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示動作行為已經發生或曾經發生,如:嘗,其意思相當於“曾經”.①嘗貽餘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雲.(魏學洢《核舟記》)②孔子曰:“苛政猛於虎也.”吾嘗疑乎是.(柳宗元《捕蛇者說》)③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范仲淹《岳陽樓記》)④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司馬遷《陳涉世家》)二、表示動作、狀態在繼續進行或持續存在,如:1、會,意思是“恰逢”、“正趕上”.①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司馬遷《陳涉世家》)②會賓客大宴.(林嗣環《口技》)2、方,意思相當於“正”、“剛”.①方欲行,轉視積薪後.(蒲松齡《狼》)3、正,“正好”、“恰好”的意思.①正沉吟間,夏侯敦入帳,稟請夜間口號.(羅貫中《楊修之死》)②正唯弟子不能學也.(《論語/述而》)三、表示在特定的某個時間發生,如:是時.①當是時,婦手拍兒聲.(林嗣環《口技》)“當是時”,即“正在這個時候”的意思.四、表示事件或動作行為突然發生,異常迅速,出人意料,如:忽,忽然,暴,急.①忽一人大呼:“火起.” (林嗣環《口技》)②忽一彪軍撞至面前,大叫:“魏延在此!” (羅貫中《楊修之死》)③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林嗣環《口技》)④屠暴起,以刀劈狼首.(蒲松齡《狼》)⑤定伯便擔鬼著肩上,急執之.(幹寶《宋定伯捉鬼》)⑥急令醫士調治.(羅貫中《楊修之死》)例①~④“忽”“忽然”“暴”都有“突然”的意思.例⑤⑥“急”是“急忙”的意思,除表示動作的急促之外,它還著重表示倉促、忙亂的意思.五、表示同時發生,如:一時.① 一時齊發,眾妙畢備.(林嗣環《口技》)“一時”譯為“同一時候”,表示行為、狀態存在的時間短暫.六、表示過了很短的時間就發生,如:頃之,俄而、未幾、少時,頃刻、少頃、間,相當於“一會兒”“過了一會兒”的意思.①頃之,客請與予對局.(錢大昕《弈喻》)②俄而百千人大呼.(林嗣環《口技》)③未幾,夫齁聲起.(林嗣環《口技》)④少時,一狼徑去.(蒲松齡《狼》)⑤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蒲松齡《狼》)⑥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林嗣環《口技》)⑦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韓非《扁鵲見蔡桓公》)七、表示動作、行為或狀態在前不久發生或完成不久,如:初,甫.①大兒初醒聲.(林嗣環《口技》)②甫下數子,客已得先手.(錢大昕《弈喻》)八、表示兩件事相繼發生,其間相距的時間較短,如:既而,尋,相當於“不久”“旋即”的意思.①既而兒醒,大啼.(林嗣環《口技》)②未果,尋病終.(陶淵明《桃花源記》)九、表示某種情況或行為動作就要發生或完成,如:將,意思是“快要”“就要”“將要”.①不治將恐深.(韓非《扁鵲見蔡桓公》)②季氏將伐顓臾.(《論語/季氏》)十、表示過了一些時候才發生.如:已而.①已而太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歐陽修《醉翁亭記》)十一、表示時間過了很久,如:久之,“很久”的意思.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蒲松齡《狼》)②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司馬遷《陳涉世家》二是用干支記年.幹,即“天干”(天干依次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地支依次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幹、支是中國古代用以記錄時間的一套專門的序數系統.幹、支按順序兩兩相配,至六十次為一迴圈,稱為一個“甲子”(或“花甲子”):甲子、乙丑、丙寅……辛酉、壬戌、癸亥.如:③時萬曆丁酉二月十四日.(四冊·《西湖遊記二則》)④己亥之二月也.(五冊·《滿井遊記》)⑤天啟壬戌秋日.(四冊·《核舟記》)三是用國君的年號記年.中國古代帝王年號,從漢武帝劉徹“建元”年號開始,此後多以年號記年.如:⑥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二冊·《桃花源記》)⑦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三冊·《記承天寺夜遊》)二、記月古代記月的主要方式有三種:一是用地支記月.按陰曆,寅為正月,卯為二月,其餘(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醜)依次類推;二是在春夏秋冬各季前(分別)依次加上孟、仲、季等字,組成孟春、仲春、季春……孟冬、仲冬、季冬,古人用它們作各季中相應月份別稱;三是如同現代記月,在月前加數字記月.