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遊喜
-
2 # 小2蕭
有這麼一句話,一段婚姻,父母的參與度越高,幸福指數越低。
的確如此,華人太缺乏界限感了,尤其是親子關係中,父命難違,母令難逆,傳統的中國式家庭,親子關係是核心,夫妻關係是配角,導致男人結婚後沒有責任感,女人結婚了沒有歸屬感,夫妻不在同一條戰線上,男人認為老媽只有一個,老婆可以再找,女人認為世界上最疼的男人永遠是我老爸,心繫孃家。當夫妻之間各懷鬼胎,暗渡陳倉,何來凝聚力,何來親密的兩性關係?而《聖經》認為世界上最親密的關係就是夫妻關係,《聖經·創世紀》中有一句話說: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這裡的離開父母不是單指身體上的遠離,或者物理距離上的遠離,而是割斷心理上、情感上的“臍帶”。但是我們華人很難做到,尤其是中國的父母,打著愛孩子的旗幟,侵犯孩子的婚姻。孩子也過度地依賴父母,覺得不能娶了媳婦忘了娘,那就是大逆不道。但是,現實是如果我們不願意離開父母,不願意同自己的伴侶結合,不把我們的伴侶看成是我們最重要的人,我們的婚姻很容易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同理,父母如果不懂得放手與分離,最終自己也不會幸福的。兒孫自有兒孫福啊,操了一輩子的心,好好安享晚年吧。
其實,我覺得,父母也好,子女也罷,都是陪我們半輩子的人,只有愛人,是陪你走完一生的。父母年老,贍養他們是我們的義務,孩子年幼,撫育他們是我們的責任。但是我們沒辦法為父母的快樂負責,也沒辦法操控孩子的一生。我們能做的是給予他們最大的愛,而把最親密的關係留給我們!
如果你在情感上還沒有做到和父母分離,是現在意義上的媽寶男和鳳凰男那就考慮考慮再結婚吧,不要害了和你結婚的那個人
-
3 # 達姐情感悟
我覺得這個要求一點也不過分。
父母和子女的最佳距離是一碗湯的距離。結婚以後,兩個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習慣不同的人在一起生活,勢必會有很多的矛盾。小夫妻需要磨合,需要逐漸適應。如果和父母在一起,可能這個適應過程摻雜了很多的其他因素,會造成更多的矛盾。
年輕人和老年人的生活習慣本身也有很多不同。年輕人習慣晚睡晚起,老年人喜歡早睡早起,年輕人飲食習慣和老年人也有不同,在一起住,需要雙方都做出犧牲去適應,兩方的生活都受影響。
父母子女的最佳距離就是一碗湯的距離。父母做熟飯,端著一碗湯去到兒女家,剛好湯還沒有涼。這樣做避免了朝夕相處的矛盾,又能使兒女體會到父母的愛心。兒女也能對父母盡到自己的孝心,何樂而不為呢?
世上所有的感情都是以相聚為主題,唯有父母子女是以分離為最終目的。父母不能陪孩子一輩子,孩子最終還是要離我們遠去,早日放手,孩子可以早日得到鍛鍊;早日放手,孩子可以早日自主的規劃自己的生活。
有些父母愛擔心孩子吃不好睡不好,自己的日子不能過好,我覺得這種擔心都是多餘的,兒孫自有兒孫福,孩子的一切成長,都是在你看不見的地方。相信他們吧!
我覺得結婚以後孩子還是和父母分開住比較好!
-
4 # 淡定丁26
這絕對不過份,老年人與年輕人的消費生活習慣不同,因為婚姻,才成為一家人,為避免日後矛盾,趁早分開,彼此樂呵
回覆列表
我覺得這個不過分,而且是當今社會做子女的明智之舉。我的媽媽在我結婚前就說過,你們大了結婚了就要分開住,進入社會為人處世、人情世故這些你都要慢慢去琢磨,我們不能一直照顧你們,總有一天是要分開的。
父母和你們的生活習慣有很多不一樣,夫妻之間有什麼親密行為,父母在場很是尷尬;婚後生活難免有小矛盾爭吵,如果只有你們二人可能不一會兒矛盾就化解了,但要是有父母在有可能反而矛盾升級;週末假期朋友來家裡聚會,可能因為父母在家有很多的不方便。
分開住不代表不孝順。如果有條件可以和父母住一個小區,無論是對於照顧父母,還是對於二人的小世界,都是可以兩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