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步蘭香407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首詩是邊寒詩的代表作。全詩僅僅四句,把將士戍邊的場面寫得栩栩如生,活龍活現。後兩句寫得更加真實生動,豐富多彩。

    但使,只要,飛將,飛將軍李廣,這裡不單單指李廣一個人,是以李廣為代表的整個(漢時)戍守邊關,抗擊匈奴的全軍將士。

    不教,不讓,胡馬,指敵方的戰馬,胡,古時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陰山,陰山山脈,在內蒙古境內。

    後兩句詩寫出了邊關戰士的英勇無敵,只要飛將軍李廣及全體將士守在那裡,決不能讓敵1人前進半步,越過陰山。雖然只有兩句,全軍將士的風貌表現得淋漓盡致,躍然紙上。

  • 2 # 思然思宇媽媽

    從《出塞》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後兩句詩中,我體會到的是詩人希望朝廷能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的戰爭,使國家得到和平,安寧,讓人們過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願表達了愛國之情。

  • 3 # 火雷

    (出塞)毫無疑問是一首藝術造詣極高的詩,僅第一句“秦時明月漢時關”就足以名傳千古,詩中將邊關的“雄渾蒼涼生死難料”肅殺氛圍、以及父母妻兒思念遠征親人的無奈、渴望太平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但我從後兩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讀出了另外一種感受——無奈和悲哀!

    若大的大漢皇朝就指望著李廣來守邊關?沒了李廣胡馬就可以越過陰山擄掠關內?與李廣同一時期的武將可謂濟濟一堂:衛青、霍去病,還有李陵……哪個不是戰神級別!誰不可以守邊關?

    所以,我從詩裡感受到的並非是沒有良將守邊關,而是國力,大漢的綜合國力!一個積弱貧困的國家是守不住邊關的——即使李廣復活也不行!

    漢初,高祖劉幫親征匈奴被圍困,靠行賄單于老婆才得以脫險。然後靠不斷的和親才免強維持住邊境安全。那時可是“戰將如雲,”但輸在國力上!

    到漢武帝時期,得益於文景二帝勵精圖治積下的龐大財富支撐,劉徹才得以派衛青、霍去病揮軍橫掃大漠,並將匃奴打得徹底消失。可見國力上去了,名將也才有用武之地!

    隋煬帝楊廣三徵高句麗把國庫打空了,這是導致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漢人最後一個皇朝大明就不用多說了,主要就亡在一個“窮”字上,窮到沒錢發兵響……能不亡嗎。

    歷史上因國力不足後勤不繼而導致中途撤兵甚至兵敗的例子,數不勝數。可見國與國之間決定戰爭勝負的主要是綜合國力,而不是取決於一兩個“名將!”

    古人大都有很重的“英雄情結。”所謂“國難思良將。”期望著一兩個名將鎮守邊關,然後國泰民安,他們或許不知道綜合國力才是最穩固最可靠的邊防。

    “名將”任何時候都有,但如果沒有雄厚的國力支撐,即是名將如李廣者也是守不住陰山的!

  • 4 # 建立新世界

    1 從秦到漢幾百年邊關戰火不斷

    2 浩渺廣闊的時空和氣氛,展現出戰爭給人民群眾帶來的災難

    3 人民對平息戰爭的美好願望,邊關能有有作為的良將鎮守邊關

    4 委婉含蓄的表達作者對於朝廷不善用人,邊將無能的不滿;對時局安危的關切和希望戰事停歇

    的美好願望.

    體會到詩人希望朝廷能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爭,使國家得到安寧,人民過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願的愛國之情。

  • 5 # 文子心語

    《出塞》是唐代王昌齡的詩。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盧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在唐王朝建國初期,經常發生民族戰爭,當時的民族戰爭大都在陰山南北的地段進行。(陰山山脈,西起河套西北,綿亙於內蒙古自治區,東接大興安嶺。)由於戰爭的持續,就需要不斷地徵發內地百姓遠征,到邊疆參加戰鬥,這就給百姓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不幸。究其原因,這主要在於朝廷委任的主將不行,詩人對此進行了委婉的諷刺。

    詩人一開頭就把場面設在關塞邊境地區。夜晚,天上是孤零零的明月,地上是靜悄悄的關塞。在這一片荒涼的土地上,卻有無數從軍萬里,而長期不得還家的征戍兵士。

    詩的頭兩句,雖然題主沒有問到,但是還是有必要說一下。詩人以詩的前兩句來暗示這裡的戰鬥,從秦漢以來就一直不曾見結果,外族入侵的邊患,從來也就無法避免,但是詩人認為還是可以有效地防禦。

