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寒來一暑往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賞析】李白是孟浩然的粉絲。“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說的就是他!對於本詩,《唐詩解》解得妙:“黃鶴分別之地,揚州所往之鄉,煙花敘別之景,三月紀別之時。帆影盡,則目力已極;江水長,則離思無涯。悵望之情,俱在言外。”全詩就像一部電影,送別好友的畫面一幕幕推送到了眼前。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賞析】李白之所以是李白,在於他有各種神奇的比喻。以水深來比襯友誼,把一首本是普通的詩提升了一個高度。不過也有人認為“踏”字寫得妙,說寫出了文人的情趣。你說呢?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賞析】現在若要評中日友好大使,李白和晁衡是不二人選。晁衡是日本人,本名叫阿倍仲麻呂。唐開元五年(公元717年),晁衡以留學生身份來到長安求學。來了就不想走,還做到左拾遺、安南都護等官,和李白成了好基友。天寶十二年(公園753年),任秘書監兼衛尉卿,以唐朝使者身份隨日本訪華的使者藤原回國,在琉球附近遇風暴,與其他船隻失聯。當時誤傳已遇難,其實他漂流到安南(越難)一帶,遇海盜,同船死者一百七十餘人,獨晁衡與藤原大難不死,兩年後輾轉回到長安。本詩乃天寶十三載在廣陵(揚州)遇見魏顥,聽聞晁衡遇難的訊息後所作。雖然噩耗是誤傳,但悲痛之情是真實而真摯的,結句尤其餘韻深長。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賞析】文人間一般有兩種狀態:一種是文人相輕,一種是惺惺相惜。在太白眼裡,王昌齡明顯是後一種。太白那麼驕傲的人,日子越過越悽惶,聽到好友貶到湖南一個偏荒之地做副縣長,恐怕自己也深有同感。“首句託興,次句賦事,末二句言情。”特別是最後說“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去”,構思奇特優美,情韻深摯悠長。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賞析】因為這首詩,眾多黃鶴樓的對聯,說來說去,離不開樓中玉笛與五月梅花。可見此詩的影響力。送賀賓客歸越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賞析】賀知章以道士的身份告老還鄉,而李白此時也正尊崇道學,因此中都圍繞著“逸興多”三字,以送出家人的口氣來寫的。鏡湖是紹興地方的風景名勝,以湖水清澄而聞名於世。李白想象友人這次回鄉,一定會對鏡湖發生濃厚的興趣,在那兒終日泛舟遨遊的。為了突出賀知章的性格,詩中不再以賓客或賀監的官銜稱呼他,而乾脆稱他為“狂客”,因賀知章晚年曾自號“四明狂客”。“賓客”到底沾上些官氣(賀知章官太子賓客),與道士的氣息不相投合,而“狂客”二字一用,不僅除了官氣,表現了友人的性格,而且與全詩的基調非常吻合。古代曾有王羲之寫黃庭經向山陰道士換鵝的韻事,用這樣的典故送給飲中八仙之一的狂客賀知章,也是神了。來源:詩仙李白的大美七絕,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 2 # 使用者7438587451732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別董大二首》唐代:高適 釋義: 不要擔心前路茫茫沒有知己,普天之下哪個不識君? 六翮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別董大二首》唐代:高適 釋義: 就像鳥兒六翮飄搖自傷自憐,離開京洛已經十多年。 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別董大二首》唐代:高適 釋義: 大丈夫貧賤誰又心甘情願,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錢。 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青門柳》唐代:白居易 釋義: 柳樹的青色卻是讓人傷心的顏色,多少個離別的人就是在這樣的情景中分別。 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 ——《青門柳》唐代:白居易 釋義: 附近的關卡周圍也全是送別的人,每個人都折柳來送離別的友人。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贈裴十四》唐代:李白 釋義: 君之胸懷之闊大,如黃河落天,直入東海,當納入其間矣; 身騎白黿不敢度,金高南山買君顧。——《贈裴十四》唐代:李白 釋義: 君之浩瀚,即使是河伯也不敢騎白黿冒然橫渡;君之高大,即使是金高南山買君一顧,也是值得的。 徘徊六合無相知,飄若浮雲且西去!——《贈裴十四》唐代:李白 釋義: 君徘徊於六合之中,而無相知之人,如今看天上的浮雲,即將飄然西去矣。 花不盡,柳無窮。應與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處不相逢。 ——《喜遷鶯·花不盡》宋代:晏殊 釋義: 花落花又開,柳葉綠又衰,花開盛衰無窮盡,與我此時情相近。離別美酒情誼深,畫船起航全成空。離別不必太傷情,人生何處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應老。勸君看取利名場。今古夢茫茫。——《喜遷鶯·花不盡》宋代:晏殊 釋義: 自今以後少知音,瑤琴朱弦不再吟。天若與我同悲悽,蒼天也會霜染鬢。勸君此去多保重,名利場上風浪急,宦海茫茫沉與浮,古今看來夢一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引導孩子學習,提高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