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正處於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的監護。他們反對成人把自己當“小孩”,而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 “非凡”,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於批判的態度。正是由於他們感到或擔心外界忽視了自己的獨立存在,才產生了叛逆心理,從而用各種手段、方法來確立“自我”與外界的平等地位。叛逆心理雖然說不上是一種非健康的心理,但是當它反應強烈時卻是一種反常的心理。隨著孩子的長大,不少家長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感覺孩子與自己的距離越來越遠。尤其當孩子進入青春期,親子之間的關係很容易變得緊張,甚至無話可說。青春期的孩子,部分是孩子,部分是成人,身體和心理變化明顯。這一時期的親子衝突,根源主要在於父母。不少家長並未隨著孩子的長大,給予他們應有的尊重。心理專家認為,只要語言、行動得當,親子間保持良好的溝通,青春期親子衝突完全可以避免。孩子出現“叛逆”時……場景一:上初三的兒子染起了黃頭髮。父母:“誰允許你染頭髮的?像個小流氓,明天不染回來就不許進家門!”兒子:“我就是喜歡,為什麼要聽你們的?”專家支招:家長一看到孩子出現與以往不同的舉動,就認為這是青春期的逆反行為,擔心自己的讓步就意味著孩子的越軌,更不能盲目壓制。青春期的孩子,常常會產生逆反心理。在孩子有逆反苗頭的時候,家長首先要反思,也許是自己正在挑起這種情緒,或者孩子對自己的什麼地方有意見,然後有針對性地找辦法解決。對孩子的每個小細節都橫加指責會使較小的爭吵升級為全面戰爭。因為,孩子最厭惡的就是父母對自己管得太多、干涉太多。您可以做:如果女兒只是嘗試用媽媽的化妝品,或者兒子換了一種新潮的髮型,您完全可以把這種現象當作普通的愛美之心。為了不讓孩子出現逆反情緒,您需要從小就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積極和孩子進行溝通。在和孩子溝通時,最好以朋友的方式,將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尊重。如果孩子事事和您作對,拒絕接受您的任何意見,就需要第三方的介入,讓孩子信任的長輩與他好好溝通;或者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進行家庭干預或家庭治療。您不能做:拿出家長權威,居高臨下地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見。孩子追逐名牌時……場景二:孩子:“我要!不就是一個手提電腦嘛,班上很多同學都已經有了。還有,新款NIKE運動鞋上市了,我不能落伍的!”家長:“……”專家支招:青春期的孩子會表現出崇拜名牌、追求時尚等“症狀”,原因眾多:很多家長本身就是“名牌愛好者”,或者周圍夥伴群體都追求名牌,這種價值觀會直接灌輸給青春期的孩子,對其產生不良影響。另一方面,青春期的孩子自己沒有收入,沒有社會地位,體現不了自身價值,這就導致他們心裡急切需要某些高價或名牌物品來支援他們的價值感。您可以做:檢討自身的行為,別做孩子的壞榜樣。如果反對孩子買某樣東西,就應心平氣和地和他講清理由。夫妻雙方態度一致,堅定立場。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給出一個要求,一旦孩子達到了要求,就可以給予他所需要的獎勵。另外還可以讓孩子用家務勞動換取報酬,買自己心儀的物品,讓他知道錢來之不易。如果對孩子有所承諾,就必須兌現。您不能做:以沒錢作為理由。態度簡單化,甚至採用打、罵等粗暴行為。孩子學習偷懶時……場景三:父母邊看電視邊訓孩子:“你怎麼又偷偷玩遊戲了?告訴過你多少次,有空多做點練習,就要考試了……”孩子:“你們自己站著說話不腰疼!”專家支招:家長在給孩子施壓時,應當考慮到客觀環境和自己所用的方法。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從童年起就已開始慢慢培養,到青春期已接近定型,這時如果強行給孩子加壓,很容易引起其不滿情緒。您可以做: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如孩子做作業時,您可以拿張報紙、拿本書,和孩子一起學習。