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回填:
(一)工藝流程:
基坑(槽)底清理
檢驗土質
分層鋪土、耙平
夯打密實
找平驗收
(二)填土前應將基坑(槽)、管溝底的垃圾雜物等清理乾淨;基槽回填,必須清理到基礎底面標高,將回落的鬆散土、砂漿、石子等清理乾淨。
(三)檢驗回填土的含水率是否在控制範圍內,如含水率偏高,可採用翻鬆、涼曬或均勻摻入乾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率偏低,可採用先灑水潤溼等措施。
(四)回填土應分層鋪攤和夯實。每層鋪土厚度應根據土質、密實度要求和機具效能確定。一般蛙式打夯機每層鋪土厚度為200~250mm;人工打夯不超過150mm。
每層鋪攤後,隨之耙平。
(五)回填土每層至少夯打三遍。打夯應一夯壓半夯,夯夯連線,縱橫交叉。並且嚴禁用水澆使土下沉的所謂“水夯”法。
(六)深淺兩基坑(槽)相連時,應先填夯深基坑,填至淺基杭標高時,再與淺基坑一起夯。如必須分段夯實時,交接處應呈階梯形,且不得漏夯。
上下層錯縫距離不小於1。0m。
(七)基坑(槽)回填應在相對兩側或四周同時進行。基礎牆兩側標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牆擠歪;較長的管溝牆,應採用內部加支撐的措施。
(八)回填房心及管溝時,為防止管道中心線位移或損壞管道,應用人工先在管子兩側填土夯實;並應由管道兩邊同時進行,直至管頂0。
5m以上時,在不損壞管道的情況下,方可採用蛙式打夯機夯實。在抹帶介面處、防腐絕緣層或電纜周圍,應回填細粒料。
(九)回填土每層夯實後,應按規範規定進行環刀取樣,實測回填土的最大幹密度,達到要求後再鋪上一層的土。填土全部完成後,應進行表面拉線找平,凡高出允許偏差的地方,應及時依線剷平;凡低於規定高程的地方應補土夯實。
(十)當設計用灰土作為防水措施之一,回填時要做好技術交底,灰土與素土應同步回填,必要時採用灰土與素土間增加臨時隔板,以控制灰土的回填厚度和寬度。
(十一)雨、冬期施工。
1 基坑(槽)或管溝的回填應連續進行,儘快完成。施工中應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槽)、
管溝內,以免邊坡塌方或基地遭到破壞。
現場應有防雨排水措施。
2 冬期回填土每層鋪土厚度應比常溫施工時減少20%~25%,其中凍土塊含量不得超
過15%,其粒徑不得大於150mm。鋪填凍土塊應分散開,並應逐層壓(夯)實。但管溝底至管頂以上0。5m範圍內不得用含有凍土塊的土回填。
室內的基坑(槽)或管溝不得采用含有凍土塊回填。
3 回填土施工應連續進行並應夯實,防止已填土層受凍。並應及時採取防凍措施。當
採用人工夯實時,每層鋪土厚度不得超過200mm。夯實厚度宜為100~150mm。
機械回填:
基底清理
碾壓密實
分層鋪土
(二)填土前,應將基底表面上的垃圾或樹根等雜物、洞穴都處理完,清理乾淨。
(三)檢驗土質:檢驗各種土料的含水率是否在控制範圍內。如含水率偏高可採用翻
松、涼曬等措施;如含水率偏低,可採用預先灑水潤溼等措施。
(四)填土應分層鋪攤。每層鋪土的厚度應根據土質、密實度要求和機具效能確定。
如無試驗依據,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碾壓時,輪(夯)跡應相互搭接,防止漏壓、漏夯。
填土分層鋪土厚度和壓實遍數
壓實機具
分層厚度(mm)
每層壓實遍數(遍)
平碾
250~300
6~8
羊足碾
200~350
8~16
振動壓實機
3~4
蛙式、柴油式打夯機
200~250
(五)碾壓機械壓實填方時,應控制行駛速度,一般不應超過下列規定:
平碾:2km/h
羊足碾:3km/h
震動碾:2km/h
(六)長寬比較大時,填土應分段進行。
每層接縫處應制作成斜坡形,碾跡重疊0。5~1。0m,上下層錯縫距離不應小於lm。
(七)填方高於基底表面時,應保證邊緣部位的壓實質量。填土後,如設計不要求邊坡修整,宜將填方邊緣寬填0。5m;如設計要求邊坡整平拍實,寬可填為0。2m。
(八)在機械施工碾壓不到的填土,應配合人工推土,用蛙式或柴油打夯機分層打夯密實。
(九)回填土每層壓實後,應按規範規定進行環刀取樣,測出土的最大幹密度,達到要求後再鋪上一層土。
(十)填方全部完成後,表面應進行拉線找平,凡高於規定高程的地方,及時依線剷平;凡低於規定高程的地方應補土夯實。
人工回填:
(一)工藝流程:
