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如果能夠順應大勢,騰挪應對的一招一式都能乘勢而行,則不僅能使機會轉變成資本,即使身處逆境,也可擺脫困境,絕處逢生。腦子靈活的男人最能成大事。 中國兵法曰:“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商戰與兵戰一樣,其環境與態勢都是瞬息萬變的,時而天高雲淡,風和日麗,秋月映湖;時而山雨欲來風滿樓,黑雲壓城城欲摧;時而電閃雷鳴,急風驟雨,天昏地暗。久經沙場磨練的男人或歷經起落的大丈夫對此往往是習以為常,他們深信變化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只有無窮的變化,才會有無窮的機緣,無窮的魅力。 然而變化之中有機緣。這只是說明了機會的存在。而更重要的是在變化之中發現機緣,把握機緣。古人云“識時務者為俊傑”,何謂時務?不難解釋,時務就是指世事的發展變化態勢。識時務,就是指根據這種發展變化態勢去尋找把握機緣,決定自己何去何從。 人的行為是內外因素的複合。這內外因素的有機複合必然是人行為的最佳效果。而這內外因有機複合的前提便是獨具慧跟識時務。只有識時務的男人才能採取最有利於成功的行動。 胡雪巖就是善於從商場變化之中尋找出機緣、識時務的俊傑。他說:“用兵之妙,存乎一心,做生意跟帶兵打仗的道理是差不多……隨機應變之外,還要從變化中找出機緣來,那才是一等一的本事。” 當年胡雪巖的生意正在蒸蒸日上之時,太平軍攻佔杭州,就使他經歷了一次大的變故,而且這次的變故幾乎將他逼入絕境。 這次變故有三個方面: 第一,胡雪巖的生意基礎如最大的錢莊、當鋪、胡慶餘堂藥店以及家眷都在杭州,杭州被太平軍佔領,等於他的所有生意都將被迫中斷。不僅如此,他還必須想辦法從杭州救出老母妻兒。 第二,由於胡雪巖平日裡遭人忌妒,如今戰亂之中,頓時謠言四起,說他以為遭太平軍圍困的杭州購米為名騙走公款滯留上海;說他手中有大筆王有齡生前給他營運的私財,如今死無對證,已遭吞沒;甚至有人謀劃向朝廷告他騙走浙江購米公款,誤軍需國食,導致杭州失守。這意味著胡雪巖不僅會被朝廷治罪,而且即使杭州被朝廷收復之後,他也無法再回杭州。 第三,即使不被朝廷治罪,他也不能順利返回杭州,因為失去了王有齡這個官場靠山,他的生意也將面臨極大的困難。他的錢莊本來就是由於王有齡這一官場靠山得以代理官庫發跡,而他的蠶絲銷“洋莊”與做軍火,都離不開官場大樹的廕庇。胡雪巖那個時代做生意,特別是做大生意,本來就不能沒有官場靠山。 不過,面對這些變故,胡雪巖並不驚慌失措。之所以如此,是他從表面對他不利的因素中,準確預見出了可利用的因素: 其一,如今陷在杭州城裡的那些人,其實已經在幫太平軍做事,他們之所以造謠生事,是因為太平軍也在想方設法誘胡雷巖回杭州幫助善後,而那些人不願意放他回杭州。他們造謠雖為不利,但卻並不是不可以利用。胡雪巖根據這一分析,確定了兩條計策:首先,他不回杭州,避免與這些人正面交鋒,他知道他的這一態度一旦明確,這些人就不會進一步糾纏;其次,胡雪巖不僅滿足他們不讓自己回杭州的願望,而且他還決定自己出面,特別向閩浙總督衙門上報,說是這蹙陷在杭州城裡的人實際上是留作內應,以便日後相機策應官軍。這更是將不利轉化為有利的極高妙的一著。它表面上是給了這些人一個交情,暗地裡卻是把這些人推上一堆隨時可以引爆的火藥,因為如果這些人不肯就範,並執意加害胡雪巖,他就可以隨時將這一紙公文交給此時佔據杭州的太平軍,說他們勾結官軍,這些人無疑會受到太平軍的責罰。 其二,胡雪巖此時手上還有杭州被太平軍攻陷之前為杭州軍需購得的大米一萬石。當初這個萬石大米運往杭州時無法進城,只得轉道寧波,賑濟寧波災民,並約好杭州收復後以等量大米歸還。這也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胡雪巖決定,一旦杭州收復,就將這一萬石大米運往杭州,這樣既可解杭州賑濟之急,又顯胡雪巖做事的信義,誣陷他騙取公款的謠言也可以不攻自破。實際上,胡雪巖不僅在杭州一被官軍收復,便將一萬石大米運至杭州,而且直接向帶兵收復杭州的將領辦理交割,這樣不僅收到了預期的效果,更一下子得到了左宗棠的信任,將他引為座上客,並委他鼎力承辦杭州善後事宜。由此,胡雪巖又得到了一位比王有齡還要有權勢的官場靠山。胡雪巖的紅頂子,也就是這一舉措的直接收益。原來看似不利的因素,實際上成了胡雪巖日後重新崛起的機會,真可謂把不利之中的有利因素充分利用到了極致的典範。 能夠順乎大勢,騰挪應對的一招一式都能乘勢而行,不僅能使機會真正變成財源,即使身處逆境時,也能助人擺脫困厄,絕處逢生。 男人成大事的關鍵是要能隨機應變,在順境逆轉以至陷入絕境時,要沉著應對。面臨不利情況時,也要冷靜分析整個局勢,全面把握所有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並且果斷地利用已有條件,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利用有利因素,使有利因素的效力得以全面發揮,另一方面注意因勢利導,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由此找出復起的機會來。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男人應做的更好》
