分別測風,然後兩側風量差則為硐室風量巷道中的測風, 溫度.溼度.瓦斯.在硐室內測量。
四、測局扇風
1、先測風機進風側風量,用高速風表在風機進風側全斷面內均勻移動,測一分鐘,讀數,並記錄,風表距風機50mm,人站在風機一側,不要正對風機,測三次取平均值。
2、測風筒出口風量:用高速風表在風筒出口處測量,啟動風表後,均勻移動,測一分鐘讀數,並記錄,風表在距風筒出口50mm處移動,人不要正對風筒,測三次取平均值。
3、量進風.迴風口直徑,計算斷面,壓入式風機,進風計算時不減掉整流器斷面。
4、量風筒出口斷面,測量時用手把風筒拉直,使斷面呈圓型,計算斷面,並記錄。
5、根據:風量=斷面×風速的公式計算風量.計算後填寫在記錄本上,計算時必須把風速校正為實際風速,計算結果取整數。
五、做報表
1、把井下風量資料彙總,並重新計算一遍,要求資料準確無誤。
2、把準確資料填寫在風量報表上經通風區技術負責人.區長.礦總工程師審批後上報局.礦領導及有關業務部門,每旬對井下所有用風地點測定一次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