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越王勾踐困於會稽之上,乃用范蠡、計然。計然曰:“知鬥則修備,時用則知物,二者形①則萬貨之情可得而觀已。旱則資舟,水則資車,物之理也。平糶齊物,關市不乏,治國之道也。積著之理,務完物,無息幣。以物相貿易,腐敗而食②之貨勿留,無敢居貴。論其有餘不足,則知貴賤。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財幣欲其行如流水。”修之十年,國富,厚賂戰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飲,遂報強吳,觀兵中國,稱號“五霸”。
范蠡既雪會稽之恥,乃喟然而嘆曰:“計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於國,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於江湖,變名易姓,適齊為鴟夷子皮,耕於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產。居無幾何,致產數十萬。齊人聞其賢,以為相。范蠡喟然嘆曰:“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乃歸相印,盡散其財,以分與知友鄉黨,而懷其重寶,間行以去,之陶。以為天下之中,交易有無之路通,為生可以致富矣。於是自謂陶朱公。復約要父子耕畜,廢居,候時轉物,逐什一之利。居無何,則致貲累鉅萬。天下稱陶朱公。
朱公治產積居,與時逐而不責於人。故善治生者,能擇人而任時。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與貧交疏昆弟。此所謂富好行其德者也。後年衰老而聽子孫,子孫修業而息之,遂至鉅萬。故言富者皆稱陶朱公。
(選自《史記·貨殖列傳》,有刪改)
【注】①二者形:懂得了這兩點。 ②食:通“蝕”,腐爛、腐蝕。
6.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翻譯不正確的一向是(3分)
A.旱則資舟,水則資車。 資:蓄積
B.國富,厚賂戰士。 賂:贈與錢物
C.適齊為鴟夷子皮。 適:到
D.子孫修業而息之。 息:停止
7.下列各句中加點的“之”字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3分)
A.修之十年,國富。
B.李廣軍極簡易,然虜卒犯之,無以禁也。
C.間行以去,之陶。
D.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4分)
(2)以為天下之中,交易有無之路通,為生可以致富矣。(4分)
9.請簡要概括范蠡將治國的思想用於治家的具體做法。(4分)
參考答案
6.(3分)選D (息:滋生,生長。)
7.(3分)選C ( 動詞,到、往。其他選項為代詞。)
8.(8分)⑴(物價)貴到極點,就會返歸於賤;賤到極點,就要返歸於貴。當(貨物)貴到極點時,要及時賣出,視同糞土;當貨物賤到極點時,要及時購進,視同珠寶。(“反”1分,“出”1分,句意2分)
⑵(他)認為(這裡)是天下的中心,買賣貨物的道路通暢,做生意可以得到財富。(“以為”“為生”“致”各1分,句意通順1分)
參考譯文:
從前,越王勾踐被圍困在會稽山上,於是任用范蠡、計然。計然說:“知道要打仗,就要做好戰備;瞭解貨物何時為人需求購用,才算懂得商品貨物。善於將時與用二者相對照,那麼各種貨物的供需行情就能看得很清楚。旱時,就要備船以待澇;澇時,就要備車以待旱,這樣做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糧食平價出售,並平抑調整其他物價,關卡稅收和市場供應都不缺乏,這是治國之道。至於積貯貨物,應當務求完好牢靠,沒有滯留的貨幣資金。買賣貨物,凡屬容易腐敗和腐蝕的物品不要久藏,切忌冒險囤居以求高價。研究商品過剩或短缺的情況,就會懂得物價漲跌的道理。物價貴到極點,就會返歸於賤;物價賤到極點,就要返歸於貴。當貨物貴到極點時,要及時賣出,視同糞土;當貨物賤到極點時,要及時購進,視同珠寶。貨物錢幣的流通週轉要如同流水那樣。”勾踐照計然策略治國十年,越國富有了,能用重金去收買兵士,使兵士們衝鋒陷陣,不顧箭射石擊,就像口渴時求得飲水那樣,終於報仇雪恥,滅掉吳國,繼而耀武揚威於中原,號稱“五霸”之一。
范蠡既已協助越王洗雪了會稽被困之恥,便長嘆道:“計然的策略有七條,越國只用了其中五條,就實現了雪恥的願望。既然施用於治國很有效,我要把它用於治家。”於是,他便乘坐小船漂泊江湖,改名換姓,到齊國改名叫鴟夷子皮,在海邊耕作,吃苦耐勞,努力生產,父子合力治理產業。住了不久,積累財產達幾十萬。齊人聽說他賢能,讓他做了國相。范蠡嘆息道:“住在家裡就積累千金財產,做官就達到卿相高位,這是平民百姓能達到的最高地位了。長久享受尊貴的名號,不吉祥。”於是歸還了相印,全部發散了自己的家產,送給知音好友同鄉鄰里,攜帶著貴重財寶,秘密離去,到了陶邑。(他)認為(這裡)是天下的中心,買賣貨物的道路通暢,做生意可以得到財富。於是自稱陶朱公。又約定好父子都要耕種畜牧,買進賣出時都等待時機,以獲得十分之一的利潤。過了不久,家資又積累到萬萬。天下人都稱道陶朱公。
朱公治理產業,囤積居奇,隨機應變,與時逐利,而不責求他人。所以,善於經營致富的人,要能擇用賢人並把握時機。十九年期間,他三次賺得千金之財,兩次分散給貧窮的朋友和遠房同姓的兄弟。這就是所謂君子富有便喜好去做仁德之事了。范蠡後來年老力衰而聽憑子孫,子孫繼承了他的事業並有所發展,終致有了鉅萬家財。所以,後世談論富翁時,都稱頌陶朱公。
