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冰藍雪沫

    彰顯咱們配音演員實力的地方大多是遊戲,比如魔獸世界,爐石傳說,配音惟妙惟肖,這世界就是這樣,哪賺的錢多,哪的人才多

  • 2 # 麻團與叮叮

    當然有,現在國家正在大力發現動漫事業,不過咱是不是跟日本一起叫聲優我就不知道了,反正這個職業一定有,還有很多類似聲優的人聚集的網站 你可以去看看

  • 3 # 九方名座

    聲優最早是在日本盛行起來的,聲優們也是在那兒開始拓展演出活動的,甚至一度出現了與演藝圈明星相匹敵的時期。

    具體我們可以參照《聲優,絢爛背後的光與影》,三石琴乃回顧平成30年間的聲優界,從中找取答案。

    三石琴乃,她是《美少女戰士》中“我要代表月亮,消滅你們!”的水兵月(月野兔)和塞雷特女王,代表作品還有《新世紀福音戰士》、《少女革命》等。

    (《美少女戰士》中的月野兔是三石所配)

    自1989年開始到2018年,30年過去了,日本的聲優界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一、聲優雜誌出現,活動現場演唱&釋出CD

    1992年之前,日本曾經有過幾次聲優熱。而這個時期,開始有了聲優雜誌,聲優們還有了出演活動現場演唱的機會,“演而優則唱”,用自己的名字發表CD也成了家常便飯。

    特別是唱片公司,開始和聲優簽約。三石感覺那個時期的聲優界開始變得和演藝圈一樣了。

    現在通行的“唱片公司出品的動畫,讓自己旗下的聲優來主演”的做法,也在當時成為了主流。

    (至今仍在發行)

    二、兒童動畫接連減少,新人作品時間有限

    有子女數量減少的原因,也有孩子要上補習班的原因,兒童動畫片接連撤退,時間也由黃金檔挪至凌晨。

    這樣的變化,對於聲優界也帶來了影響。單季動畫的增多,擔任一部動畫主演的分量也就縮小了。角色的拓展空間有限,也就難以培養新人。

    (中央一頻道的節目表)

    國內動畫的情況好一些,中央頻道也一直給兒童動畫留有位置。但是面對以網路為主的我們來說,兒童動畫也明顯從數量到質量開始減少比重,多以成人動畫為主。

    (動畫作品內容傾向有所改變)

    三、有作品要顏值,粉絲數量也要看齊

    有些作品的選角,在審查聲音之前,先審的是照片。甚至如果沒有推特賬號也會被刷。

    現在,有很多動畫和遊戲的選角條件都是“可以唱角色歌、可以出演活動”了。三石說:不能理解為什麼現在的聲優要直接負責宣傳作品。

    現在國內的年輕聲優的粉絲數尚未作為主要考察,但是粉絲數的確呈上升趨勢。

    同時,三石也提出建議:要帶著危機感工作

    三石自己就是在全是前輩的片場裡培養起來的,她不希望新人聲優因為忙於出演活動和廣播疏於學習,最終被用過就丟。

    顏值和粉絲的要求也許是極個別的現象,但年輕聲優必須在這種環境裡努力贏得角色,開闢自己的道路。

    可以從中學習什麼?

    因為所處環境不同,從認知程度到資源呈現,都有一定的差異,全盤接受怕是不能的。

    完善培養機制,聲優要“一專多能”

    日本的一個動畫角色火了,製作方就會針對IP多點開發,比如:劇情歌,角色歌,廣播劇,聲優角色電臺等,這都使得日本聲優有機會走到聚光燈下成為偶像。

    而且日本聲優“一專多能”,他們出專輯、寫書、畫漫畫、演舞臺劇、主持樣樣精通。

    這就要歸功於日本完善的聲優培養機制了:

    舞臺表演能力

    聲樂歌唱能力

    表情管理

    粉絲營銷

    用北斗企鵝的藤新老師的話來說:“日本聲優偶像化的成功大概有三點原因,有優秀的行業積累,有發達的前段市場,有廣泛的民眾認知,天時地利人和。”

    面對國內的配音行業的形勢,在期待完善聲優培養機制的同時,年輕聲優要對自己多一些要求,在燦爛的背後,要試著努力把自己全能化。

    年輕聲優需要大力的支援和努力,也需要鑑行前車

    配音行業是一個傳統的行業,對網路文化熟知的年輕聲優,他們可以透過網路推廣自己,也可以推動配音行業以新的形式呈現。

    對於年輕聲優來說,他們可以不止於幕後,更多的展現自己。

    但同時,也要鑑行前車,在全能、“偶像”的過程中,不斷地練習,加深鞏固配音方面的知識。

    (聲優選拔活動,是一個很好的進入配音圈的渠道)

    再借用一句話:從配音明星到明星配音再到聲音偶像,中國的配音產業或許會沿著這條路徑,一路向前。小眾變黑馬,或許聲優產業會是一個風口。

    (新浪微博——配音那點事)

    聲優&偶像,你準備好了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讓自己喜歡的男生帶你打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