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還是我先做個回答吧!
央行調節貨幣的工具有很多,治理經濟的方法有很多,有時是單一的動作,有時是連貫的動作,有時是一個工具搞定,有時是一整套組合拳。所以,在解讀央行某個舉措有何用意的時候,切忌片面單一的斷點解讀。
如果單純的看待縮表的話,目的很簡單,就是收緊流動性。但是,你如果據此對7月的央行意圖進行草率解讀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具體原因,聽我往下說.
首先,要先搞清楚什麼是“縮表”?縮表,即縮減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表是反映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著名的會計恆等式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舉個例子:
假設老張出資300萬開了一家公司,現因為週轉需要,向銀行借貸了200萬,資產變成了500萬。
資產負債表是:
資產=負債(200萬)+所有者權益(300萬)=500萬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縮表就是把資產負債表中的數額縮減,縮減則意味著回收流動性。
剛才我們前面說了,由於管理層治理經濟的動作往往是連貫的一個週期或者一整套動作相互合力作用的,所以,我們要往前回溯並往後展望,才能精確的解讀。
先說說美聯儲,8月1日,美聯儲宣佈降息25個基點並提前兩月結束縮表週期,請注意,這裡是關鍵,美聯儲在這個時間點剛剛結束縮表週期,說明此前一直處於縮表週期
為了更好的理解,簡單說說歷史背景,2008年時,美國發生了次貸危機,從那時起,美國開啟了三輪QE(量化寬鬆政策,簡單理解就是印錢),並從此開啟了美國的新一輪經濟高速發展期,由於全球經濟的聯動性,也帶動了全球的量化寬鬆時期,中國在2008年推出的4萬億政策,相信不少人還有印象。從2008年至今,美國的資產負債表從早前的9000億規模水平擴張到之後的4.5萬億水平(這時期是擴表週期,與縮表對應),再後來,量化過頭了,又進入貨幣回撥週期,即縮表週期。這一調又是幾年過去了,如今美國經濟進入新的拐點,經濟政策再次轉向,原定於10月結束的縮表週期提前到8月結束,並開啟了降息操作。這裡又出現了一個新的詞語:降息。
降息是降低銀行利率,影響包括幾個方面:
1、 對於普通民眾來說,利息降低,有貸款的人降負擔,而存款的人則是降收入。
2、 對於企業和投資人來說,降息意味著資金成本下降,可以刺激增加貸款,加大投資力度
以上兩個是短期見效的影響
3對於美國國內的國際投資資本來說,投資收入將會下降,將會逐步外流,流入其他更有吸引力的新興發展中國家。
總的來說,降息最終的結果就是提高市場流動性,這與剛才我所說的縮表(降低流動性)正好是相反的,因此,美國目前的經濟政策正處於拐點,由收縮流動性轉變為提高流動性。
好,理解了美國的情況,才能更好的理解我們7月份縮表背後的真相。其實,早在美國開啟降息週期之前,全球多個國家已經提前解讀了美聯儲的動作,並先後陸續開啟了降息操作。只是,到目前為止,遲遲不見中國有跟進的意思,這究竟又是為什麼呢?
大家都知道,中國從08年起開啟量化寬鬆週期之後,房地產走過了一輪轟轟烈烈的大牛市,中央從去年起一再表態,要抑房價、抑通脹,並採取了一系列相應措施,要想達到這個目的,就不能繼續量化寬鬆,也不能有其他明顯的提高流動性的相應政策,而降息的目的剛才我們講了會提高流動性,稍不小心,資金流向樓市的話又會再次助推房價,因此,央行一直沒有降息的意思。
那麼,央行7月縮表5600億怎麼解讀呢?
首先,中國央行縮表與擴表並不能簡單的代表貨幣政策的鬆緊。比如在2007年以來的4輪央行擴表週期中,加速擴表、擴錶速度降低甚至縮表都不能準確對應貨幣政策取向,還需要結合央行貨幣政策的其他配套操作來看。
比如今年上半年央行降準置換MLF,資產負債表出現收縮,但降準使得貨幣乘數擴張,最終廣義貨幣M2增速回升。央行7月縮表主要因為其他資產收縮,負債端基礎貨幣也出現收縮。但期間央行對縣域農商行實施第三次定向降準(定向降準,資金定向,避免流向樓市),貨幣乘數擴張至歷史最高的6.37。貨幣乘數用於衡量央行投放的基礎貨幣能夠派生多少倍的信用擴張。今年以來貨幣乘數均保持在6以上的高位。
所以,說到這裡,答案也就出來了,央行目前傾向於從源頭掌控基礎貨幣投放,透過對沖的公開市場操作工具,用較小的資金投放量加上較高的貨幣乘數,達到治理經濟的目的,以完成中央關於做好金融穩定工作的部署;而銀行體系也開始承擔穩經濟的職責,透過信貸派生支援實體經濟。
另外,從各方面跡象來看,如果美國以及全球貨幣政策進一步採取降息行動的話,央行也會因時施策,再一次降準或採取其他變相方式的可能性正在逐步加大。
這個問題還是我先做個回答吧!
