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方立在加州
-
2 # 即明徵地拆遷
美國有釘子戶。但是我們也要區分政府拆遷和公益拆遷。實際上,拆遷的本質就是徵地。
政府拆遷屬於公益性拆遷,是具有強制性的,這在國內外都是如此。而商業拆遷,則不具有強制性,需要雙方平等協商,達成補償協議,才能拆遷。
中國的公益性拆遷,出現過釘子戶,有的釘子戶會堅守10多年,當然也有的是被強拆了。但是美國的公益性拆遷,是不允許釘子戶存在的。
-
3 # 雲中史記
2013年9月,美國密歇根州小城龐蒂亞克發生了一起很離奇的強拆案件。
房主A是個參加伊拉克戰爭的美國老兵,政府覺得他的房子不安全,要求他拆,也願意給一些補償,不過房主A不肯,他覺得政府對他房子安全性的評估有問題,於是申請了複議,並等法院判決。
結果,還沒等法院判決下來,當地政府就找了拆遷隊要把他家的房子給扒了。
似乎房主A也怕政府強拆,就悄悄地把自家的門牌號和鄰居家房主B的給換了一下。
結果,強拆隊按圖索驥,拆掉了政府公文裡規定的門牌號所在的房子,於是,接下來的情節有些喜大普奔起來。
當然,有一點我們要知道,即使在美國,政府真要拆你的房子,也是有很多種辦法的,而房主事後只能和政府談賠償的多少而已。
被拆遷的房主B家在當地口碑並不算好,因此他們家被誤拆後,當地老百姓還普遍挺高興的。
“當我聽說他們不小心把那座房子給拆了,我想送他們一打啤酒,”鄰居弗雷德薩金特說,“我太高興了。”
當然,這件事情被媒體披露之後,政府發現了這個大烏龍之後,再次出動強拆隊,終於把房主A家的房子被拆了。
房主B家自然不願自家的房子這麼平白無故地被拆掉,於是向法院起訴。
在美國,並不代表房子是你的,政府就真沒辦法,政府如果認定你這個房子是違法建築或者有安全風險,必須強拆,曾經一個美華人為了抗議政府強拆,就帶著自己的枕頭和牌子去街頭舉牌抗議,結果當場被捕,罪名是妨礙司法,最後花了2500美元才得以保釋。
而如果美華人在政府強拆的過程中動用武力或者以武力相威脅,那最後的結局可以參考在街頭威脅持槍警察,警察有權把你當場擊斃。
當然了,除了二戰以後,20世紀六七十年代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美國進行了規模宏大的基礎設施建設,再之後,最近幾十年,美國基本上沒什麼大規範的基建,所以也沒什麼大規模的城建差遣,所以政府的強拆數量是極其少見的,所以,在相應地司法程式上也沒那麼嚴謹。
回覆列表
語言是發展變化的,隨著社會的變化不斷地有新詞產生。釘子戶就是一個新詞,本來指因某種原因沒有拆遷、處於鬧市或開發區的房屋。該詞現已進入《現代漢語詞典》:在城市建設徵用土地時,不肯遷走的住戶。
在城市化的過程中,拆遷是普遍的現象,釘子戶也應運而生。釘子戶拒絕搬遷,通常是拆遷補償不足。現階段的中國,這一現象和群體牽涉很多方面,比較複雜。
美國也要城建,也要修公共設施或者商業開發,因此也有釘子戶。不過,美國的釘了戶可是厲害多了。
我們先看一例,美國西雅圖一位老太太,可能是世界最牛釘子戶吧,戰勝了強大的開發商,這在國內是罕見的。在美國,恐怕任何一幢建築都沒有她的小屋那麼受人矚目。
2007年媒體採訪時,房主——梅斯菲爾德八十五歲,房子有九十多平米,只有兩間臥室,傳統的磚結構房屋。這個小屋只被估值了8000美金,所佔的地皮不超過10萬美元,開發商開出了100萬美元。可是,老太太說,“我不想搬,我不需要錢,金錢並不算什麼”
開發商無權強拆,政變也沒有干預,只好修改設計方案,最後在她的房子的三面,環繞著建了一幢凹字形的五層商業大樓。
儘管屋外起重機高懸,混凝土在房外亂揚,但老太不後悔,她開大電視音量,或者放歌劇,讓外面都能聽到,“我經歷地二戰,噪音對我不是什麼,施工總有結束時。”她說。
據採訪,老人曾經為盟軍服務,做間諜,曾被關入集中營,後來成逃出。戰後,她在歐洲建立了一所幫助戰爭難民的孤兒院,1952年加到美國照顧母親。
人稱老太是最牛釘了戶,草根英雄。後來,這一老屋甚至還成為了一個地標世的建築,2009年,迪斯尼公司把老屋掛上了氣球,為《飛屋環遊記》做廣告。
更離奇的是,孤身一人的老太太,得到了商業大樓的工程專案主管馬丁的照顧,兩人成了忘年交,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老人補馬丁的照顧打動了,後來幾次想搬走,卻不慎刷摔傷,只好作罷。
她說:我沒有家人,這個房子是我對母親的懷念,我根本不知用100萬來做什麼。
老人感謝馬丁的照顧和友誼,臨終前把房子贈送馬丁,希望他能賣掉,賣個他理想的價格,作為他幾個孩子的大學費用,真可謂不打不相識啊。
為了回報老人,馬丁拒絕了開發商的高價,把房子賣給一個願意將其儲存完好的買家,後為,馬丁還出版了新書《同一屋簷下》。
真是一個感人的故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