初中文言詩文中常見的是第三種,如:⑧胡天八月即飛雪.(四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⑨五月人倍忙.(五冊·《觀刈麥》)⑩慶曆八年九月十二日.(六冊·《墨池記》)三、記日古代記日的主要方式亦有三種:一是用干支記日.如:是月丁未.(舊教材·《登泰山記》)二是用特定的節日、節氣名稱記日.如: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一冊·《過故人莊》)三是在一月之內,古人常用“朔”(農曆每月初一)、“月出(fěi)”(農曆每月初三)、“望”(農曆每月十五)、“既望”(農曆每月十六日)、“晦”(農曆每月的最後一天)等表示日期.如: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三冊·《觀潮》)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舊教材·《登泰山記》四、記時古代記時的主要方式也有三種:一是古人根據天色、人事把一天分為十二時: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昃、晡時、日入、黃昏、入定.二是用地支記時,每個時辰恰好等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後世(清代)又把每個時辰分為先“初”後“正”,使十二時辰變成了二十四段,正好與現代時段相對應.三是記夜.古時沒有鐘錶計時,特在城市或寺院的鐘鼓樓置銅壺滴漏,並派人負責守漏、擊鼓報時(更):漏一下為一更;漏兩下為二更,餘類推.一夜共五更.古今時段、時辰對照,如下表:(見文末)如: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冊·《兩小兒辯日》)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二冊·《石壕吏》)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六冊·《君子于役》)杭州人遊湖,止午、未、申三時.(四冊·《西湖遊記二則》)夜半,客曰:“吾去矣!”(舊教材·《大鐵椎傳》)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同例紒紟矠)除以上所述之外,初中文言文中還有表示時間長短的詞,諸如“少時”、“未幾”、“俄而”之類,此不贅述:只要我們在閱讀時聯絡語境,弄清文意,也就不難理解它們所表示的意思了.
一、表示動作行為已經發生或曾經發生,如:嘗,其意思相當於“曾經”.①嘗貽餘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雲.(魏學洢《核舟記》)②孔子曰:“苛政猛於虎也.”吾嘗疑乎是.(柳宗元《捕蛇者說》)③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范仲淹《岳陽樓記》)④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司馬遷《陳涉世家》)二、表示動作、狀態在繼續進行或持續存在,如:1、會,意思是“恰逢”、“正趕上”.①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司馬遷《陳涉世家》)②會賓客大宴.(林嗣環《口技》)2、方,意思相當於“正”、“剛”.①方欲行,轉視積薪後.(蒲松齡《狼》)3、正,“正好”、“恰好”的意思.①正沉吟間,夏侯敦入帳,稟請夜間口號.(羅貫中《楊修之死》)②正唯弟子不能學也.(《論語/述而》)三、表示在特定的某個時間發生,如:是時.①當是時,婦手拍兒聲.(林嗣環《口技》)“當是時”,即“正在這個時候”的意思.四、表示事件或動作行為突然發生,異常迅速,出人意料,如:忽,忽然,暴,急.①忽一人大呼:“火起.” (林嗣環《口技》)②忽一彪軍撞至面前,大叫:“魏延在此!” (羅貫中《楊修之死》)③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林嗣環《口技》)④屠暴起,以刀劈狼首.(蒲松齡《狼》)⑤定伯便擔鬼著肩上,急執之.(幹寶《宋定伯捉鬼》)⑥急令醫士調治.(羅貫中《楊修之死》)例①~④“忽”“忽然”“暴”都有“突然”的意思.例⑤⑥“急”是“急忙”的意思,除表示動作的急促之外,它還著重表示倉促、忙亂的意思.五、表示同時發生,如:一時.① 一時齊發,眾妙畢備.(林嗣環《口技》)“一時”譯為“同一時候”,表示行為、狀態存在的時間短暫.六、表示過了很短的時間就發生,如:頃之,俄而、未幾、少時,頃刻、少頃、間,相當於“一會兒”“過了一會兒”的意思.①頃之,客請與予對局.(錢大昕《弈喻》)②俄而百千人大呼.(林嗣環《口技》)③未幾,夫齁聲起.(林嗣環《口技》)④少時,一狼徑去.(蒲松齡《狼》)⑤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蒲松齡《狼》)⑥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林嗣環《口技》)⑦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韓非《扁鵲見蔡桓公》)七、表示動作、行為或狀態在前不久發生或完成不久,如:初,甫.