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原則上正式的棒球比賽已經不允許使用球童,因為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球童受傷的情況
2015年美國棒球業餘聯盟的一場比賽裡就出現了球棒擊中球童導致球童死亡的事件,至此之後娛樂至上的美國棒球也禁止使用球童
當然部分低級別業餘比賽還是有不少採用球童的,一則是為了推廣棒球,二則也因為低級別比賽的安全性較高
其次正式的棒球比賽裡,比賽場地(包括界牆內的界外場地)是禁止球隊助理(球童的正式職務稱呼就是球隊助理)進入的,球隊助理只可以呆在場外、替補區,少數情況可以在死球的情況下經過裁判允許才進入比賽區域
那麼球隊助理本身即可算作“與比賽無關”的“場外物體”,或者直接說吧,在比賽進行時他們的性質與觀眾沒有差別
好了,如果把球隊助理看做場外觀眾就好理解球隊助理接住球會怎麼樣了
一,球的飛行軌跡在扇形區域內,即有效得分割槽域內的情況
1,棒球飛行過程中沒有觸碰任何物體,直接飛出本壘打牆(即扇形區域的弧邊部分)外後被觀眾接住,那麼這就是一個本壘打
2,棒球飛行過程中沒有觸碰任何物體,卻在即將飛出本壘打牆前被觀眾接住,那麼需要裁判判斷若該球沒有被接住是否會直接飛出場外,若判定會,則算本壘打,若判定不會,則算場地二壘打
如下圖,觀眾將手伸入比賽區域內接球,導致可能會成為本壘打的球被接住,則需要裁判進行判定該球在未被接到的情況下是否可以成為本壘打
在圖示的判例中最終結果是場地規則二壘打
3,棒球飛行過程中碰到界杆(扇形直角邊與弧邊區域交界處樹立的杆子,用以判斷球是否在的分割槽內飛出場外)後落下,被觀眾接住,那麼算一個本壘打
4,棒球飛行過程中觸碰了除界杆外的某些物體後彈出場外(比如落地後彈出場外,野手沒有接穩彈出場外),然後被觀眾接住,那麼這是一個場地二壘打
二,球的飛行軌跡在扇形區域外
1,棒球飛行過程中沒有觸碰任何物體直接飛出場外,無論是否觀眾接住都是界外球
2,棒球飛行過程中沒有觸碰任何物體,卻在即將飛出場外前被觀眾接住,一般來說會判為界外。但某些情況下裁判可能(注意是“可能”,因為棒球比賽裁判的主觀決定是至高無上的)會根據野手是否能夠接住該球而進行判定。若裁判認為應該透過判斷野手是否能夠接住球來決定結果,則若能接住會判接殺,否則界外。有點類似上面的一.2
3,棒球飛行過程中碰到除界杆外其他物體後彈出場外被觀眾接住,判為界外
首先原則上正式的棒球比賽已經不允許使用球童,因為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球童受傷的情況
2015年美國棒球業餘聯盟的一場比賽裡就出現了球棒擊中球童導致球童死亡的事件,至此之後娛樂至上的美國棒球也禁止使用球童
當然部分低級別業餘比賽還是有不少採用球童的,一則是為了推廣棒球,二則也因為低級別比賽的安全性較高
其次正式的棒球比賽裡,比賽場地(包括界牆內的界外場地)是禁止球隊助理(球童的正式職務稱呼就是球隊助理)進入的,球隊助理只可以呆在場外、替補區,少數情況可以在死球的情況下經過裁判允許才進入比賽區域
那麼球隊助理本身即可算作“與比賽無關”的“場外物體”,或者直接說吧,在比賽進行時他們的性質與觀眾沒有差別
好了,如果把球隊助理看做場外觀眾就好理解球隊助理接住球會怎麼樣了
一,球的飛行軌跡在扇形區域內,即有效得分割槽域內的情況
1,棒球飛行過程中沒有觸碰任何物體,直接飛出本壘打牆(即扇形區域的弧邊部分)外後被觀眾接住,那麼這就是一個本壘打
2,棒球飛行過程中沒有觸碰任何物體,卻在即將飛出本壘打牆前被觀眾接住,那麼需要裁判判斷若該球沒有被接住是否會直接飛出場外,若判定會,則算本壘打,若判定不會,則算場地二壘打
如下圖,觀眾將手伸入比賽區域內接球,導致可能會成為本壘打的球被接住,則需要裁判進行判定該球在未被接到的情況下是否可以成為本壘打
在圖示的判例中最終結果是場地規則二壘打
3,棒球飛行過程中碰到界杆(扇形直角邊與弧邊區域交界處樹立的杆子,用以判斷球是否在的分割槽內飛出場外)後落下,被觀眾接住,那麼算一個本壘打
4,棒球飛行過程中觸碰了除界杆外的某些物體後彈出場外(比如落地後彈出場外,野手沒有接穩彈出場外),然後被觀眾接住,那麼這是一個場地二壘打
二,球的飛行軌跡在扇形區域外
1,棒球飛行過程中沒有觸碰任何物體直接飛出場外,無論是否觀眾接住都是界外球
2,棒球飛行過程中沒有觸碰任何物體,卻在即將飛出場外前被觀眾接住,一般來說會判為界外。但某些情況下裁判可能(注意是“可能”,因為棒球比賽裁判的主觀決定是至高無上的)會根據野手是否能夠接住該球而進行判定。若裁判認為應該透過判斷野手是否能夠接住球來決定結果,則若能接住會判接殺,否則界外。有點類似上面的一.2
3,棒球飛行過程中碰到除界杆外其他物體後彈出場外被觀眾接住,判為界外