昔者越王勾踐困於會稽之上,乃用范蠡、計然。計然曰:“知鬥則修備,時用則知物,二者形①則萬貨之情可得而觀已。旱則資舟,水則資車,物之理也。平糶齊物,關市不乏,治國之道也。積著之理,務完物,無息幣。以物相貿易,腐敗而食②之貨勿留,無敢居貴。論其有餘不足,則知貴賤。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財幣欲其行如流水。”修之十年,國富,厚賂戰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飲,遂報強吳,觀兵中國,稱號“五霸”。
范蠡既雪會稽之恥,乃喟然而嘆曰:“計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於國,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於江湖,變名易姓,適齊為鴟夷子皮,耕於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產。居無幾何,致產數十萬。齊人聞其賢,以為相。范蠡喟然嘆曰:“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乃歸相印,盡散其財,以分與知友鄉黨,而懷其重寶,間行以去,之陶。以為天下之中,交易有無之路通,為生可以致富矣。於是自謂陶朱公。復約要父子耕畜,廢居,候時轉物,逐什一之利。居無何,則致貲累鉅萬。天下稱陶朱公。
朱公治產積居,與時逐而不責於人。故善治生者,能擇人而任時。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與貧交疏昆弟。此所謂富好行其德者也。後年衰老而聽子孫,子孫修業而息之,遂至鉅萬。故言富者皆稱陶朱公。
(選自《史記·貨殖列傳》,有刪改)
【注】①二者形:懂得了這兩點。 ②食:通“蝕”,腐爛、腐蝕。
6.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翻譯不正確的一向是(3分)
A.旱則資舟,水則資車。 資:蓄積
B.國富,厚賂戰士。 賂:贈與錢物
C.適齊為鴟夷子皮。 適:到
D.子孫修業而息之。 息:停止
7.下列各句中加點的“之”字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3分)
A.修之十年,國富。
B.李廣軍極簡易,然虜卒犯之,無以禁也。
C.間行以去,之陶。
D.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4分)
(2)以為天下之中,交易有無之路通,為生可以致富矣。(4分)
9.請簡要概括范蠡將治國的思想用於治家的具體做法。(4分)
參考答案
6.(3分)選D (息:滋生,生長。)
7.(3分)選C ( 動詞,到、往。其他選項為代詞。)
8.(8分)⑴(物價)貴到極點,就會返歸於賤;賤到極點,就要返歸於貴。當(貨物)貴到極點時,要及時賣出,視同糞土;當貨物賤到極點時,要及時購進,視同珠寶。(“反”1分,“出”1分,句意2分)
⑵(他)認為(這裡)是天下的中心,買賣貨物的道路通暢,做生意可以得到財富。(“以為”“為生”“致”各1分,句意通順1分)
參考譯文:
從前,越王勾踐被圍困在會稽山上,於是任用范蠡、計然。計然說:“知道要打仗,就要做好戰備;瞭解貨物何時為人需求購用,才算懂得商品貨物。善於將時與用二者相對照,那麼各種貨物的供需行情就能看得很清楚。旱時,就要備船以待澇;澇時,就要備車以待旱,這樣做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糧食平價出售,並平抑調整其他物價,關卡稅收和市場供應都不缺乏,這是治國之道。至於積貯貨物,應當務求完好牢靠,沒有滯留的貨幣資金。買賣貨物,凡屬容易腐敗和腐蝕的物品不要久藏,切忌冒險囤居以求高價。研究商品過剩或短缺的情況,就會懂得物價漲跌的道理。物價貴到極點,就會返歸於賤;物價賤到極點,就要返歸於貴。當貨物貴到極點時,要及時賣出,視同糞土;當貨物賤到極點時,要及時購進,視同珠寶。貨物錢幣的流通週轉要如同流水那樣。”勾踐照計然策略治國十年,越國富有了,能用重金去收買兵士,使兵士們衝鋒陷陣,不顧箭射石擊,就像口渴時求得飲水那樣,終於報仇雪恥,滅掉吳國,繼而耀武揚威於中原,號稱“五霸”之一。
范蠡既已協助越王洗雪了會稽被困之恥,便長嘆道:“計然的策略有七條,越國只用了其中五條,就實現了雪恥的願望。既然施用於治國很有效,我要把它用於治家。”於是,他便乘坐小船漂泊江湖,改名換姓,到齊國改名叫鴟夷子皮,在海邊耕作,吃苦耐勞,努力生產,父子合力治理產業。住了不久,積累財產達幾十萬。齊人聽說他賢能,讓他做了國相。范蠡嘆息道:“住在家裡就積累千金財產,做官就達到卿相高位,這是平民百姓能達到的最高地位了。長久享受尊貴的名號,不吉祥。”於是歸還了相印,全部發散了自己的家產,送給知音好友同鄉鄰里,攜帶著貴重財寶,秘密離去,到了陶邑。(他)認為(這裡)是天下的中心,買賣貨物的道路通暢,做生意可以得到財富。於是自稱陶朱公。又約定好父子都要耕種畜牧,買進賣出時都等待時機,以獲得十分之一的利潤。過了不久,家資又積累到萬萬。天下人都稱道陶朱公。
朱公治理產業,囤積居奇,隨機應變,與時逐利,而不責求他人。所以,善於經營致富的人,要能擇用賢人並把握時機。十九年期間,他三次賺得千金之財,兩次分散給貧窮的朋友和遠房同姓的兄弟。這就是所謂君子富有便喜好去做仁德之事了。范蠡後來年老力衰而聽憑子孫,子孫繼承了他的事業並有所發展,終致有了鉅萬家財。所以,後世談論富翁時,都稱頌陶朱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