基坑(槽)底清理
檢驗土質
分層鋪土、耙平
夯打密實
找平驗收
(二)填土前應將基坑(槽)、管溝底的垃圾雜物等清理乾淨;基槽回填,必須清理到基礎底面標高,將回落的鬆散土、砂漿、石子等清理乾淨。
(三)檢驗回填土的含水率是否在控制範圍內,如含水率偏高,可採用翻鬆、涼曬或均勻摻入乾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率偏低,可採用先灑水潤溼等措施。
(四)回填土應分層鋪攤和夯實。每層鋪土厚度應根據土質、密實度要求和機具效能確定。一般蛙式打夯機每層鋪土厚度為200~250mm;人工打夯不超過150mm。
每層鋪攤後,隨之耙平。
(五)回填土每層至少夯打三遍。打夯應一夯壓半夯,夯夯連線,縱橫交叉。並且嚴禁用水澆使土下沉的所謂“水夯”法。
(六)深淺兩基坑(槽)相連時,應先填夯深基坑,填至淺基杭標高時,再與淺基坑一起夯。如必須分段夯實時,交接處應呈階梯形,且不得漏夯。
上下層錯縫距離不小於1。0m。
(七)基坑(槽)回填應在相對兩側或四周同時進行。基礎牆兩側標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牆擠歪;較長的管溝牆,應採用內部加支撐的措施。
(八)回填房心及管溝時,為防止管道中心線位移或損壞管道,應用人工先在管子兩側填土夯實;並應由管道兩邊同時進行,直至管頂0。
5m以上時,在不損壞管道的情況下,方可採用蛙式打夯機夯實。在抹帶介面處、防腐絕緣層或電纜周圍,應回填細粒料。
(九)回填土每層夯實後,應按規範規定進行環刀取樣,實測回填土的最大幹密度,達到要求後再鋪上一層的土。填土全部完成後,應進行表面拉線找平,凡高出允許偏差的地方,應及時依線剷平;凡低於規定高程的地方應補土夯實。
(十)當設計用灰土作為防水措施之一,回填時要做好技術交底,灰土與素土應同步回填,必要時採用灰土與素土間增加臨時隔板,以控制灰土的回填厚度和寬度。
(十一)雨、冬期施工。
1 基坑(槽)或管溝的回填應連續進行,儘快完成。施工中應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槽)、
管溝內,以免邊坡塌方或基地遭到破壞。
現場應有防雨排水措施。
2 冬期回填土每層鋪土厚度應比常溫施工時減少20%~25%,其中凍土塊含量不得超
過15%,其粒徑不得大於150mm。鋪填凍土塊應分散開,並應逐層壓(夯)實。但管溝底至管頂以上0。5m範圍內不得用含有凍土塊的土回填。
室內的基坑(槽)或管溝不得采用含有凍土塊回填。
3 回填土施工應連續進行並應夯實,防止已填土層受凍。並應及時採取防凍措施。當
採用人工夯實時,每層鋪土厚度不得超過200mm。夯實厚度宜為100~150mm。
機械回填:
(一)工藝流程:
檢驗土質
基底清理
找平驗收
碾壓密實
分層鋪土
(二)填土前,應將基底表面上的垃圾或樹根等雜物、洞穴都處理完,清理乾淨。
(三)檢驗土質:檢驗各種土料的含水率是否在控制範圍內。如含水率偏高可採用翻
松、涼曬等措施;如含水率偏低,可採用預先灑水潤溼等措施。
(四)填土應分層鋪攤。每層鋪土的厚度應根據土質、密實度要求和機具效能確定。
如無試驗依據,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碾壓時,輪(夯)跡應相互搭接,防止漏壓、漏夯。
填土分層鋪土厚度和壓實遍數
壓實機具
分層厚度(mm)
每層壓實遍數(遍)
平碾
250~300
6~8
羊足碾
200~350
8~16
振動壓實機
250~300
3~4
蛙式、柴油式打夯機
200~250
3~4
(五)碾壓機械壓實填方時,應控制行駛速度,一般不應超過下列規定:
平碾:2km/h
羊足碾:3km/h
震動碾:2km/h
(六)長寬比較大時,填土應分段進行。
每層接縫處應制作成斜坡形,碾跡重疊0。5~1。0m,上下層錯縫距離不應小於lm。
(七)填方高於基底表面時,應保證邊緣部位的壓實質量。填土後,如設計不要求邊坡修整,宜將填方邊緣寬填0。5m;如設計要求邊坡整平拍實,寬可填為0。2m。
(八)在機械施工碾壓不到的填土,應配合人工推土,用蛙式或柴油打夯機分層打夯密實。
(九)回填土每層壓實後,應按規範規定進行環刀取樣,測出土的最大幹密度,達到要求後再鋪上一層土。
(十)填方全部完成後,表面應進行拉線找平,凡高於規定高程的地方,及時依線剷平;凡低於規定高程的地方應補土夯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