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投資天道
-
2 # 塵埃創業在餐飲
創業難不難,每個老闆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創業各種的辛酸苦辣,脫皮蛻衣,更是不足為外人道。萬眾創業,大眾創新,在網際網路大潮之下,各種想法、概念層出不窮,似乎有一種幻覺,周遭全是巨大的商業機會。忽如一夜春風來,CEO遍地花開。但君可知創業路上坑既多且深,實在是九死一生。聚光燈下的功成顯赫者背後是密密麻麻的創業死亡名單。

【2018年死亡名單】
CB Insights曾經對101家失敗的創業公司進行分析,除去市場及資金的問題,團隊不行是主要原因。俗話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進化到商業社會,股權合理分配,創業團隊才幹活有勁!創業團隊股權如何分配一直都是最為困擾創業者的問題,也是許多創業公司老闆們疑惑最多、諮詢最多的問題。

【大資料分析圖】
一般而言,創業公司股權分配應考慮以下三個方面:
1
股權分配要有助於企業業績穩健發展
創始人/創業團隊的控制權與企業能否朝既定目標穩健發展密切相關。控制權實現不了,往往容易陷入公司僵局。公司僵局不僅指經營僵局,無法對經營進行決策形成一致意見,如公司是否擴大規模、是否要進行融資等等,更多涉及法律僵局,如股東會無法決議而癱瘓。
公司僵局最常見於股東表決權對等或者表決權互相牽制。要保障創業團隊控制權,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
首先,儘量避免可能陷入僵局的股權比例。創業公司確定股權比例的依據除了出資額,就是拍腦袋,常見的如倆人五五開或者三人分天下都是危險的股權結構,姐夫蔡達標與小舅子潘宇海的真功夫之爭就是血淋淋的案例。往往很多創業者:你說的我都懂,可我就是不去做。
其次,要有帶頭大哥。所謂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公司實際人掌握了公司大權,讓公司經營決策有效率、有執行力的同時,還應承擔相應的經營風險。第一種,股東佔超過67%的多數;第二種,透過投票權委託、一致行動人協議、有限合夥持股平臺來實現話語權。
最後,控制權與出資、分紅分離。公司法第四十二條為有限公司的“同股不同權”預留了法律空間,允許有限公司不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具體而言,可以約定表決權比例;可以約定每一個股東有一表決權,即在股東會按人頭一人一票表決;可以約定部分股東對其出資股份享有所有權,但放棄表決權;可以約定具體的分紅比例。
我們服務的創業公司團隊內部較為常見的股權結構一般為:CEO持股70%左右,其他聯合創始人合計持股30%左右。
2
股權分配要分利
分利大於分股權。若創始人“一股獨大”,則會遏制團隊的整體創業激情和動力。創業者要經營好股權,必須考慮後續人才引進、資本引進的問題,無論是哪一個,都需要預留股權。預留的這部分股權主要用於:一是預留股權激勵;二是為融資(PE/VC)預留。
初創企業,除了股權,一無所有。股權激勵可以突破企業初創現金流緊張,無法給予直接激勵的困境,有利於吸引並長期繫結人才,形成一個企業與員工利益共同體,一種合夥關係。股權激勵就要留有10%-15%的期權池,這部分股權,主流用於股權期權和限制性股權激勵。
股權激勵也有效率工具,股加加智慧股權激勵管理平臺,致力於為中小企業打造全新的股權激勵管理方式。從引導建立激勵計劃,到授予,後續行權簽字管理,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模式,自主生成股權激勵計劃方案,讓激勵計劃設計更便捷、高效。
另外,公司在引進投資人時要與公司股權現狀匹配,不能為追求融資金額而給予投資人過多的股權,以免出現控股權之爭。
3
股權分配要有據可循
股權分配本質上是透過系列的協議來實現公司控制權與利益平衡的遊戲。初創企業合夥人之間往往礙於情面,或者基於樸素的信任,口頭協議甚至僅僅是會議上交流一下意見,就把股權分配的事兒定下來了。一旦日後發生了爭執,沒有落在紙面的協議,往往是各執己見,兵刃相見。
“泡麵吧”合夥人糾紛的導火索就是因為創業者之間開始沒有股權結構的書面協議,在泡麵吧A輪融資的關鍵時刻,只需要股東在協議上簽字就能獲得200萬美元的融資,創始人俞昊然和王充卻為了誰比誰多1%發生了爭執,最終,投資人紛紛撤離,泡麵吧泡了湯。
股權分配落地協議主要在於股東協議和公司章程。股東協議和公司章程存在一些差異,總體而言,章程的效力更高,股東協議可視為對公司章程的補充。公司法給予了公司章程充分自治空間,我們可以透過股東協議與公司章程的結合,來對股東進入機制、議事規則、退出機制進行詳細約定,以有跡可循。
-
3 # 幽默菌
首先吧。最好不要5/5開,當方向產生分歧的時候必須要有一方做決定。最好創始人要控股67%以上,如果實在不行的話最少也要高於51%,因為一個公司需要一個能夠拍板,能夠更好的把握公司的發展方向。
祝你生活愉快,公司大展宏圖,日勝一日!
回覆列表
如果我們是跟朋友合夥去創業的話,我認為如果說兩個人合夥我們的股份比例,最好是在8.2或者7.3或者九一,然後優勢互補,一強帶弱是最好的,然後,如果說我們是這個跟朋友合夥的話,一定是價值觀一致有共同的精神追求,同時的話,這個兩個人優勢和能力互補這是比較好的。如果我們是三個人合夥的話,我們最好股份比例是有一個核心創始人,這個核心核心創始人的股份大於另外兩個人的股份比如說老大,60%然後老二老三可以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