採取一些促進性的措施,如給孩子定個目標,如果他能達到,就滿足他的一些合理要求。這個目標可近可遠,可小可大,但不能超出孩子的能力範圍。對孩子適時的表揚和讚賞,也是一種獎勵。您不能做:孩子認真學習時,您卻在看電視、玩遊戲,這很容易令孩子對您不信任。儘可能避免懲罰措施。因為讚賞可以導致良好行為的形成,而懲罰只能阻止不好行為的發生,很多時候還會適得其反。孩子成績退步的時候,不要把自己的焦慮、急躁表現在孩子面前,您的焦慮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壓力。孩子有了異性朋友……場景四:媽媽:“最近怎麼回事,老有男生打電話找你,而且都是些閒聊的電話?你已經是大女孩了,不能亂和男生接觸。”女兒:“你偷聽我電話?”專家支招:青春期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兩方面都在趨於成熟,在這個階段,對異性產生好感是正常的,但孩子心智還未完全成熟,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最好的方法是打好“預防針”。家長要讓孩子直面身心的變化,並教會他們如何適應這種變化。為了與孩子更好探討問題,最好由同性家長和孩子談,即爸爸和兒子談,媽媽和女兒談。讓孩子瞭解了自己身體的秘密後,就可以進一步深入,由生理轉向心理了。您可以做:告訴孩子,青少年男女間的集體交往可以接觸到各種不同型別的異性,使他們在吸收眾人優點的同時,開闊眼界和心胸,是一種正常的交往。告訴男生,男生有男生的責任,在沒有獨立生活能力之前過早地嘗試愛情,無論是對女生或是家庭都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告訴女孩,要學會自我保護,過早性行為會導致女孩未婚先孕、生殖系統感染性疾病等,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如果您不好意思開口和孩子談,可以購買一些有關青春期性知識的書籍送給孩子。您不能做:忽視孩子身體的變化,簡單地回答孩子對於青春期的疑問和擔憂。偷看日記、偷聽電話,粗暴干預孩子與異性之間的交往。
青少年正處於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的監護。他們反對成人把自己當“小孩”,而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 “非凡”,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於批判的態度。正是由於他們感到或擔心外界忽視了自己的獨立存在,才產生了叛逆心理,從而用各種手段、方法來確立“自我”與外界的平等地位。叛逆心理雖然說不上是一種非健康的心理,但是當它反應強烈時卻是一種反常的心理。隨著孩子的長大,不少家長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感覺孩子與自己的距離越來越遠。尤其當孩子進入青春期,親子之間的關係很容易變得緊張,甚至無話可說。青春期的孩子,部分是孩子,部分是成人,身體和心理變化明顯。這一時期的親子衝突,根源主要在於父母。不少家長並未隨著孩子的長大,給予他們應有的尊重。心理專家認為,只要語言、行動得當,親子間保持良好的溝通,青春期親子衝突完全可以避免。孩子出現“叛逆”時……場景一:上初三的兒子染起了黃頭髮。父母:“誰允許你染頭髮的?像個小流氓,明天不染回來就不許進家門!”兒子:“我就是喜歡,為什麼要聽你們的?”專家支招:家長一看到孩子出現與以往不同的舉動,就認為這是青春期的逆反行為,擔心自己的讓步就意味著孩子的越軌,更不能盲目壓制。青春期的孩子,常常會產生逆反心理。在孩子有逆反苗頭的時候,家長首先要反思,也許是自己正在挑起這種情緒,或者孩子對自己的什麼地方有意見,然後有針對性地找辦法解決。對孩子的每個小細節都橫加指責會使較小的爭吵升級為全面戰爭。因為,孩子最厭惡的就是父母對自己管得太多、干涉太多。您可以做:如果女兒只是嘗試用媽媽的化妝品,或者兒子換了一種新潮的髮型,您完全可以把這種現象當作普通的愛美之心。為了不讓孩子出現逆反情緒,您需要從小就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積極和孩子進行溝通。在和孩子溝通時,最好以朋友的方式,將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尊重。