央行調節貨幣的工具有很多,治理經濟的方法有很多,有時是單一的動作,有時是連貫的動作,有時是一個工具搞定,有時是一整套組合拳。所以,在解讀央行某個舉措有何用意的時候,切忌片面單一的斷點解讀。
如果單純的看待縮表的話,目的很簡單,就是收緊流動性。但是,你如果據此對7月的央行意圖進行草率解讀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具體原因,聽我往下說.
首先,要先搞清楚什麼是“縮表”?縮表,即縮減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表是反映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著名的會計恆等式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舉個例子:
假設老張出資300萬開了一家公司,現因為週轉需要,向銀行借貸了200萬,資產變成了500萬。
資產負債表是:
資產=負債(200萬)+所有者權益(300萬)=500萬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縮表就是把資產負債表中的數額縮減,縮減則意味著回收流動性。
剛才我們前面說了,由於管理層治理經濟的動作往往是連貫的一個週期或者一整套動作相互合力作用的,所以,我們要往前回溯並往後展望,才能精確的解讀。
先說說美聯儲,8月1日,美聯儲宣佈降息25個基點並提前兩月結束縮表週期,請注意,這裡是關鍵,美聯儲在這個時間點剛剛結束縮表週期,說明此前一直處於縮表週期
為了更好的理解,簡單說說歷史背景,2008年時,美國發生了次貸危機,從那時起,美國開啟了三輪QE(量化寬鬆政策,簡單理解就是印錢),並從此開啟了美國的新一輪經濟高速發展期,由於全球經濟的聯動性,也帶動了全球的量化寬鬆時期,中國在2008年推出的4萬億政策,相信不少人還有印象。從2008年至今,美國的資產負債表從早前的9000億規模水平擴張到之後的4.5萬億水平(這時期是擴表週期,與縮表對應),再後來,量化過頭了,又進入貨幣回撥週期,即縮表週期。這一調又是幾年過去了,如今美國經濟進入新的拐點,經濟政策再次轉向,原定於10月結束的縮表週期提前到8月結束,並開啟了降息操作。這裡又出現了一個新的詞語:降息。
降息是降低銀行利率,影響包括幾個方面:
1、 對於普通民眾來說,利息降低,有貸款的人降負擔,而存款的人則是降收入。
2、 對於企業和投資人來說,降息意味著資金成本下降,可以刺激增加貸款,加大投資力度
以上兩個是短期見效的影響
3對於美國國內的國際投資資本來說,投資收入將會下降,將會逐步外流,流入其他更有吸引力的新興發展中國家。
總的來說,降息最終的結果就是提高市場流動性,這與剛才我所說的縮表(降低流動性)正好是相反的,因此,美國目前的經濟政策正處於拐點,由收縮流動性轉變為提高流動性。
好,理解了美國的情況,才能更好的理解我們7月份縮表背後的真相。其實,早在美國開啟降息週期之前,全球多個國家已經提前解讀了美聯儲的動作,並先後陸續開啟了降息操作。只是,到目前為止,遲遲不見中國有跟進的意思,這究竟又是為什麼呢?
大家都知道,中國從08年起開啟量化寬鬆週期之後,房地產走過了一輪轟轟烈烈的大牛市,中央從去年起一再表態,要抑房價、抑通脹,並採取了一系列相應措施,要想達到這個目的,就不能繼續量化寬鬆,也不能有其他明顯的提高流動性的相應政策,而降息的目的剛才我們講了會提高流動性,稍不小心,資金流向樓市的話又會再次助推房價,因此,央行一直沒有降息的意思。
那麼,央行7月縮表5600億怎麼解讀呢?
首先,中國央行縮表與擴表並不能簡單的代表貨幣政策的鬆緊。比如在2007年以來的4輪央行擴表週期中,加速擴表、擴錶速度降低甚至縮表都不能準確對應貨幣政策取向,還需要結合央行貨幣政策的其他配套操作來看。
比如今年上半年央行降準置換MLF,資產負債表出現收縮,但降準使得貨幣乘數擴張,最終廣義貨幣M2增速回升。央行7月縮表主要因為其他資產收縮,負債端基礎貨幣也出現收縮。但期間央行對縣域農商行實施第三次定向降準(定向降準,資金定向,避免流向樓市),貨幣乘數擴張至歷史最高的6.37。貨幣乘數用於衡量央行投放的基礎貨幣能夠派生多少倍的信用擴張。今年以來貨幣乘數均保持在6以上的高位。
所以,說到這裡,答案也就出來了,央行目前傾向於從源頭掌控基礎貨幣投放,透過對沖的公開市場操作工具,用較小的資金投放量加上較高的貨幣乘數,達到治理經濟的目的,以完成中央關於做好金融穩定工作的部署;而銀行體系也開始承擔穩經濟的職責,透過信貸派生支援實體經濟。
另外,從各方面跡象來看,如果美國以及全球貨幣政策進一步採取降息行動的話,央行也會因時施策,再一次降準或採取其他變相方式的可能性正在逐步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