①大兒初醒聲.(林嗣環《口技》)②甫下數子,客已得先手.(錢大昕《弈喻》)八、表示兩件事相繼發生,其間相距的時間較短,如:既而,尋,相當於“不久”“旋即”的意思.①既而兒醒,大啼.(林嗣環《口技》)②未果,尋病終.(陶淵明《桃花源記》)九、表示某種情況或行為動作就要發生或完成,如:將,意思是“快要”“就要”“將要”.①不治將恐深.(韓非《扁鵲見蔡桓公》)②季氏將伐顓臾.(《論語/季氏》)十、表示過了一些時候才發生.如:已而.①已而太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歐陽修《醉翁亭記》)十一、表示時間過了很久,如:久之,“很久”的意思.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蒲松齡《狼》)②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司馬遷《陳涉世家》二是用干支記年.幹,即“天干”(天干依次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地支依次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幹、支是中國古代用以記錄時間的一套專門的序數系統.幹、支按順序兩兩相配,至六十次為一迴圈,稱為一個“甲子”(或“花甲子”):甲子、乙丑、丙寅……辛酉、壬戌、癸亥.如:③時萬曆丁酉二月十四日.(四冊·《西湖遊記二則》)④己亥之二月也.(五冊·《滿井遊記》)⑤天啟壬戌秋日.(四冊·《核舟記》)三是用國君的年號記年.中國古代帝王年號,從漢武帝劉徹“建元”年號開始,此後多以年號記年.如:⑥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二冊·《桃花源記》)⑦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三冊·《記承天寺夜遊》)二、記月古代記月的主要方式有三種:一是用地支記月.按陰曆,寅為正月,卯為二月,其餘(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醜)依次類推;二是在春夏秋冬各季前(分別)依次加上孟、仲、季等字,組成孟春、仲春、季春……孟冬、仲冬、季冬,古人用它們作各季中相應月份別稱;三是如同現代記月,在月前加數字記月.初中文言詩文中常見的是第三種,如:⑧胡天八月即飛雪.(四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⑨五月人倍忙.(五冊·《觀刈麥》)⑩慶曆八年九月十二日.(六冊·《墨池記》)三、記日古代記日的主要方式亦有三種:一是用干支記日.如:是月丁未.(舊教材·《登泰山記》)二是用特定的節日、節氣名稱記日.如: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一冊·《過故人莊》)三是在一月之內,古人常用“朔”(農曆每月初一)、“月出(fěi)”(農曆每月初三)、“望”(農曆每月十五)、“既望”(農曆每月十六日)、“晦”(農曆每月的最後一天)等表示日期.如: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三冊·《觀潮》)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舊教材·《登泰山記》四、記時古代記時的主要方式也有三種:一是古人根據天色、人事把一天分為十二時: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昃、晡時、日入、黃昏、入定.二是用地支記時,每個時辰恰好等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後世(清代)又把每個時辰分為先“初”後“正”,使十二時辰變成了二十四段,正好與現代時段相對應.三是記夜.古時沒有鐘錶計時,特在城市或寺院的鐘鼓樓置銅壺滴漏,並派人負責守漏、擊鼓報時(更):漏一下為一更;漏兩下為二更,餘類推.一夜共五更.古今時段、時辰對照,如下表:(見文末)如: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冊·《兩小兒辯日》)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二冊·《石壕吏》)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六冊·《君子于役》)杭州人遊湖,止午、未、申三時.(四冊·《西湖遊記二則》)夜半,客曰:“吾去矣!”(舊教材·《大鐵椎傳》)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同例紒紟矠)除以上所述之外,初中文言文中還有表示時間長短的詞,諸如“少時”、“未幾”、“俄而”之類,此不贅述:只要我們在閱讀時聯絡語境,弄清文意,也就不難理解它們所表示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