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後語
歇後語,是我們華人特有的智慧與趣味語言,也是民間愛用的一種語法。
歇後語是廣大人民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它一般由兩個部分構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謎面,後半截是解釋、說明,象謎底,十分自然貼切。
例如:
一個巴掌打不響--<孤掌難鳴>;
懶婆娘的裹腳--<又長又臭>。
在一般的語言中。通常只要說出前半截,"歇"去後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稱它為歇後語。
最早出現"歇後"這一名稱的是在唐代。《舊唐書。鄭綮列傳》中就已提到過有所謂"鄭五歇後體"(一種"歇後"體詩)。但它作為一種語言形式和語言表現,遠在先秦時期就已出現了。如《戰國策。楚策四》:"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意思是說,失了羊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太晚。這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後語。
我們有理由認為,這是當時流行在民間的俗語,是出於一般人民的生活經驗。這類古代的歇後語,雖然很少見於文字記載,但在民間流傳相信是不少的。如錢大昕《恆言錄》所載:"千里寄鵝毛,物輕人意重,復齋所載宋時諺也。"這類歇後語,直到今天還繼續為人們所使用。
在研究歇後語的淵源時,有些語言學家和語言學專著還述及其它有關名稱。如陳望道在《修辭學發凡》中,將歇後語列入"藏詞"格一節介紹;郭紹虞在《諺語的研究》中,指出歇後語源起於"射覆語"(類似猜謎的一種形式);另外一些書上又列出諸如"隱語"、"謎語"、"諺語"、"縮腳語"、"俏皮話"等名稱。加以比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處和相異之點。關於歇後語的分類,向無定說。何況還有不少歇後語,一身兼有幾種性質,要劃分得十分科學,是比較困難的。為了便於查閱,我們將歇後語條目中凡帶有諧音字的歸入一類,其餘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質分為三類。
第一,諧音類。如:
空棺材出葬-<目(木)中無人>
小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這類歇後語,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諧,由原來的意義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個意義。這類歇後語,往往要轉幾個彎,才能領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饒有興味。
第二,喻事類。如:
弄堂裡搬木頭-<直來直去>
冷水發麵-<沒多大長勁>
這類歇後語,是用實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對設比事情的特點、情狀有所瞭解,也自然能領悟後半截的"謎底"。
第三,喻物類。如:
秋後的螞蟻-<蹦達不了幾天>
棋盤裡的卒子-<只能進不能退>
這類歇後語,則是用某種或某些物件作比方。瞭解設比物的性質,也就能領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類。如
楚霸王舉鼎-<力大無窮>
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這類歇後語,一般是引用常見的典故、寓言和神話傳說等作比方。上述兩例,只要知道項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瞭然。
遇有交叉兼類情況的,則歸入其特點更為明顯的一類。如
紙糊的琵琶-<談(彈)不得>
這一歇後語兼喻物、諧音,現歸入諧音類。
歇後語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濃郁的生活氣息,幽默風趣,耐人尋味,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
什麼是諺語?
這乃是一個自古而今眾說紛紜的問題。中國古代見諸書面的諺語界說不勝列舉。其中影響較大者有:《尚書》的“俚語曰諺”;《禮記》釋文“諺,俗語也”;《國語》韋注“諺,俗之善謠也”;《漢書》顏注“諺,俗所傳言也”;《文心雕龍》的“諺者,直言也”;《說文解字注》的“凡經傳所稱之諺,無非前代故訓”;及《古謠諺·凡例》的“謠訓徒歌”、“諺訓傳言”,二者“對文則異,散文則通,可以彼此互訓”,等等。另有一些典籍,還對諺語以里諺、俚諺、俗諺、鄙諺、野諺、口彥、里語、鄙語、俗話、古話、常言等相稱。這些界說與稱謂,各執其理,各遣其詞,但大多流於片面,偏重管窺諺語的俗傳性特點。唯“前代故訓”一說,多少點出了諺語的實質。
本世紀二十年代初,郭紹虞先生深入諺語若干本質特點,在《諺語的研究》中說:“諺是人的實際經驗之結果,而用美的言詞以表現者,於日常談話可以公然使用,而規定人的行為之言語。”半個多世紀以來,諺家群起,界說更豐,但迄今也未能定於一尊。可喜的是,這些界說業已廣涉諺語實質的方方面面,大體勾勒出了諺語作為科學字眼的涵義和範疇。
在此情況下,博採眾長,為諺語草擬一個較為妥當的定義,應該說是可能的;由於要編《整合》,確定一種協調工作的界說,無疑也有必要。據此,在《中國諺語整合》編纂方案中作了這樣的界定:“諺語是民間集體創作、廣為口傳、言簡意賅並較為定型的藝術語句,是民眾豐富智慧和普遍經驗的規律性總結。”這個定義,未必盡善盡美,但實踐表明,用它協調全國諺語整合工作,是基本可行的。當然,作為定義它只原則釐定了諺語的基本範圍。
