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村七點半
-
2 # 我農哥
這個問題確是挺複雜的,現在農村很多小孩十幾歲都沒有土地,全部靠大人打工養著,而有的人死了很多年了,還有土地。有的人進城了,並且有養老保險,領著國家的錢,他也有土地,這種現象有點怪,不太合乎情理。沒有土地的人只有打工,或者做點小生意養家餬口。只希望沒有土地的小孩長大有點出息。
-
3 # 54弓
農民戶口在所在的村民組,趕上分田時就理所當然分得承包土地,這權益是應得的,沒有誰有權說不分承包土地給你,。但有種情況就是沒趕上承包土地分配,即出生人口和遷入人口,沒有土地也是暫時的,等到土地分配會分給你的,。
問設有土地怎麼辦,我認為,現在農民對土地不是唯一的依靠,都以打工,做生意,賣手藝,當老闆為主,現在土地也轉給部分人耕種,一百租金也就一二百元,政府對種植還有一點補貼,設有土地充其量損失也就幾百元,自己耕種轉租人家也就出點租金,心放開點就過去了。
至於現在土地佂用,拆遷,這必竟是少數,這方面各地政府,村組都有政策,我們這裡不管佂到誰戶,賠償金全體村民共有,土地重新分配,只要你戶口在這裡,一切利益一分不少都分得到,如你不這情況,就提出意見,有村委,政府處理!
-
4 # 微風拂面徐徐吹
就這幾年而言,農產品價格低迷不振,種地還虧錢,拋荒地到處都是!就算是有地的也沒有多少收入,種地算是勞民傷財!我倒覺得有地的還趕不上無地的!無地的自然有它的歷史原因。有的是因為在外常年打工,有的是因為在外經商,有的是在外面發達了等等原因而錯過了重分土地。而往往這些人都是在外面混得不錯,至少比種地強!有的是在外面漂泊的時間長了,眷戀故土,結果回來物是人非,地也沒了房子也倒塌了。於是乎就找村委鎮上要地,凡此種種,矛盾重重,欲待土地改革之大幕拉開,迎接2020年小康之全民幸福生活!
-
5 # 金友龍
現在沒有土地的農民該怎麼辦,在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原農村集體的土地分包給了個人,變成了集體土地個體化,全國各地在分包集體的土地時,忽略了一個人生的自然規律,每個人都有生老病死,婚嫁迎娶,戶籍變遷等自然規律,如果當初分包土地時考慮到這個問題,在分包時村集體留下一定比例的土地進行抽補,去世的人,嫁出去的人,戶籍遷移的人,他們的戶籍已經不在本村了,應該抽回村集體,後來出生的人,娶進來的媳婦,及符合政策遷移進來的人,應該補包給他們,抽補的方法不一定每一年抽補一次,可以三年或四年抽補一次,這樣就不會有後來出生和娶進來的媳婦長期沒有土地了,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有些人以為現在打工比種糧食合算,可以不要土地了,有這樣想法的人,只是目光短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沒有長遠考慮,這個想法要不得,誰知道10,20年後社會會如何變化呢,就目前來說,萬一有 一天土地被政府徵收了呢,到這時有什麼想法呢!現在沒有土地的人只有等到下一輪土地分包的時候了,目前土地的確定權都下來了,政策一下子也不可能改變了,只有自謀生路了。
-
6 # 方圓實木樓梯與華廈伴行羅師傅
現在沒有土地的農民怎麼辦?當然是政府的責任。人出生在人間,必然要生存。本身是農民,生養的孩子也是個公民,既然是公民,也同樣對待。所以說,如果是“土地確權"落下,人根本沒有平等,民主,將來社會非常複雜,矛盾等等。
-
7 # 凡人農夫
我十年前就沒土地了。
我們這個村十幾年前雖說靠近縣城,和縣城隔一條不大不小的河,但城鄉差別很明顯,河那邊全是樓房磚房,河這邊清一色的土房,只有零星磚瓦房,河那邊是柏油路汽車行人廠房,河這邊全是農田。
零幾年的時候,成昆高速從我們村中心穿過,一個高速收費站超載檢查站就佔用了上百畝,佔用的全是大片大片的良田平地,再後來,城市擴建也成片成片的徵收,到處修公路建樓盤,外地的也紛紛湧來買地修房,到了今天,不管走村的哪裡,全是房子和公路,看不到一塊田一點莊稼了。
沒有了土地,我們的觀念就被徹底改變了,一家人要吃要喝要生存,就得找出路,我們村聰明的就甩開膀子去經商做生意包工程跑車跑出租,像我這種被家庭束縛放不開的人,去做生意半途而廢,包工程膽小心軟,只好乾點手藝活小打小鬧,大錢沒掙多少,不過比以前單一種糧食要好過多了,買糧買油買菜的日子過了這麼多年,確實不想回到過去連農業稅都交不起的年代。
大自然的規律就是適者生存,不能改變時代,不能改變環境,要學會改變自己。
-
8 # 民一農
在過去,土地就是農民的本錢,農民沒有土地就無法餬口度日,難以生存。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工業的發達,現在的情況就根本不同了,農民有沒有土地也無所謂了。
我們村有不少人就沒有地,有的人自己沒有地,娶來的媳婦也沒有地,出生的孩子又沒有地,整個一家子沒有土地,但他們的生活過得和有土地的農民相比也沒有多大的差別,甚至有些沒有土地的人生活條件比有土地的農民還好。近幾年來,由於農民的農副產品價Grand SantaFe來越低,而生產成本成倍提高,就是有土地的農民到頭來也沒有什麼利潤可得,甚至遇到災難年景連成本也收不回來。
因此,當今社會農民有沒有土地並不重要,關鍵是在看你自己有沒有特長和技術本領。遍地有黃金,關鍵在於人。我們這樣大的國家,用人的地方之多,只要你吃苦肯幹,在哪裡都可掙來黃金的。
回覆列表
首先呢,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生活在河南的一個小村莊,在我們老家每個人都是有田地的,像我們村,我們家一個人有一畝三分地吧,差不多這個樣子。
在我們這裡基本上人人都有的,沒有地的很少,只有那些外來人口,比如說,後來搬到我們這裡的,或者說是結了婚之後,地還沒有劃分呢,但是基本上都不影響。
而且還是看天吃飯,如果說乾旱或者說下雨天比較多的話,那麼收成就比較差,那麼有可能一年的努力就泡湯了,所以說在農村現在,不管是有地和沒地基本沒啥區別,只不過是有的的,自己吃糧食不用花錢,沒地的話吃糧食就要買,但是我感覺差別不大。
而且在我們這裡,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然後呢,老人種地也顧不了那麼多,年齡大了,身體也不好,所以說也沒辦法種,基本上都是承包給別人,一年也給不了多少錢,主要是在外面打工,顧不上種地,然後呢,還有就是種地根本不掙錢,所以說關於農村有有沒有對這個問題,我感覺沒啥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