如果孩子事事和您作對,拒絕接受您的任何意見,就需要第三方的介入,讓孩子信任的長輩與他好好溝通;或者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進行家庭干預或家庭治療。您不能做:拿出家長權威,居高臨下地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見。孩子追逐名牌時……場景二:孩子:“我要!不就是一個手提電腦嘛,班上很多同學都已經有了。還有,新款NIKE運動鞋上市了,我不能落伍的!”家長:“……”專家支招:青春期的孩子會表現出崇拜名牌、追求時尚等“症狀”,原因眾多:很多家長本身就是“名牌愛好者”,或者周圍夥伴群體都追求名牌,這種價值觀會直接灌輸給青春期的孩子,對其產生不良影響。另一方面,青春期的孩子自己沒有收入,沒有社會地位,體現不了自身價值,這就導致他們心裡急切需要某些高價或名牌物品來支援他們的價值感。您可以做:檢討自身的行為,別做孩子的壞榜樣。如果反對孩子買某樣東西,就應心平氣和地和他講清理由。夫妻雙方態度一致,堅定立場。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給出一個要求,一旦孩子達到了要求,就可以給予他所需要的獎勵。另外還可以讓孩子用家務勞動換取報酬,買自己心儀的物品,讓他知道錢來之不易。如果對孩子有所承諾,就必須兌現。您不能做:以沒錢作為理由。態度簡單化,甚至採用打、罵等粗暴行為。孩子學習偷懶時……場景三:父母邊看電視邊訓孩子:“你怎麼又偷偷玩遊戲了?告訴過你多少次,有空多做點練習,就要考試了……”孩子:“你們自己站著說話不腰疼!”專家支招:家長在給孩子施壓時,應當考慮到客觀環境和自己所用的方法。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從童年起就已開始慢慢培養,到青春期已接近定型,這時如果強行給孩子加壓,很容易引起其不滿情緒。您可以做: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如孩子做作業時,您可以拿張報紙、拿本書,和孩子一起學習。採取一些促進性的措施,如給孩子定個目標,如果他能達到,就滿足他的一些合理要求。這個目標可近可遠,可小可大,但不能超出孩子的能力範圍。對孩子適時的表揚和讚賞,也是一種獎勵。您不能做:孩子認真學習時,您卻在看電視、玩遊戲,這很容易令孩子對您不信任。儘可能避免懲罰措施。因為讚賞可以導致良好行為的形成,而懲罰只能阻止不好行為的發生,很多時候還會適得其反。孩子成績退步的時候,不要把自己的焦慮、急躁表現在孩子面前,您的焦慮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壓力。孩子有了異性朋友……場景四:媽媽:“最近怎麼回事,老有男生打電話找你,而且都是些閒聊的電話?你已經是大女孩了,不能亂和男生接觸。”女兒:“你偷聽我電話?”專家支招:青春期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兩方面都在趨於成熟,在這個階段,對異性產生好感是正常的,但孩子心智還未完全成熟,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最好的方法是打好“預防針”。家長要讓孩子直面身心的變化,並教會他們如何適應這種變化。為了與孩子更好探討問題,最好由同性家長和孩子談,即爸爸和兒子談,媽媽和女兒談。讓孩子瞭解了自己身體的秘密後,就可以進一步深入,由生理轉向心理了。您可以做:告訴孩子,青少年男女間的集體交往可以接觸到各種不同型別的異性,使他們在吸收眾人優點的同時,開闊眼界和心胸,是一種正常的交往。告訴男生,男生有男生的責任,在沒有獨立生活能力之前過早地嘗試愛情,無論是對女生或是家庭都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告訴女孩,要學會自我保護,過早性行為會導致女孩未婚先孕、生殖系統感染性疾病等,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如果您不好意思開口和孩子談,可以購買一些有關青春期性知識的書籍送給孩子。您不能做:忽視孩子身體的變化,簡單地回答孩子對於青春期的疑問和擔憂。偷看日記、偷聽電話,粗暴干預孩子與異性之間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