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諾shadow攝影

    1、機身部分常用附件:

    <1>手柄:用來增加續航時間

    <2>UV:保護鏡頭

    <3>遮光罩:防止眩光

    <4>CPL濾鏡:消除反光,增加色彩飽和度,風光攝影常用

    <5>漸變鏡,減光鏡:風光攝影常用

    <6>柔光鏡,星光鏡:特技濾鏡,很少用

    <7>LCD放大器,用於在強光下觀片,及時調整曝光補償

    <8>電工膠帶:固定拉繩和遮光罩,麥克納利很喜歡這一招

    接下來是閃光燈部分:

    <1>柔光箱:就是讓光線變得更加柔和,打個比方,晴天那種很亮的光就是硬光,陰天沒有陰影的那種光就是柔光,柔光箱的作用就是把硬光變成柔光,柔光箱實際上就是一個箱子,加一塊布,柔化閃光燈的光線,它的體積越大,效果越好,經常比人還大,是因為要專業效果。

    <2>雷達罩:效果沒有柔光箱那麼好,但是目的也是柔化光線

    <3>蜂巢片:讓光集中起來,不要到處擴散

    <4>四葉片:也是一種集中光的工具,效果要差一些

    <5>反光鏟:讓閃光燈的光大部分反射到牆上,再反射回來,一部分直接反射到被拍攝物上

    <6>束光筒:非常有效的集中光的方法

    <7>濾色片:讓閃光燈的顏色變成你需要的顏色

    <8>反光傘和柔光傘:目的也是得到柔光,效果比柔光箱差一些

  • 2 # 初遲代點贊

    攝影是一個富有詩和遠方的職業!在別的地方很節約,但是當面對裝備的更新,卻從來沒有手軟過!本人因為平時也會拍影片,所以入手了索尼的A7M3,配了一套索尼大三元,超廣角:16-35mm,標準變焦:24-70mm,長焦:70-200。都是恆定光圈2.8。基本可以覆蓋所用的焦段,目前在我的工作範疇內是可以用!這套裝備搭配下來,拍攝影片和照片都是遊刃有餘,比如說拍影片,可以拍延時,拍120禎升格影片!雖說有4k畫質,但是我覺得還是個假4k,和額定4K有區別!用起來是得心應手,但是最主要的問題這套裝備配下來價格不菲!當然土豪除外!

  • 3 # 小胖程式設計01

    想用那些好的攝影器材,首先得看你是想做什麼,用D80加普通50鏡頭也能拍出獲獎作品。器材的重要性,不是必須的,如果基本功夠好,也有好的創意,用手機都能拍出好作品

  • 4 # 攝影瀋陽

    所謂攝影器材好用不好用,其實和個人拍攝題材、構圖角度和思考方式都有關係。拍攝風光建築或者人像都有不同的需求和對器材的要求。

    用好手中的相機和鏡頭都可以拍攝出好片子。瞭解攝影技巧和審美的思維比幾萬元的專業器材對攝影愛好者更有幫助。反之,及時拿著幾萬元的裝置也會出爛片,廢票。

    所以,在進行攝影創作和準備進入攝影領域的時候,建議先去學習攝影知識同時多看多拍,少進入器材誤區。

  • 5 # 與蘭有緣

    一分價錢一分貨,自古顛撲不破的真理。常常聽見一些“大師”教導:有的人拿著什麼什麼好相機好鏡頭,也拍不出來好片子;有的大師拿著600D,拍的片子很漂亮等等。其實這種“謬論”就是一種“淫意”的胡說,也就是狐狸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那種感覺。

    看看當今國內許多攝影名師,哪個會拿著60d,18200在拍攝?哪個拿著的相機鏡頭不都是最高階的,哈蘇等都不在話下,更何況尼康和佳能了。越貴的相機,越好的鏡頭,拍出來的照片遠遠超過一般的相機和鏡頭,畫質,色彩,層次,質量等,這都是毋容置疑的事實。建議某些“大師”不要再誤導攝影初學者了,少讓他們不要重蹈從半幅到全幅的覆轍,一步到位,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那些所謂拿著一般相機照樣拍出大片的“謬論”,不要再鼓吹了,你先看看你手裡的相機是不是60d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上春節了,你會給家人、朋友怎麼交代今年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