歇後語
歇後語,是我們華人特有的智慧與趣味語言,也是民間愛用的一種語法。
歇後語是廣大人民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它一般由兩個部分構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謎面,後半截是解釋、說明,象謎底,十分自然貼切。
例如:
一個巴掌打不響--<孤掌難鳴>;
懶婆娘的裹腳--<又長又臭>。
在一般的語言中。通常只要說出前半截,"歇"去後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稱它為歇後語。
最早出現"歇後"這一名稱的是在唐代。《舊唐書。鄭綮列傳》中就已提到過有所謂"鄭五歇後體"(一種"歇後"體詩)。但它作為一種語言形式和語言表現,遠在先秦時期就已出現了。如《戰國策。楚策四》:"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意思是說,失了羊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太晚。這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後語。
我們有理由認為,這是當時流行在民間的俗語,是出於一般人民的生活經驗。這類古代的歇後語,雖然很少見於文字記載,但在民間流傳相信是不少的。如錢大昕《恆言錄》所載:"千里寄鵝毛,物輕人意重,復齋所載宋時諺也。"這類歇後語,直到今天還繼續為人們所使用。
在研究歇後語的淵源時,有些語言學家和語言學專著還述及其它有關名稱。如陳望道在《修辭學發凡》中,將歇後語列入"藏詞"格一節介紹;郭紹虞在《諺語的研究》中,指出歇後語源起於"射覆語"(類似猜謎的一種形式);另外一些書上又列出諸如"隱語"、"謎語"、"諺語"、"縮腳語"、"俏皮話"等名稱。加以比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處和相異之點。關於歇後語的分類,向無定說。何況還有不少歇後語,一身兼有幾種性質,要劃分得十分科學,是比較困難的。為了便於查閱,我們將歇後語條目中凡帶有諧音字的歸入一類,其餘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質分為三類。
第一,諧音類。如:
空棺材出葬-<目(木)中無人>
小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這類歇後語,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諧,由原來的意義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個意義。這類歇後語,往往要轉幾個彎,才能領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饒有興味。
第二,喻事類。如:
弄堂裡搬木頭-<直來直去>
冷水發麵-<沒多大長勁>
這類歇後語,是用實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對設比事情的特點、情狀有所瞭解,也自然能領悟後半截的"謎底"。
第三,喻物類。如:
秋後的螞蟻-<蹦達不了幾天>
棋盤裡的卒子-<只能進不能退>
這類歇後語,則是用某種或某些物件作比方。瞭解設比物的性質,也就能領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類。如
楚霸王舉鼎-<力大無窮>
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這類歇後語,一般是引用常見的典故、寓言和神話傳說等作比方。上述兩例,只要知道項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瞭然。
遇有交叉兼類情況的,則歸入其特點更為明顯的一類。如
紙糊的琵琶-<談(彈)不得>
這一歇後語兼喻物、諧音,現歸入諧音類。
歇後語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濃郁的生活氣息,幽默風趣,耐人尋味,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
什麼是諺語?
這乃是一個自古而今眾說紛紜的問題。中國古代見諸書面的諺語界說不勝列舉。其中影響較大者有:《尚書》的“俚語曰諺”;《禮記》釋文“諺,俗語也”;《國語》韋注“諺,俗之善謠也”;《漢書》顏注“諺,俗所傳言也”;《文心雕龍》的“諺者,直言也”;《說文解字注》的“凡經傳所稱之諺,無非前代故訓”;及《古謠諺·凡例》的“謠訓徒歌”、“諺訓傳言”,二者“對文則異,散文則通,可以彼此互訓”,等等。另有一些典籍,還對諺語以里諺、俚諺、俗諺、鄙諺、野諺、口彥、里語、鄙語、俗話、古話、常言等相稱。這些界說與稱謂,各執其理,各遣其詞,但大多流於片面,偏重管窺諺語的俗傳性特點。唯“前代故訓”一說,多少點出了諺語的實質。
本世紀二十年代初,郭紹虞先生深入諺語若干本質特點,在《諺語的研究》中說:“諺是人的實際經驗之結果,而用美的言詞以表現者,於日常談話可以公然使用,而規定人的行為之言語。”半個多世紀以來,諺家群起,界說更豐,但迄今也未能定於一尊。可喜的是,這些界說業已廣涉諺語實質的方方面面,大體勾勒出了諺語作為科學字眼的涵義和範疇。
在此情況下,博採眾長,為諺語草擬一個較為妥當的定義,應該說是可能的;由於要編《整合》,確定一種協調工作的界說,無疑也有必要。據此,在《中國諺語整合》編纂方案中作了這樣的界定:“諺語是民間集體創作、廣為口傳、言簡意賅並較為定型的藝術語句,是民眾豐富智慧和普遍經驗的規律性總結。”這個定義,未必盡善盡美,但實踐表明,用它協調全國諺語整合工作,是基本可行的。當然,作為定義它只原則釐定了諺語的基本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