    詩人寄希望於有才能的將軍。

    “盧城飛將”出自漢朝著名將軍李廣的典故。李廣為右北平太守,匈奴稱他為飛將軍,形容他用兵迅速,彷彿是從天而降。由於畏懼他,所以不敢來侵擾。飛將是飛將軍一詞的省略。

    右太平在唐代是平洲,首府在盧龍縣,簡稱盧城,大約在現在遼寧西部,當時是邊防要地。把古代的官銜,換上當時的地名,更增加了現實感。

    詩人說,假如有像盧城飛將這樣足智多謀、能抵禦外侮的名將在邊疆鎮守,胡人的騎兵就不敢度過陰山來進行騷擾了。

    反過來說。目前邊境上之所以徵戌不斷,正是由於所任用的大將不行,不是盧城飛將那樣的勇謀雙全的人。

    話從反面說來,諷刺的意思就更明白了。

    這首《出塞》詩的情緒,悲壯而不淒涼,明暢而不淺陋,慷慨而又含蓄,這是王昌齡的七言絕句所特有的風格。

  • 6 # 踏浪凌風

    王昌齡的名詩在邊塞,而《出塞》更是留傳千古名,要體會詩的後兩句,必先通讀全詩。

    秦時明月漢時光,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前兩句詩人展現出一幅時光交錯,雄偉壯闊的圖畫,聯想起自秦漢以來,無數防守邊疆至死未歸的戰士。防守邊塞一直歷代軍事頭等要事,外族匈奴的不斷入侵邊關,傷民奪物,也是自古王朝最頭疼的問題。後兩句表達的是,秦漢有精兵強將,衛青、霍去病、飛將李廣等鎮守邊關,敵人不敢來犯。現在呢,雖稱唐朝盛世,卻無飛將,但願朝庭能選任良帥強將來鎮守邊塞,才能實現和平安定。表達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 7 # 樵夫1631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是唐朝詩人王昌齡的《出塞》詩。後兩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是寫詩人對唐朝經″安史之亂"後,國體大傷,人民家破人亡,流離失所,感到痛心與憂傷,發出如果朝庭能遠離奸逆,重用賢臣良將,多有些象漢朝飛將軍李廣那樣的英雄,就不可能讓他外番兵馬越過陰山之界,犯我中原的感嘆。把詩人仰天長嘆,憂國憂民的形象躍然於紙上,讀來喻意深長,感慨萬千。

  • 8 # 北方乞丐457

    《出塞》是邊塞詩的代表作,出自素有邊塞詩人之稱的王昌齡之手。

    《出塞》後兩句是說,如果龍城的飛將李廣如今還在,是絕不允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的。這兩句持抒情和議論融為一體,抒發了戍邊將士鞏固邊防的願望和保衛國家的壯志,洋溢著愛國激情和民族自豪感,氣勢豪邁,鏗鏘有力。同時也流露出對朝廷不能選賢任能的不滿。

  • 9 # 雲蒸夢澤68804920

    《出塞》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邊塞詩,詩以雄渾的筆觸,表達了詩人豐富複雜的思想感情,既刀光劍影,又耐人尋味。

    詩的後二句,似乎是作者的期盼和願望,連年的戰火紛飛,男人從軍在邊關打仗,有家不能回,妻小望眼欲穿,如果不在邊關征戰,胡馬會越過陰山,擄掠百姓。

    詩人願望,只要龍城飛將(李廣)守在邊關,外族就不會侵略中原,百姓就會安居樂業,征戰的丈夫,兒子也會回到家來,那怕回來一月半載,也是期盼的願望。

    從詩的字裡行間,看似是在寫戰爭,狼煙四起,紅旗獵獵,但從更深一層看,詩人是厭惡戰爭,所以作者以“龍城飛將”當做一道沒有戰爭的屏障,詩人希望有這樣一道屏障,讓老百姓闔家團圓,過上太平的日子。

    詩人也許看到了太多戰爭的殘酷和慘烈,悲天憫人,欲哭無淚,戰爭塗炭百姓,橫屍遍野,只有李廣衛青這樣的大將軍鎮守邊關,永遠永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周杰倫所有歌曲的風格(即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