男人如果能夠順應大勢,騰挪應對的一招一式都能乘勢而行,則不僅能使機會轉變成資本,即使身處逆境,也可擺脫困境,絕處逢生。腦子靈活的男人最能成大事。 中國兵法曰:“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商戰與兵戰一樣,其環境與態勢都是瞬息萬變的,時而天高雲淡,風和日麗,秋月映湖;時而山雨欲來風滿樓,黑雲壓城城欲摧;時而電閃雷鳴,急風驟雨,天昏地暗。久經沙場磨練的男人或歷經起落的大丈夫對此往往是習以為常,他們深信變化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只有無窮的變化,才會有無窮的機緣,無窮的魅力。 然而變化之中有機緣。這只是說明了機會的存在。而更重要的是在變化之中發現機緣,把握機緣。古人云“識時務者為俊傑”,何謂時務?不難解釋,時務就是指世事的發展變化態勢。識時務,就是指根據這種發展變化態勢去尋找把握機緣,決定自己何去何從。 人的行為是內外因素的複合。這內外因素的有機複合必然是人行為的最佳效果。而這內外因有機複合的前提便是獨具慧跟識時務。只有識時務的男人才能採取最有利於成功的行動。 胡雪巖就是善於從商場變化之中尋找出機緣、識時務的俊傑。他說:“用兵之妙,存乎一心,做生意跟帶兵打仗的道理是差不多……隨機應變之外,還要從變化中找出機緣來,那才是一等一的本事。” 當年胡雪巖的生意正在蒸蒸日上之時,太平軍攻佔杭州,就使他經歷了一次大的變故,而且這次的變故幾乎將他逼入絕境。 這次變故有三個方面: 第一,胡雪巖的生意基礎如最大的錢莊、當鋪、胡慶餘堂藥店以及家眷都在杭州,杭州被太平軍佔領,等於他的所有生意都將被迫中斷。不僅如此,他還必須想辦法從杭州救出老母妻兒。 第二,由於胡雪巖平日裡遭人忌妒,如今戰亂之中,頓時謠言四起,說他以為遭太平軍圍困的杭州購米為名騙走公款滯留上海;說他手中有大筆王有齡生前給他營運的私財,如今死無對證,已遭吞沒;甚至有人謀劃向朝廷告他騙走浙江購米公款,誤軍需國食,導致杭州失守。這意味著胡雪巖不僅會被朝廷治罪,而且即使杭州被朝廷收復之後,他也無法再回杭州。 第三,即使不被朝廷治罪,他也不能順利返回杭州,因為失去了王有齡這個官場靠山,他的生意也將面臨極大的困難。他的錢莊本來就是由於王有齡這一官場靠山得以代理官庫發跡,而他的蠶絲銷“洋莊”與做軍火,都離不開官場大樹的廕庇。胡雪巖那個時代做生意,特別是做大生意,本來就不能沒有官場靠山。 不過,面對這些變故,胡雪巖並不驚慌失措。之所以如此,是他從表面對他不利的因素中,準確預見出了可利用的因素: 其一,如今陷在杭州城裡的那些人,其實已經在幫太平軍做事,他們之所以造謠生事,是因為太平軍也在想方設法誘胡雷巖回杭州幫助善後,而那些人不願意放他回杭州。他們造謠雖為不利,但卻並不是不可以利用。胡雪巖根據這一分析,確定了兩條計策:首先,他不回杭州,避免與這些人正面交鋒,他知道他的這一態度一旦明確,這些人就不會進一步糾纏;其次,胡雪巖不僅滿足他們不讓自己回杭州的願望,而且他還決定自己出面,特別向閩浙總督衙門上報,說是這蹙陷在杭州城裡的人實際上是留作內應,以便日後相機策應官軍。這更是將不利轉化為有利的極高妙的一著。它表面上是給了這些人一個交情,暗地裡卻是把這些人推上一堆隨時可以引爆的火藥,因為如果這些人不肯就範,並執意加害胡雪巖,他就可以隨時將這一紙公文交給此時佔據杭州的太平軍,說他們勾結官軍,這些人無疑會受到太平軍的責罰。 其二,胡雪巖此時手上還有杭州被太平軍攻陷之前為杭州軍需購得的大米一萬石。當初這個萬石大米運往杭州時無法進城,只得轉道寧波,賑濟寧波災民,並約好杭州收復後以等量大米歸還。這也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胡雪巖決定,一旦杭州收復,就將這一萬石大米運往杭州,這樣既可解杭州賑濟之急,又顯胡雪巖做事的信義,誣陷他騙取公款的謠言也可以不攻自破。實際上,胡雪巖不僅在杭州一被官軍收復,便將一萬石大米運至杭州,而且直接向帶兵收復杭州的將領辦理交割,這樣不僅收到了預期的效果,更一下子得到了左宗棠的信任,將他引為座上客,並委他鼎力承辦杭州善後事宜。由此,胡雪巖又得到了一位比王有齡還要有權勢的官場靠山。胡雪巖的紅頂子,也就是這一舉措的直接收益。原來看似不利的因素,實際上成了胡雪巖日後重新崛起的機會,真可謂把不利之中的有利因素充分利用到了極致的典範。 能夠順乎大勢,騰挪應對的一招一式都能乘勢而行,不僅能使機會真正變成財源,即使身處逆境時,也能助人擺脫困厄,絕處逢生。 男人成大事的關鍵是要能隨機應變,在順境逆轉以至陷入絕境時,要沉著應對。面臨不利情況時,也要冷靜分析整個局勢,全面把握所有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並且果斷地利用已有條件,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利用有利因素,使有利因素的效力得以全面發揮,另一方面注意因勢利導,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由此找出復起的機會來。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男人應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